青岛这个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2000多家企业
2022-07-13
青岛日报/观海报记者孙欣
在拥有30年历史的青岛,很少有企业从未改变方向,始终致力于信息产业。高鑫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高新抓住产业发展窗口期,加快能源业务板块转型升级步伐,打造能源垂直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能源互联网平台解决能源管理问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公司董事长杜昌河介绍。
对于这家深耕信息产业30年的公司,工业互联网转型,能源互联网融入改革大潮,高新6.0时代正式开启.
从早期的财税软件到今天的能源互联网平台,虽然高新的业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行业积累却一脉相承。在高鑫看来,虽然工业互联网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但从应用软件技术的角度来看,它是“不可改变的”,企业向工业互联网转型并不是“跟风”。趋势”一时兴起。 ,但要延续现有的优势。
“能源管理”不亚于“机器换人”
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除了工艺精度、产线效率等生产制造的基本问题,能源管理也是无法回避的关键环节。
从全社会看,我国目前万元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制造业是最大的能源消耗者之一。有数据显示,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这种差距反映在企业中,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必须在能源上花费更多才能获得相同的产出。改善能源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可以说不亚于机器代替人。
高新的一些客户已经尝到了“甜头”。天津某橡胶增材制造企业通过能源管理的工业互联网改造,实现了电力、蒸汽、天然气等能源类型的在线监测、统计和分析。哪个时间段是能源消耗的高峰期,这些问题过去只能通过人工统计甚至经验计算来学习,现在在能源互联网平台上可以一目了然。
根据这个决定,公司调整到非高峰生产,每月节省电费10万元。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快速准确地”找到了蒸汽消耗量高的工艺。引进新设备进行改进后,可节能30%以上。
随着能源管理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市场也将迎来爆发期。据业内人士分析,2017年我国能源管理平台行业市场规模为2039.55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4293.5亿元,并将继续保持在未来五年内快速增长。
高鑫已经抓住了机会。
为推进能源革命,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国家加强对工业制造企业、高耗能企业等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管理。近年来,高耗能企业和商业综合体。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到2020年底,约1.国家监管的8万家重点用能企业要完成能源在线监测平台建设。
监控平台可视为能源互联网平台的“基础版”。 “实现所有设备和流程的可视化,是企业进行能耗精细化管理和改善的前提。”杜昌河说。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企业迎来了快速扩张的最佳时机。但与绝大多数企业相比,高新的步伐更快。据介绍,目前已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平台服务,占已完成平台建设企业数量的1/3.,涉及电力、热力、化工、建筑、钢铁、烟草、机械制造、教育、建筑、交通等众多行业和领域。
“大师”的“护城河”
高新之所以能够抓住机遇,是因为高新依托在行业多年深耕打造的技术和市场“护城河”。也正是因为这些,高新对这次工业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充满信心。
1990年,高新前身青岛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成立。杜昌河带领团队融入了当时中国刚刚兴起的信息化浪潮。那一年,联想只有6岁。中国最早的软件公司,如中软、金山,才成立几年。和当时的很多信息公司一样,公司最初主要销售电脑配件和维修电脑。不过,高新很快转型为应用软件开发。趁着国家大力发展和推广财税软件之际,他在青岛等地参与了“金税工程”,在行业中站稳了脚跟。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化加速向企业渗透,高新也日益壮大。
不断捕捉新商机、拓展新市场的过程能耗管理 软件,也是高新不断积累实力的过程。自主研发的“财税工商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软件,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国内首次实现企业级财税无缝对接。 2003年前后,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体系,全国客户数量已超过10万家。
这些都为企业在能源管理领域崭露头角奠定了基础。早在2007年,高新就初步探索了节能管理。响应客户需求,搭建政府节能管理平台。很快,高鑫的服务能力得到了认可。 2010年和2011年,公司入选第一批国家名录和国家发改委备案名录。随后,紧跟国内节能、环保、能源管理等行业的上升趋势,高新也迅速扩张版图。 2018年,高新在中国企业100强中排名第15位。
无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工业4.0,归根结底都是企业信息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延伸。 30年的行业积累,高鑫无疑是地地道道的“大师”,能抓住机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能满足于“敲门”
然而,对于刚刚开启新十年的高鑫来说,这些只是“前奏”。在公司内部,过去十年被定义为5.0时代,公司明确能源战略方向并初步探索。未来6.0时代,高新将抓住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在能源垂直领域大刀阔斧。
“依托国家政策推动,为企业搭建能耗监测平台只是‘敲门砖’。”杜昌河表示,只要企业搭建的平台能够满足国家要求,就可以完成能源消耗数据从地方到国家的在线上报和监控。 “这只是能源互联网平台最基本的功能,对于降本增效的企业来说,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做,这将考验企业的真本事。 "
也就是说,只有真正能为工业企业带来价值的平台才能生存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高鑫看来,数据挖掘、分析和使用是“功夫”的精髓,在软件行业近30年,他一直在处理企业数据。 “理念在不断创新,技术在进步和发展,我们都是见证者,”公司副总裁何燕说。这在行业“大师”备受推崇的工业互联网时代是不可比拟的优势。
具体在能源领域,高新能源数据库已初具规模,数据终端遍布全国5000多个。数据量越大,越有可能发现企业潜在的能源消耗问题,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高新还在加速和扩大优势。 2019年以来,公司进一步聚焦能源互联网平台相关核心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近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拥有知识产权460余项。不久前,还入选了由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评选的山东省科创板首批50家科技型企业名单和其他部门。
转型必然会经历“阵痛”。为了更加专注于能源互联网平台核心产品的开发,公司愿意放弃部分工程项目。 2019年,多年来企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的业绩指标也因经营模式的转变而首次出现下滑,但高新“没有回头路”。顺应工业互联网大势,企业必须依靠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在市场上呼唤“高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