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管理办法来了
2022-07-13
最近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都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管理办法(暂行)》
(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对成都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准确采集公共建筑能耗数据,科学制定全市公共建筑能耗定额,根据参照《成都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20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术语的含义
本办法所称能耗监测系统,是指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总称。
《办法》所称“建设单位”,是指纳入“成都公共建筑”监测范围的公共建筑建设单位、业主、使用人或者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节能服务机构。能耗监测数据中心”。
第三条:适用范围
2015年1月1日(含)后,新征地(含招投标、拍卖、划拨、协议转让等),单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含)及以上的,实施现行《成都绿设计与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新型公共建筑。
2019年12月1日(含)后,开展施工图和设计文件审核,单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含)及以上的公共建筑执行现行《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成都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改(扩建)公共建筑。.
2019年4月8日(含)后区(市)、县住房建设部门报告的单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含)的典型既有公共建筑;2019年12月1日后申报(含)成都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现有单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含)的公共建筑;由“成都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监测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
第四条:管理部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全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成都市绿色建筑监管服务站承担。
区(市)县住房建设主管部门及其监督服务机构按照项目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设计要求
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建筑能耗监测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对建筑能耗监测的相关内容进行审核。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内容、格式和深度,严格执行《四川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BJ51/T076)@ >,现为“成都绿色建筑”)。根据《设计施工图审阅技术要点》等相关标准和要求,
设计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范围、设计指标(包括点容量、响应时间、采集频率、应用功能等)、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应明确分类(水、电、气等)和子项(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用电量、特殊用电)、数据远传功能和能耗计量装置准确度等级、能耗数据采集器 适用法规及其他相关技术要求。
单体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含)的公共建筑设计说明书应当明确项目能耗监测系统具有数据监测、采集、存储、统计、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配电系统图:标明低压(站区)总表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的安装位置。
能耗计量系统图:单体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含)的公共建筑应绘制能耗计量系统图,系统图应标明能耗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传输路径。
第六条:施工要求
建设(安装)单位应当按照能耗监测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相关内容进行采购、施工、安装。建设单位委托工程监理的,监理单位应当做好边站的监理工作。
能耗监测系统项目建成后,建设(安装)单位应与“成都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9010/login.aspx)组织联网调试,能耗数据传输应符合规定。与目前的“成都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9010/login.aspx)。能耗监测数据上传接口定义要求(附件),能耗数据上传频率为1次/小时。
网络调试完成并连续5天数据传输稳定后,建设单位按照节能工程监控和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的相关要求组织验收。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七条:运维要求
建设单位应当落实能耗监测系统管理运维资金,建立节能运维管理制度,实行专人定期维护,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查看住建部门反馈的异常能耗监测数据。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能耗监测数据月正常率(月非异常数据天数/月天数*100%)不低于70%。
能耗监测系统因建筑功能或业态调整不符合监测要求的,应及时变更建筑基础信息,并按要求重新上传建筑能耗监测数据。
第八条:监督评价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标准和要求建筑能耗管理系统,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共同做好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工作。
市、区(市)县房建部门及其监管服务机构依托“成都市施工图数字化审核系统”和“成都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中心”,加强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行质量监管将能耗监测的实施情况纳入同级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对能耗监测工作表现突出的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通报和表彰。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及时发布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年度报告,供市场主体参考。
第九条:违反有关规定的责任
市、区(市)县住房建设主管部门及其监督服务机构责令有关责任主体对未执行有关标准和要求的,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者不整改的,予以通报批评。时,将其纳入本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管理范畴,依法处理。
第十条:其他要求
贯彻落实现行《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定技术要点》,对新建集中供冷供热住宅建筑、分布式组合建筑或建筑物进行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热、电和冷却技术。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实现。
涉密建筑物不适用于这些措施。
这些措施自2020年7月23日起实施,有效期两年。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