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碳账户”中的电源密码
2022-07-17
近日,衢州市碳账户碳金融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第二批“最佳应用”。不久前,碳账户也在博鳌中国企业家论坛圆桌会议上“走红”,成为“双碳”背景下区域低碳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解题公式.
今年以来,积极参与衢州市碳账户建设,在碳账户数字化发展、标准制定、场景应用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区域低碳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碳转化。
以电为“源”
多能交织精准“碳画像”
走进衢州某企业的江山基地,一条生产线上分布着100多台数据采集器。通过对采集到的用电数据相关的能耗监测分析,一旦某个节点的能耗超标,企业的碳账户就会被销毁。发出警告警报。截至目前,衢州市拥有工业企业碳账户2292个。
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向企业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吴文涛 摄
作为数字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首个经政府授权的地级能源大数据中心于去年成立。通过在企业安装终端能耗采集设备,实时采集企业的各种能耗数据。数据采集频率缩短至15分钟/次,数据粒度不断缩小,改变了以往每年只发布一次数据报告的局面。覆盖范围也从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90多家扩大到1109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00座公共建筑。在此基础上,牵头制定碳排放数据采集和核算标准,
11月20日,浙江省首部联合制定的《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在衢州正式发布。企业在每个过程中都有详细记录的碳排放量。“更精确、更清晰。
用电作为“媒体”
多跨应用助力“碳减排”
碳账户发展从金融政策激励开始,逐步向税收征管、企业用电配额等领域拓展,从小切口产生大场景,应用领域覆盖工业、农业、林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居住在六个区域。
为支持碳账户的多场景应用,牵头完成衢州市碳账户管理服务主驾驶舱和子账户的数字化应用设计开发,实现碳账户的数字化集成和可视化展示。 “数据收集、碳排放核算、评估和分级”。
工作人员了解企业配电室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要求。吴文涛 摄
近期,各类能源用户陆续传来喜讯。其中一家企业凭借“深绿色”碳账户成功获得2000万元信贷,直接解决了其“零碳牧场”建设的资金难题。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至少可减少碳排放4166吨,进一步推动公司低碳发展。这是金融部门成功应用碳账户的典范。
截至目前,衢州市已在六大领域共建设23个3.4万个碳账户,4个月内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59.7亿笔碳金融贷款.
由电力驱动
多维互联激活“碳双控”
“‘绿电交易’标识不仅有利于我们通过绿色低碳工厂的评估,还可以享受‘绿电贷、低碳贷、减碳贷’等低息产品等。实现碳目标的新方法。” 近日,收到一家陶瓷企业的绿电交易意向书,主动上门宣传指导“碳账户”制度的最新政策和企业实际应用。
10月14日衢州能耗管理系统牌子有哪些,衢州市发改委等6家单位联合发文,在浙江省率先发布《关于将“绿色电力交易”纳入碳账户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推动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全省碳账户体系建设和应用“衢州模式”。
有关人士表示,正密切关注政府“双碳”数字化改革,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持续夯实碳账户基础和能源预算、工业碳等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开发建设和迭代升级。足迹,以实现“双碳”。碳”目标提供更多的权力价值赋能。(朱辉、朱梦琪、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