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凯: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的超高层建筑运营管理
2022-08-03
地产新闻 2022年1月6日,第十八届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年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成功召开,主题为“变革与突破:商业地产的下一个十年” ” 。来自地产界、金融界、学术界、行业精英和新闻媒体的300余位嘉宾出席论坛,深入解读新时代写字楼产业园市场的变化,探寻在新时代要求下打破行业之道高质量发展,共同开拓中国商业地产新发展模式下的“下一个十年”。
第十八届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年会由全联地产商会、房讯网联合主办,全联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承办。以及地产、金融等专业媒体对大会进行直播报道,超过100万人在线观看了年会直播。
魏凯总经理在论坛上就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的超高层建筑运营管理发表主题演讲。他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超高层建筑已占世界高层建筑的60%以上。超高层建筑具有业态多、规模大、档次高、人流量大、能耗高的特点。
以国贸为例,魏凯分享了对超高层建筑节能环保、智能运维的探索,包括为国贸打造综合能耗管控平台以及节能的储冰系统。
以下为魏凯演讲实录:
当前房地产行业压力与动力并存。压力是市场确实遇到了冬天,变化非常大,需要从业者考虑以后怎么做。动力在于,在双碳目标下,房地产行业面临绿色发展要求,前景广阔,行业未来仍有很大提升和创新空间。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超高层建筑的运营管理。
碳中和和碳峰的概念有两个时间点。根据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22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力争实现碳排放峰值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目前,中国已站在世界超高层建筑群中总体规模最大、密度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国家和地区前列。据专业研究机构统计,我国200米以上(含在建)建筑895座,其中300米以上94座,400米以上12座,500米以上6座,600米以上2座拥有最高建筑物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超高层建筑占世界高层建筑的比重已超过60%,连续23年保持200米以上建筑生产力最高的位置。
超高层建筑有五个特点。首先,业态很多,一般包括写字楼、酒店、商业设施、公寓、旅游等业态。二是规模大,三是档次高,四是人流量大,五是能耗高。以国际贸易为例,我们主要谈谈超高层建筑的能源消耗。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于1985年2月注册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由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公寓、文化休闲娱乐等国际商务服务设施组成。总建筑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国贸是首都的标志性建筑群,也是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高端商务服务企业之一。
中国国际贸易一直在积极探索节能、环保、智能运维等方面。在能源管理方面连云港写字楼能耗管理系统,国贸中心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组织机构,专门成立了国贸中心节能环保与科技创新委员会。同时,建立了国贸中心综合能耗管控平台,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自来水、电、蒸汽、热力、燃气、中水等各类能耗管理。平台。
国贸中心在节能环保方面一直是北京市先进单位,这也与采用了多项非常成熟的先进技术有关。
首先是蓄冰系统的节能。国贸中心拥有北京最大的空调冰蓄冷系统。当总冰库容量达到73,600冷吨时,可以转移约摄氏度的冰冷吨的冰蓄冷量。一方面可以减小电网峰谷差,从而减少对电网和输电网的需求,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可以移峰填谷,节省可观的空调制冷运行成本;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二是MBR平膜技术。国贸中水站采用MBR平板膜技术进行净水,产生的中水用于冲厕和绿化带灌溉。富余再生水继续采用“RO膜”反渗透技术,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的杂质和离子,用于冷却塔系统和消防用水的补给。通过该技术,水经过处理后可全部回用,经济效益特别好。
然后是纳米隔热涂层方案。目前很多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光污染、隔热、隔音等。国贸中心采用纳米保温涂料方案,对3000平方米的玻璃幕墙面积进行为期两年的抽检。通过测量数据对比发现,该区域的室内温度在夏季和冬季平均可以比喷洒前降低/升高。约2度,对应地区预计每年节电16.20000度电。
此外,国贸中心还建设了楼宇守护运维预警平台,其中包括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并通过在车库安装快速卷帘门等一些创新实用的方法,实现建筑物的高效运行。
自2012年以来,国贸中心已实施节能环保设施改造项目50余项,总投资超过9000万元,累计节能总效益超过3000万元元,累计减少碳排放6000余吨,累计政府节能奖励补贴近3000万元。
超高层建筑的运营管理非常复杂。目前,全国200米以上建筑近900座,北京20多座。这些楼宇的先进管理经验如何分享,让大家互相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显然,工作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2020年10月,经中国材料技术协会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主任工作会议审议通过,成立超高层建筑专业组。以“提高超高层建筑行业服务效率,提升建筑资产价值,降低资产管理成本,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高效运营,持续为赋予建筑生命力和活力”,我们将推动相关工作。
超高层建筑专业组吸收国内超高层建筑为成员单位,构建超高层建筑管理知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标准认证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致力于打造持续赋能超高层建筑的体系。活力分享平台。
2021年底,超高层建筑专业组完成了《超高层建筑设施设备管理指南》的编写,这是国内首部超高层建筑领域的专着。升楼运维。希望通过《管理指引》,加强楼宇设施设备管理规范化、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提高超高层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设施管理水平,系统梳理运维体系建设和流程建设,以及新技术应用、系统控制和先进经验,发挥重要作用。在实现项目运营成本降低和绿色低碳运营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