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整顿、清理整顿、增加权限……多地严控此类钢铁项目!
2022-08-04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全面、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发展模式,是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当务之急。紧迫性和优先性。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狠抓“两高”项目管理,各省市齐心协力,不断出台对台相关行动计划。
贵州省
为引导贵州全省做好“两高”工程管理工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关于加强“两高”建设的指导意见》 “ 项目管理。
工作目标
“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得到有效遏制,能源消耗强度下降,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目标要求。到2022年底,有效淘汰“两高”行业违规新增产能。到2025年,重点“两高”行业能效达标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显着提升,碳排放强度显着降低,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到2030年,重点“两高”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标企业比例显着提高,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两高”行业是指煤电、石油化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六大行业。等值)及以上项目,未来对“两高”国家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关键任务
严格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认定,严格项目审批(备案)管理,严格项目节能审查,严格项目环评审批,严格能源消耗强度绑定要求,严格能源消耗强度绑定要求,加强拟建项目论证,挖掘项目节能减排潜力,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贵州做能耗管理,做好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加强。
山东省
为促进“两高”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两高”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两高”产业。
工作目标
坚持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方针,把握发展规律,把握主要矛盾,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产业,率先开展节能减碳技术改造。推广其他行业和产品领域。到2025年,全省“两高”产业项目和数据中心产能达标率达30%以上,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显着提升,碳排放强度显着降低,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到2030年,能效标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任务
(一)确定“两高”项目能效验证标准。制定“两高”项目能效验证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听取代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商会。(2022年4月2022年月)
(二) 开展“两高”项目能效自查。各市组织企业按照本次确定的能效核查标准,计算其“两高”项目的能效数据。计划,并加盖公司公章后,由市发改委汇总报省发改委。(2022年5月)
(三)组织开展“两高”项目能效验证。城市上报的“两高”项目能效数据,采用“四进”工作组+专家模式进行现场验证,对项目技术及厂房产能、产品产量、能耗等进行验证(2022年6月)
(四)实施“两高”项目能效等级认定。结合各市报送情况和能效核查情况,开展全省“两高”项目能效等级认定工作一一出局。如有异议,组织企业答辩和专家评审。(2022年7月)
(五)制定“两高”项目能效等级标准。对标国家规定的能效等级标准,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和发展预期,适当提高能效标杆水平和对标水平山东省“两高”项目等级评定,并作为山东省“两高”项目能效改造升级标准向社会公示。(2022年8月)
(六)建立“两高”项目企业能效名录。对在建和在建项目,按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和实施,建设和实施以能效标杆水平为准。停牌整顿;改造升级,在标杆与标杆之间,鼓励改造升级。(2022年8月)
(七)制定“两高”项目节能减碳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轮胎、铸造、燃煤发电项目改造期至2025年4月底结束,其他13个产业项目改造期至2024年底;数据中心项目改造期至2025年底,国家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2022年9月)
(八)组织“两高”项目能效改造验收。已完成改造升级的企业应及时向当地发展改革部门申请项目验收,并组织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持续推进)
(九)加快淘汰落后低效“两高”项目。综合运用安全、环保、能耗、技术、质量等标准,依法依规推动低效产能退出.(不断进步)
(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加强节能低碳关键共性技术、前沿领先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发,鼓励和支持研究绿色低碳炼铁技术开发与试点(持续推进)
(10一)推广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发展优质、高强、长寿命钢材、焦化等绿色产品设计,引导和支持下游产业选择绿色产品,构建绿色工厂。(持续推进)
(10二)推动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钢铁、水泥、焦化产能整合转移,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发展,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河北省
为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目录(2022年版)》发布实施,收集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
据了解,2017年至2020年,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先后3次调整“放管服”改革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目录,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效率。
2021年4月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发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控“两高”项目准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目录(2022年版)》已获得部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一是2013年乙烯项目下放。2019年下放的和美化工项目、钢铁项目不涉及新增产能的,环评审批权限已下放到省级。包括 ”
此外,河北省还明确,目录以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由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组织机构纵向改革和职能划分确定。及相关法律法规。
内蒙古
2021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将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和低水平项目作为碳中和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方式,绿色和低。碳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建立自治区坚决遏制“两高”盲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专题工作班,统筹推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 出台《确保完成“十四五”能源消费双控目标任务的若干保障措施》,支持6项节能专项制度。制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方案》,在产业准入、能源预算、升级转型、电价机制、能源结构、金融信贷等方面构建衔接有效的政策体系.
印发《关于处理“十三五”以来节能审查违法项目的意见》,对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高耗能项目、已开工项目进行清理整顿暂停违规建设,对已建成投产的项目一律停产; 整顿产能和能耗过剩项目,坚决淘汰淘汰类生产设施开展整治违法“两高”项目专项行动,停止节能改造和违法违规项目建设整治,落实“名单制+责任制”管理。目前,分阶段整治任务已基本完成。开展违法“两高”项目的清理整顿、暗访和“回头看”。
制定《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意见》,通过遏制、置换、推迟一批“两高”低水平项目建设,合理控制相关产业规模。实施更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遏制一批”,提高铁合金、电石、水泥(熟料)、普通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业准入标准;实行产能、能耗等量削减,以替代“换一换”。《批复》,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设备)实施产能置换,推动企业加快升级或有序退出;实施 ” 对能耗投资、经济产出、税收、就业等进行综合评价和竞争排名,推迟单位能耗低产出项目的建设。有序退出钢铁、铁合金、电石、焦炭等产能限制及以下行业。关闭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动态“清除”监控发现的虚拟货币挖矿IP关键列表。对能耗投资、经济产出、税收、就业等进行综合评价和竞争排名,推迟单位能耗低产出项目的建设。有序退出钢铁、铁合金、电石、焦炭等产能限制及以下行业。关闭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动态“清除”监控发现的虚拟货币挖矿IP关键列表。
驻马店市
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狠抓“两高”项目管理,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印发《坚决遏制“两高”盲目发展行动计划》 “项目。
主要目标
2022年底前,对违法违规项目依法依规处理。2023年底前,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体制机制、监管体系和配套政策基本健全,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关键任务
(一)加强“两高”项目管理
1.明确“两高”项目分类要求。“两高”项目暂侧重煤电、石化、化工、煤化工、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项目.
2.严格承认“两高”项目。钢铁、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炼化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未落实产能置换要求或不符合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未按照减产原则实施去产能和能耗指标、减少煤炭消耗、减少排污面积等。 “减量替代”,产品设计能效水平未对标。能耗限值先进值或国内先进水平。
3.加强规划和管理约束。
4. 对“两高”项目实行台账管理。
(二)严格分类处置“两高”项目
坚决制止在建的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科学审慎推进拟建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严肃查处违规审批和建设存量“两高”项目,严肃查处违规审批和建设存量“两高”项目。
(三)建立健全政策机制
完善项目审批制度,不得办理产能置换(涉及钢铁、电解铝等行业)、审批或备案、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程序。强化产业政策约束,“两高”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必须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加快完善电解铝、钢铁、水泥企业绿色电价政策。电网“两高”项目投融资管理,全面开展能源使用权交易。
(四)加强节能能力建设
加强能源计量统计,完善节能标准体系。
郑州市
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
主要目标
到2022年2月,建立“两高”项目清单,严格分类处置,初步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2023年,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坚持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形成长效机制。
关键任务
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分类处置,完善政策机制。2022年2月底前,对现有“两高”项目进行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对违反产业政策、审批和建设的,坚决查处;对已投产使用的,依法依规责令停产使用,限期进行节能降耗升级改造。产能置换(涉及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等行业)、审批或备案、节能审查、环评规划、建设、安全评估、质量检验、消防等手续,不得未经联合审查。加快实施电解铝、钢铁、水泥企业绿色电价政策,促进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到2022年3月,现有“两高”项目全部纳入单位能耗重点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推进“两高”工程整改,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减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进污染减排与减碳协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
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将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始。
2021年,全国45亿吨钢铁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全过程改造,华北地区约420万户家庭完成散煤治理。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不断优化执法方式。1万余家企业被列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开展非现场检查1万余次。坚决遏制盲目开发“两高”项目,梳理在建和规划“两高”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台账,严控生态环境准入。
2022年,钢铁工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局,守住两条底线发展和生态,紧紧围绕“四新”聚焦“四化”,围绕“四区一高”战略定位,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抓住“十四五”开局关键时期,展现抓铁抓痕迹的势头,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努力。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