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青岛”近零能耗建筑的两个美丽新项目
2022-08-06
日前,青岛市公共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的两个项目:青岛国际院士港研究院6号楼和9号楼获得了近零能耗建筑标签。
近零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点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供暖、空调和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设备和系统的效率,以及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青岛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相关标准的建筑,建筑能耗水平比国家标准《节能设计标准》低60%~75%。公共建筑”-2015 和行业标准。 % 或更多建筑物。
国际院士港湾研究院6号楼01欧洲馆
6#院士楼建筑面积7262.28平方米,建筑高度23.1米。主要功能室包括展览展示、实验室、会议室等。
02 国际院士港湾研究院9号楼大洋洲馆
9#院士楼建筑面积5145.18平方米,建筑高度23.1米。主要功能用房包括科研成果展示厅、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等。
被动优先,主动优化
项目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通过合理优化非透明围护结构保温层的厚度,提高透明围护结构的性能、遮阳、热桥处理、和自然通风。 选用高效冷热源机组,提高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的效率,制定合理的设备运行控制策略,选用节能电梯和节能灯等电器产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项目亮点
整个建筑采用比幕墙系统更低的窗墙比,保证立面效果
设置天窗以减少照明能耗
太阳能光伏发电用于公共区域照明
优化以降低建筑能耗
调整窗墙比例。在原方案中,所有建筑都是幕墙系统。考虑到幕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幕墙有:
调整高度尺寸为1.8m,在幕墙内加一0.9-1.2m高的衬墙,衬墙外增加保温,减少开窗墙体比
建筑物东、西、南方向的幕墙加外遮阳
选择传热系数较低的幕墙,通过气密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
主出入口加门斗
项目中使用的被动技术
01 良好的外保温系统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0.18(W/m2K),采用250mm岩棉板。屋面平均传热系数0.11(W/m2K)采用300mm厚的挤塑聚苯板。地板/地下室屋顶保温材料:150mm挤塑聚苯板;采暖房与非采暖房之间的地板传热系数为0.21(W/m2K)。
02 高性能外门、窗、天窗
本项目采用幕墙系统:幕墙采用铝合金框架(三玻两腔3low-e填充Ar玻璃窗),整窗传热系数0.87W /m2℃,太阳得热系数0.43,气密等级8级。
03 气密性设计
在建筑物的被动区域周围设置一个完整的气密层:
外墙内侧抹20mm厚砂浆;
幕墙立柱、防火镀锌钢板与实心墙的连接采用防水隔汽膜连接,实现室内空间的密闭;
所有穿墙开口和墙壁连接均通过防水隔汽膜、气密胶带等进行气密连接。
04 无热桥设计
热桥是围护结构中保温性能较弱的区域。热流比较密集,传热系数高。它是散热的主要桥梁。
幕墙保温桥设计
屋顶管断热桥
遮阳断热桥设计
无热桥设计的天窗
05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
该项目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全年为室内环境提供制冷、除湿、制热。
新鲜空气经全热交换器处理后送入室内,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为75%。
在空调末端采用风机盘管,保证室内气流的合理组织。
监测展厅、实验室、会议室等房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和PM2.5浓度。当传感器检测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和PM2.5浓度超限时报警,同时自动启动空调新风、排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