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看中部】“云”接“云”,智能制造在“云”下!看鼎祥传统锻造企业如何转型新路径
2022-08-06
7月20日,第十七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记者来到“中国锻造之乡”定襄县。记者姜建桥 摄
黄河新闻网(记者 周玉丽 付秋杰)“履带轮截面形状复杂,工作部分在轮辋外缘,内腔使用不传统工艺是锻造成矩形截面,然后通过机械加工成型,材料利用率低,加工效率低。后来通过技术中心的研发,设计出磨模使轮辋在锻轧环后获得复杂截面,内腔无需机加工即可使用,大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提高了加工效率,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
“螺纹连杆以前是由杆件部分和板件部分焊接而成,焊接部分耐久性差,疲劳寿命低,冲击载荷差。后来,开发了整体锻造型。整体锻造后,材料零件各部分均匀性好,杆件与零件的连接部分抗冲击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制造难点在于锻造模具的发展,使锻后零缺陷,材料成型符合锻件要求。”
“目前运行的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比传统锻造提高10倍,锻造工序的人员配置从每班12人减少到4人。2019年生产一件产品,平均每3分钟生产一件。完成2020年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价值增加了25%。看看这个配件,不要看起来太大。为了更好地完成客户需要的产品订单,公司研发该产品技术近三年,取得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开拓了相关领域的市场。
7月20日,第十七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记者来到“中国锻造之乡”定襄县。在成品物流车间的成品展示区,公司总工程师张德伟向记者介绍了公司近年来生产技术的逐步变化。
生产线。记者 付秋杰 摄
据介绍,创建于1996年,是一家专业生产精密异形环的民营企业,年生产能力8万吨。是全球优秀的工程机械配件供应商。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环境和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同时,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评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两化融合企业。是山西省制造业百强企业之一,山西省专业化、专业化的小巨人企业。产品质量可靠,公司产品远销亚、欧、非,如美国、日本、印度等十七个国家。公司主要产品为工程机械零部件,2021年产值6亿元,上缴税金2300万元。客户群均为世界500强客户,产品主要销往亚洲、欧洲和北美。
2015年以来,恒跃意识到原有的制造和管理模式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国家发展战略、省市政策指引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深入学习国家战略和各级会议精神,结合公司实际需求,谋划建立公司两化融合体系。公司的成立由董事长郑锡昌牵头,分管郑勇总经理,全面探索公司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和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积累,2018年,
生产线上的师傅正在工作。记者姜建桥 摄
锻造业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服务提升、绿色发展,走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共同道路。取胜之道。2013年以来,公司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重点,先后进行了四次技术改造。2018年,公司与中国电信战略合作,共建云工厂一体化管控项目。该项目旨在数字化协同制造。专注于内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升级,公司以订单准时交付和快速制造为目标,建立了从“接单-订单技术改造-订单计划协调-订单物料采购-制造-订单交付”的完整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化云工厂建设项目将实现企业制造系统的全面自动化、智能化,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缩短产品交付时间,降低业务风险锻造厂能耗管理系统建设成本,整合传统产业与信息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山西恒岳新型工业化战略联盟,发挥了行业引领作用。
2019年,公司在定襄县发改局注册建设年产8万吨高端精密锻件智能制造绿色基地项目,进一步加快数字化智能制造步伐。该项目是定襄县第一个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的项目。本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传统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生产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提高能源效率,提高运营效率,回馈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稳步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产值1。
据悉,该项目在2019年全国工业互联网峰会上荣获“全国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16强之一”,为山西省首个案例,并被写入全国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白皮书。
在党建赋能的今天,“党建引领、党建服务、党建催化”的工作要求牢固确立,5G+智能制造绿色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投入、创新研发强化,用高技术知识产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积淀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源泉,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