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余项科技“加持”的住宅里,冬暖夏凉的生活体验是什么?-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在十余项科技“加持”的住宅里,冬暖夏凉的生活体验是什么?

2022-08-12

空气净化技术、加厚外墙保温系统、外遮阳系统、高气密设计、雨水循环利用、智能家居系统……10余项技术在宅家的加持下,会是什么样子住在里面有经验吗?

在泸霄路茂春路附近,紧邻度假区高架路三乡张江海尚公馆,建筑外观与一般住宅区相比并无特别之处,但仔细看,每个阳台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外面的窗户 遮阳棚与周边地区的其他房屋有明显的不同。

三湘张江海尚福地项目不仅拥有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志,而且是上海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志的住宅项目。小区自2017年开始有人居住能耗管理图片,这里的业主也成为上海第一批体验和享受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居民。

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能耗管理图片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冬暖夏凉是最直观的感受

三湘海尚福地项目占地85万平方米,17-18层6栋住宅,为精装修住宅。建筑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间是街道花园和运动小屋。

当时是下午 2 点,阳光下的温度高达 38 摄氏度,但走在小区的树荫下却感觉凉爽。据了解,该小区的树冠投影面积占小区总绿化面积的70%以上。穿行其中,蝉鸣声此起彼伏。周围的高大乔木、低矮的灌木和绿色的草皮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形成了“森林般”的效果。

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图片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图片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和我以前住的房子相比,这里最大的感觉就是冬暖夏凉。” 2号楼的张女士已经搬进来三年多了。三居室和两居室公寓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仪表。在她家门前的控制面板上,记者注意到此时的空调温度设置为28摄氏度,而不是通常的26摄氏度。

“设定在28摄氏度,感觉有点冷,所以夏天家里的空调不用整天开,还挺凉快的。冬天,温度屋里显然比外面暖和得多。”张女士说,这应该是因为房子的密封性能好,再加上新风系统,空气质量有保证,在里面呆上一整天也不会觉得不舒服。

虽然小区周边有高架路和工地,但张女士客厅角落的空气质量监测仪显示,PM2.5的浓度只有6。”现在家里比外面好多了。”张女士笑着说。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能耗管理图片

而在阳台上,还有一个150升的储水箱,太阳能热板产生的热量正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储水箱中。 “夏天洗澡,储水箱里的热水就够了,不用开燃气热水器。”张女士说,整个房间都有一个智能控制系统。就做吧,很方便。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图片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能耗管理图片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据了解,小区内不少业主从事IT行业,对睡眠要求较高,不希望阳光和噪音的干扰。家家户户配置的双层甚至三层中空玻璃门窗隔音效果很好,尤其是卧室窗外设置的遮阳百叶,起到保温、遮阳、保护住户隐私的作用,经受了无数的日日夜夜。颠倒的上班族喜欢。

“电动卷帘门是我在这所房子里最喜欢的地方,它可以照顾我的睡眠,感觉很人性化。”业主梁先生说,有时下雨,出门忘记关窗,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拉下卷帘,防止雨水流入房间。梁先生的家虽然靠近高架,但在客厅的推拉门关上之后,屋子里就变得安静了。再加上不透明的电动卷帘,白天也能睡个好觉。

“三能”建造的温室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志证书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颁发。证书背后,展示了被动节能、主动增能、健康智能等多种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成果。也坚持“绿色科技地产”的发展方向,以创新科技不断提升人居品质为目标。

“在被动节能技术方面,该项目采用高性能围护结构;在主动增能技术方面,采用分体式阳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建筑一体化设计,以燃气热水器为辅助热源。 ,增加了室内热水循环系统和智能温控系统,确保热水随时可用……”

项目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李立群在电脑上打开了一张房间地图。地图周围标注了1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涉及声、光、热、人体工学等方面。

“张女士家的新鲜空气来自一台净化全热交换新风机。风扇安装在厨房的天花板上,通过地下管道通向每个房间和客厅。风机内含PM2.5过滤装置,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能耗管理图片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新风系统具有除雾、换气、全热回收、智能控制等功能。它不仅有效过滤PM2.5颗粒物,而且系统中的IFD微静电过滤模块可以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微生物相当于为建筑物的“呼吸系统”戴上性能比N95更好的口罩。

李立群告诉记者,为了达到高效的保温效果,该项目不仅采用保温铝合金门窗,还配置了外遮阳卷帘。窗帘采用双层铝合金结构,可节约30%左右的空调能耗。建筑物外墙做了10厘米厚的保温层,大大降低了导热系数。

除了隔热,墙壁和门窗还可以有效地隔音。室内门装有隔音条,排水同层,设备远离卧室。系统隔音设计满足车主对安静休息环境的要求。同时,地板也“加厚”了,因为除了混凝土地板,上面还有风道层和地暖层,上面是木地板。每层楼的总厚度约为28厘米,即使是在楼上。楼下不会有明显的“咚咚”声。

根据实测数据,门窗及室外隔音性能达到41分贝,地板冲击隔音性能达到56分贝,有效隔绝外界噪音,达到建筑隔音的高标准设计,几乎达到录音棚的水平。隔音标准。

“隔热隔音的设计,让每间房子都具有很高的气密性,就像汽车的内部空间一样。当门窗关闭时,空气从地面供应,空气从地面返回。顶部形成一个清新的‘空气湖’,为室内营造清新健康的空气环境。”李立群说,再加上室内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屋里也很暖和。

为了给住户更好的体验,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了室外风环境和热岛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每间房屋的通风和日照要求。太阳能集热板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可以将水箱的水温保持在41-68摄氏度,为日常生活提供大量“天然”热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多吨每年。小区还有雨水回收系统,蓄水量400吨。天然雨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化、清洁地面,成本仅为每吨1元以上。

能耗管理图片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图片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精美的设计和各种技术、设备和材料的有效运用,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能源效率。据第三方评估,该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70%以上,远高于65%的国家标准。这也反映在居民的电费和煤气费上。对比研究表明,面积为111-115平方米的三房两厅,每间3人,均采用VRV空调制冷。 2020年9月,海商福地用户电费为268.1元,普通居民用户电费为599.3元。

在日常管理中,海尚福地项目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对能耗、水耗、可再生能源、空气质量等能源和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对室内环境进行综合监测和管理。作为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基于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建筑运营能效与健康绩效提升研究”的后续项目,海尚富迪建成后制定了绿色运营管理体系,可定期汇总能耗、用水量等数据,在运营过程中持续实施废水排放和消耗性废弃物的管理,达到绿色管理的目标。

在长三角夏热冬冷地区探索低能耗温室

据了解,国内建筑施工和使用全过程的碳排放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推进绿色进程。上海率先启动建筑能耗监测技术研究与实践,2010年世博园区能源与环境监测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2012年8月,上海市被列为第二批重点建设单位。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城市,3年内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73个。综合节能率达到25.1%,年节电近2亿度,节能效果显着。

同时,上海也出台了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市、区政府对新建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给予一定补贴,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步伐。

在此背景下,海尚福地项目从发展理念出发,以人为本,以建设生态人居环境为目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并贯穿于全过程实践设计、施工和运营。 ,率先成为上海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志的住宅项目。

能耗管理图片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能耗管理图片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根据《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20》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获得绿色建筑标签项目874个。其中,获得绿色建筑运营评价的项目有49个,以大型公共建筑或商业建筑居多,住宅项目仅5个,只有海商福地项目获得三星级评价。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研究所高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姚璐介绍,绿色建筑对安全耐用、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丰富等要求保护和宜居性。 要获得绿色建筑标签,需要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应用相关标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需要在设计阶段注重绿色建筑理念、策略和技术的投入,更要在项目售出后对物业管理单位的绿色运营进行培训,确保良好的使用绿色技术。

“三星级标志的运营实际是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投入使用。收集超过一年的运行数据,然后经过审查原始设计文件等严格评估后获得。”李立群表示,不仅有各种绿色技术,综合应用后还应具有持续运行的效果。

然而,绿色住宅越来越接近大众。 《上海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基本标准及以上标准建设。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十四五”规划》也明确规定,“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不少于500万平方米,五个新城市将分别开展超低能耗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制定土地流转、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监管要求,建立绿色住宅用户监督机制,将住宅绿色性能、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入户验收管理等要求。

“一方面,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系统、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绿色技术正在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得到合理利用;能源利用、海绵城市等“绿色”要求,随着绿色建筑管理新方式的实施,将促使开发商转变观念,以“双碳”为目标,将绿色理念、技术和手段融入发展,建设和运营。每一个环节,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姚璐说。

已获得最高等级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海尚福地项目,将提供部分居民室内环境数据和连续3年水、电、煤实际能耗情况,供专家研究作为“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海尚福地项目对于长三角夏热冬冷地区如何打造优质低能耗温室,无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李继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