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建筑节能瓶颈,强化节能管理方法刻不容缓
2022-08-28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罗宇凡)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气候变化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建筑节能减排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日前,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公共建筑节能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上,业内专家和商界人士表示,要挖掘建筑节能的巨大潜力,需要持续在提高技术手段的同时提高能效管理效率。和水平。
世界可持续商业理事会的研究表明,超过 40% 的城市能源消耗来自建筑;因此,建筑是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
“大型公共建筑,如商场、文体活动中心、医院、学校、政府大楼等,其能耗比其他建筑更为突出,也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新建筑有望通过技术和设计支持来节约能源。 50%,现有建筑一般有20%~30%的节能潜力。”王明健总裁告诉记者。
王明建表示,虽然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但目前对建筑节能的认识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建筑节能是以采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为导向建筑能耗管理,在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新技术推广、太阳能等应用方面投入巨资可再生能源。然而,这种“机械化”的工作思路,可以建造几座世界领先的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示范建筑,但公共建筑节能的整体推广力度微乎其微,高昂的投资门槛使其无法做到没有广泛的推广价值。除了采用节能新技术和节能产品外,如何对建筑节能进行高效的监测和管理,应该成为建筑节能领域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节能是一项多维度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个方面是不可能达到节能目标的。节能不是节能。节能不能以牺牲基本需求和舒适为代价。实现可持续、经济、高效的用电环境。”王明建建议,在挖掘既有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时,应从“测控”入手,其中管理和分析是关键,治理和维护是节能的保障。通过能耗监测发现问题,以节能技术解决问题,以制度管理确保落实,落实激励政策,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