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热线】1+17+1!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在大数据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09-03
原朱建军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
关于城市的公共建筑
节能减碳
永远是公民
来电热点话题
“人民的城市是人民建设的,人民的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
建设一个人人都能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城市是
我们努力的方向
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如何前进
公共建筑节能减碳↓
高品质生活带来的能耗增加与能耗总量的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公共建筑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60%,单位建筑面积平均能耗是住宅建筑的5-10倍。
为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减碳,市住建委持续推进本市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分表装置安装联网工作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图,逐步建成基本覆盖全市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并于2015年投产。
城市建筑能耗监测中心展示厅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在大数据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架构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按照“1+17+1”模式构建,包括1个市级平台、17个区级子平台和1个市级机关子平台。截至2020年6月,系统覆盖1787栋建筑,建筑面积8269万平方米。该系统已成为全国覆盖公共建筑数量最多、建筑面积最大、运行最稳定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筑地理信息演示
系统运行以来,累计安装智能终端5万多台,数据传输量超过每小时6万条,累计数据量超过28亿条。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进行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和建筑能效分析,实现建筑分类监测、建筑能耗对标、能耗异常预警;
二、对重点耗能建筑进行能耗统计,形成分析报告,上报住建部决策参考;
三、通过能耗监测管理,对高耗能建筑进行能耗审计和能耗宣传,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四、编制不同类型建筑合理用能指南,指导各类公共建筑能效评价判断,为下一步制定公共建筑能耗限值提供依据公共建筑;
五、依托系统,每年发布《上海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分析报告》,全面系统解读全市建筑能耗。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2019年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报告发布
日前,市住建委、市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了《2019年上海市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分析报告》。
报告是本市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能效提升监督管理,响应我市建筑大数据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重要体现。从政府管理、城市发展、区域管理、行业监管和典型案例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详细分析了能耗监测的现状以及建筑运行能耗的特点和规律。该报告有以下亮点:
一、报告首次从数据质量、数据应用、数据点击率等6个维度指标对典型区级平台综合运营效果进行了特征画像。评价结果更加科学直观。
二、报告整合了气候、工作条件、房间人数、入住率等数据,并针对主要建筑类型增加了耗电量和影响因素的耦合分析,并选取了一些典型建筑作为能耗基准分析案例演示。
三、报告特别增加了疫情期间建筑能耗分析,利用公共建筑大数据全球能耗分析方法解读复工复业、商业、医疗、该市酒店等行业在不同应急响应级别的生产情况下。
更好地提供建筑能源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