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我国节能成效分析
2022-09-13
文章介绍:《中国节能节电分析报告》是推出的《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丛书》之一。本报告主要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国家颁布的节能节电相关政策法规和先进的节能节电技术措施,测算了重点节能节电效果。行业和全社会,为准确掌握我国节能减排形势,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在报告的基础上,对2018年我国的节能绩效进行了分析。
我国节能成效分析
作者:贾跃龙
国网能源研究院
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
1
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主要特点
(1)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创五年新高。2018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46.4亿吨标准煤能耗管理网,增长3.4%较上年增长,增速高于上年,年增长0.5个百分点,约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4%。
(2)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为59.0%煤炭消费量,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0.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3%,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3)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为/人,比上年增加/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图2 2005年以来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增长
2
2018年我国重点领域节能成效分析
本文将从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对2018年我国全社会节能绩效进行分析。
(1)工业
制造业大部分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2018年,在我国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工作的背景下,大部分制造业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有所下降。其中,铜冶炼单位综合能耗为/t,比上年下降2.5%;单位钢材综合能耗为/t,比上年下降2.6%;单位烧碱综合能耗 合成氨单位能耗为/t,比上年下降0.7%;平板玻璃单位综合能耗为12.@ >2kgce/重量箱,
工业部门实现节能量4087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节能量的29.2%。与2017年相比,2018年制造业13种产品单位能耗下降,实现节能约1.641.8万吨标准煤。测算,制造业累计节能约2345万吨标准煤,工业部门实现节能4087万吨标准煤。
电力行业采取多种节能措施,节能效果良好,实现节能1742万吨标准煤。电力行业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包括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发电,积极推广大容量、高参数、环保机组,推进高效、清洁、和低碳火电技术,综合措施减少弃风弃光。2018年全国及以上火电厂供电煤耗为307.6gce/(kW·h),同比下降1.8gce/(kW·h)与上一年;全国线损率6.27%,下降< @0. 比上一年增加 21 个百分点。与2017年相比,发电输电一体化环节的节能效果,加上弃风弃光率的降低带来的节能效益,在电力领域实现节能1742万吨标准煤工业生产。
(2)架构
绿色建筑面积持续增长,建筑节能改造稳步推进。2018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10.6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达到0.44亿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建成节能建筑超过180亿平方米,强制推广绿色建筑超过35亿平方米。
我国建筑部门节能减排成效显着。目前,城镇现有建筑中50%以上执行50%以上节能标准。2018年,建筑业通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清洁供暖、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广泛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 其中,全国新建建筑强制性节能设计标准实施,年节能约1686万吨标准煤,
(3)交通
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正在快速增长。2017年交通行业能耗约4.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占全国总能耗的10.0%能源消耗。其中,汽油消费8960万吨,柴油消费11826万吨。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节能效果显着。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进一步加强节能技术应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强节能管理,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年减少量为 0.98%、5.1%、4.2% 和 17.7%。根据2018年公路、铁路、水运、民航转换营业额,2018年交通运输业实现节能1475万吨标准煤。
3
综上所述
(1)全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2018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0.56吨标准煤/万元(按2015年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下降2.9%。2015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保持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累计下降11.1%。
(2)全社会节能减排成效显着。与2017年相比,201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全社会实现节能减排1.全年40亿吨标准煤,占2018年能源消耗3.0%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亿吨,二氧化硫排放64.8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 68.300 万吨。
(3)建筑业是最重要的节能行业,全国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合计节能约1.32亿吨标准煤,占94.6%。其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分别实现节能4087万吨标准煤、7674万吨标准煤、1475万吨标准煤;@>9%、10.5%。
专家介绍
贾跃龙博士 工学博士,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长期从事节能减排、综合能源系统、电能替代、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委托的多项重大项目。主编《中国节能节电分析报告》,参与编写《社会责任报告》、《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等书籍,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曾获中国能源研究会管理创新奖、软科学成果奖、国家电网能源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以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先进个人等荣誉。
团队简介: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简称供需研究所)是一所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研究所。供需与节能研究所,2009年更名为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能源与电力供需、电力需求侧管理、电能替代、电力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电力营销。
供需所设有宏观经济研究室、电力供需研究室、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现有员工24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博士18人,高级职称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先后获得“先进集体”、“先进集体”、“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党员重点问题创新团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