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印发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福建厦门印发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2-09-18

近日福建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厦门市委常委审议通过了《厦门市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根据《方案》,厦门拟在3年内安排1.95亿元资金,应用数字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夯实生态环境监管基础,补齐短板。治理,有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基础,助力高价值厦门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能耗监控平台价格_福建能耗监控管理系统_能耗监控智能管理系统

那么,“计划”是如何制定的?规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还有哪些贴近民生的重点项目?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本报作出解读。

主动对接

厦门相关重点项目纳入省统筹考虑

省市方案同步规划、建设和调试

在《福建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征求意见阶段,厦门正积极对接省级部门。据厦门介绍,作为全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为全省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持,并纳入9厦门市重点生态环境监管项目列入省级计划。

能耗监控智能管理系统_能耗监控平台价格_福建能耗监控管理系统

厦门市在省级规划编制阶段同步开展市级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扩大全市生态环境监管项目范围,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提高自动化程度。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实验室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综合执法应急能力等5大类48个项目。

行动目标

到2022年,生态环境物联网初步建设

福建能耗监控管理系统_能耗监控平台价格_能耗监控智能管理系统

“新技术”和“智能环保”是套路

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22年,厦门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水平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显着提升。加快实现城区统筹管理和天地海一体监管,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年行动任务的关键是进一步打通生态环境监管‘毛细血管’,激活‘末梢神经’,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监管。”据他介绍,《计划》中最突出的高频词“新技术”和“智慧环保”是实现目标任务的“招数”。 “各建设项目要注重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拓展智慧环保平台功能。同时,加强部门间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坚持统一协同调度,建设‘一环境信息化“图片”,监测监测“一网”。推进环境监管“横向到边缘,纵向到末端”。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是顺应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改革、逐步扩大监管范围、加大监管任务、提高监管要求的新形势。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能耗监控平台价格_福建能耗监控管理系统_能耗监控智能管理系统

项目亮点

强化装备、升级技术、拓展功能

为蓝天、碧水、净土安装一个科技“安全阀”

能耗监控平台价格_福建能耗监控管理系统_能耗监控智能管理系统

3年1.95亿元,每一分钱都要花在边上。在《方案》重点项目表中,详细列出了五类48个项目。这些项目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每一个都是切实可行的,有益于民生。

空气、水和土壤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以“完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项目为例,三年内,厦门将实施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升级改造,在重点污水处理单位等污水处理设施安装视频监控。污水处理厂,以及饮用水源的进水口和其他敏感位置。提高视觉环境监测能力。同时,厦门还将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增设饮用水源生物毒性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水环境质量数据,推动加强水环境保护。

固废管理,守住“净土”,也离不开智能监管。厦门计划在东部固废区及周边部署在线监测设备,并在厦门智慧环保平台上搭建恶臭在线监测子模块,通过数据对接和整合,提高土壤环境监管效率。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完善固废处置中心、医院、疫情隔离宾馆等危废存放场所的视频监控设施。

此外,在大气环境监管方面,厦门还将提升超级站的监测能力。在升级综合模块的基础上,新建颗粒物、光化学、气象监测等子模块,购置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源监测仪器。 开展国家控制点、重点监测区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或升级改造,提高空气质量复合污染监测分析能力,通过更精细化管控,守护“厦门蓝”。

查看详情。根据公众反馈分析,《方案》拟在公园、学校、科研院所、住宅小区等场所安装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一、二级噪声功能区,以及相邻的交通要道,完善噪声环境监测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噪声实时监测,有效引导各类噪声源主动降噪,提高城市宜居性和群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