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印发《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费双控体系的方案》
2022-02-02
到2025年,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简称能源消费双控)更加完善,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源消费总量双控体系规划》明确了能源消费双控体系的总体布局、工作原则、任务和措施,为能源消费双控体系的发展绘制了“路线图”。有关人士指出,《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能源消费双管齐下的5条原则
“‘十三五’期间,中国建立了能源消费双管控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了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的目标,并分区域进行严格考核。”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推动下,能源消费双管齐下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一期”能源消费强度明显下降,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能耗双控体系从建立到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
为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费双控体系,《方案》提出能耗管理系统价格,在推进能源消费双控过程中,要坚持五项工作原则:坚持能效优先与保障合理利用能源,坚持普遍要求与差异化管理相结合。相结合,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坚持全国统筹、统筹调控。
在具体目标上,《规划》提出,到2025年,能源消费双控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能源消费双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继续显着下降。到2035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节约体系更加成熟和定型,为实现碳排放达峰后平稳适度下降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是当前和未来指导节能降耗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性文件,具有重要意义。”该负责人表示。
灵活管理,不是“一刀切”
“提高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的灵活性是《方案》的重要政策重点。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方案》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
开展国家重大项目综合能耗。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国家重大项目,在能耗双控考核中,按照“中央与地方共担责任”。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为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省(区、市)建立在建“两高”项目清单,提出建设、现有“两高”项目,实行分类处置,利用新能源消纳。5万吨标准煤为限额,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加强分级管理。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倒逼地方政府转变方式和结构,腾出用能空间,
推进能耗指标市场化交易。在完善能源消费双管齐下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加快建设全国能源使用权交易市场,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促进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行业、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
协调并确保执行
在推动实施能耗双控制度的过程中,将出台哪些重要的管理措施?上述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推动地方落实能源预算管理。“通过实施能源消费预算管理、能源消费产出效益评价等措施,推动地方政府更加准确掌握本地区能源消费情况,并据此优化能源要素配置,优先考虑居民生命保障、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产业、
完善能耗双控考核体系。“后续,我们将按照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原则,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特别是进一步提高能耗强度降低指标考核权重,合理设置能耗总量指标、考核权重等" 负责人强调。
全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艳华表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技进步、法律安排、制度调整、资金投入、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协调。
为推动能源消费双控体系有效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预警防控、完善经济政策、夯实基础设施四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国家发改委将定期安排各地耗能大项目特别是“两高”项目的建设投产,发布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加强窗口引导用于局部能耗双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节能降耗的相关经济政策,完善反映节能要求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节能、节水、环保、合同能源管理等实行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积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等市场化机制,激发各主体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