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信息通信产业绿色低碳发展,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
2022-09-23
七部门:信息通信产业绿色低碳发展,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
——其他七部门关于印发信息通信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介绍:根据《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关部署,每万人5G基站数量将从2020年的5个增加到2025年的26个,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将增加。从增长到增长,这必然导致行业能源需求出现刚性增长势头。 2022年8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绿色行动计划》与信息通信产业低碳发展(2022-2025)。
发展目标
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点突破,行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升,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能力显着增强。 “十三五”末机房能耗管理,单位电信业务总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5%,30个典型应用场景评选推广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减碳。
展望2030年,信息通信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整体能效领先世界,绿色产业链和供应链稳中求进,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优化绿色发展总体布局
加强统筹规划、战略布局、统筹推进,深化基础设施总体布局和结构优化,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基础设施能效和绿色能源利用水平。加快形成结构完善、适度先进、架构先进、能效优化的信息基础设施。
行动一:优化基础架构
组织协调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部署。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区域布局,探索建立区域协调、市场融合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提高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利用效率。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动能耗监测与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部署。
行动二: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深入推进通信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加强统筹协调,继续开展5G接入网共建共享,进一步推进管道、电线杆、光缆、机房、机房等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到2025年,5G新建基站的站点共享率不低于80%。
行动 3:提高基础设施的整体能源效率
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绿色水平。鼓励企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装备,鼓励应用《国家通信行业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中的节能技术产品和《节能节水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行动四:提升行业绿色能源利用水平
鼓励企业积极使用绿色电力。推动绿色电力采购渠道畅通,建立绿色电力碳排放抵消机制,鼓励企业积极采购绿色电力。强化企业积极消费绿色电力的意识,鼓励通过自建专线或双边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使用绿色电力,逐步提高绿色电力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加快重点设施绿色升级
聚焦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三大重点设施,以全面全流程集约布局、高效设计、绿色建设、低碳科技、智能运维绿色低碳发展。
行动五: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推进绿色集约化布局。加强数据中心整体布局,推进“东西部”工程,分阶段部署全国综合算力网络、省级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的国家枢纽节点。鼓励一线城市周边承接城市溢出需求,建设热点数据集聚区。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用电效率(PUE)将降至1.3以下。
行动六:促进通信基站能效提升
推动基站主设备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广应用硬件节能技术,采用高工艺芯片,采用氮化镓功放,提高设备整体能效。逐步引入液冷、自然冷源等新型冷却技术。到2025年,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
行动七:推进通信机房绿色改造
加快核心机房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传统通信机房数据中心改造,优化机房气流组织,缩短送风距离,加快推进机房冷热通道隔离、微模块、整体机柜服务器、余热回收利用。到2025年,改造后的核心机房PUE将降至1.5以下。
完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行业引导力,推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供应能力,完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加快形成以管理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以绿色采购为重点,以评价认证为起点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行动八:引导绿色生产和采购
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制造。支持装备供应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实现源头节能,为装备级减排发展奠定基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深度合作,统筹绿色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
行动9: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全方位推进绿色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支持企业逐步推行统一的绿色包装材料,增加环保材料和可回收材料的应用。鼓励运输时集约包装,提倡集体包装代替独立包装,避免消费时过度包装。
赋能全社会减碳促高峰
以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为导向,聚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居民低碳环保生活、城乡绿色智慧发展等领域加快数字技术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 公司服务供给能力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行动10: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增强工业节能减碳供给能力。鼓励信息通信企业加强与工业企业的产业合作和供需对接,增加产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技术和服务供给。推动关键用能设备和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云化应用。培育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工业能效管理中的应用,打造数字化赋能的工业能效管理解决方案资源库。
行动11:赋能居民低碳环保生活
增强公共服务绿色低碳供给能力。鼓励信息通信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5G、北斗、车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交通、路网等设施进一步深度融合,提升出行效率。到2025年,挖掘推广居民低碳环保生活10个典型应用场景。
行动12:赋能城乡绿色智慧发展
增强城乡节能减碳供给能力。鼓励信息通信企业积极参与提供城乡碳足迹感知等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区域碳排放监测和服务。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城乡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实现城乡碳排放、碳消除和城乡发展的多路径扣减,为城乡能源提供决策支持保护和减排。到2025年,挖掘推广城乡绿色智慧发展10个典型应用场景。
加强绿色发展统筹管理
准确把握行业绿色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企业绿色发展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行业绿色发展管理机制和手段,提高绿色提升行业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行动13:完善绿色低碳管理机制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强化绿色发展决策部署落实,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企业绿色信用评级机制,开展绿色企业评价,发布行业绿色发展年度报告。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行动14:搭建绿色低碳管理平台
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管理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健全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办公用房等重大耗能设备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等环节的能耗和碳排放管理平台。
行动15:提升行业绿色创新能力
加快绿色技术的研究和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阵地,聚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难点,积极开展行业低碳、零碳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到2025年,制定信息通信领域绿色低碳标准30多项。激发市场主体绿色创新活力。
编辑整理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