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零开始规划解决方案级产品矩阵(二)
2022-11-03
没有完整的产品规划经验,如何从零开始规划解决方案级的产品矩阵?本文从制定产品路线图和产品设计功能两个维度入手,总结相关经验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 制定产品路线图
1. 资源限制下的范围裁剪
至此,我们对智慧能耗解决方案的实现路径有了一个基本的构想,我们将按照战略愿景开始第一阶段的产品设计。但在第一阶段,前端设备、物联网平台、设备管理平台、能耗管理平台需要并行完成进行测量和采集,工作量依然巨大。公司资源,尤其是软件资源,不能覆盖,范围和功能必须量身定制,否则会成为一个缠足的项目。
对于智能硬件部分,策略是利用前期的技术积累,整理结合前期的预研成果,快速实现硬件demo。后期将根据上层应用需求对嵌入式程序进行调整升级。大大减轻了硬件部门的压力。
物联网平台被简化为只保留基本功能的后台服务。南接公司内部硬件,北接能源管理应用平台。功能上,可以简单实现设备上下行数据接入和协议转换,将应用软件和智能硬件在数据上连接起来。之后根据市场和公司资源,考虑是否升级为通用的物联网服务平台。
将设备管理扁平化,简化为基础设备资产管理,并入能源管理平台。将有限的应用软件团队放入最核心、最复杂的能源管理应用平台。
通过以上剪裁,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下图所示的三层简化结构。软硬件团队互为黑匣子,独立并行开发,通过轻量级数据服务提供桥梁,形成数据闭环。
现在,在项目组对方案有全景的前提下,他们可以轻装上阵。
2、目标用户核心场景分析
至此,完成了行业、企业、项目的顶层设计。现在,我们将拿起放大镜,对具体的业务场景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确定典型需求,然后开始功能规划。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我们将用户使用场景按照计费和实时监控两个维度划分为以下四个象限,并简要勾勒出典型能源管理场景的核心需求。
远程数据采集和基础数据接入场景:如货场、仓库等。该场景只需要在仪表端进行远程数据采集,只提供原始数据的在线展示和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做到不参与任何业务处理。这是最简单的使用场景,涉及的系统功能都是基础功能,其他场景也需要用到。
物业自管及其他能耗收集场景:如水电自管的老旧小区、公寓出租物业等。在这个场景中,有管理者,也有用户。管理方需要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对用户的水、电、热消耗进行计量和收费。入户计量和收费是其主要需求,对设备运维关注度较低。该系统的目标是覆盖多种收费场景,兼容多种水、电、热表,实现收、测、计、收自动化。
商场、园区等综合能耗管理场景:在商业园区场景中,既有对耗能设备的收费,也有监控的需求。希望在一个平台上管理水、电、热的消耗和成本,同时监控节点设备。然而,设备监控的实时和复杂的工业能耗监控要低得多。
监测水、电、热多表的健康状况
设备侧异常情况的报警与管理
覆盖二次抄表市场、一户一表、一户多表、公摊等经营租赁场景
兼顾后付费用户和预付费用户的远程拷贝收款和支付。
自动复制,自动计费,支持线上线下支付。
方便用户自查和充值支付。
能耗数据分级分时多维分析
会员和权限管理
工业能耗监控场景:本场景中,主体为同一企业,目标是监控重点区域、能耗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没有内部租户的概念,不涉及收费过程。由于业务需要,可能会有各种非耗能设备的接入要求,从而形成全天监控系统。在这种场景下,能耗监控和设备状态,尤其是异常状态监控是其主要需求。系统的目标是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
设备实时监控管理
异常情况报警与管理
运行参数捕获分析
能耗分类分时多维分析
数据可视化
3.构建核心业务概念模型
我们将能源管理的典型业务环节抽象出来,得到如下概念模型,便于观察和分析。模型中,红色矩形是关键业务实体,短圆柱是关键数据,连线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能源管理的业务本质是数据管理,其核心业务可以抽象为三个数据流。
一是由设备检测到的实时能耗数据和硬件检测点的时空坐标组成,即水、电、热消耗的时空数据流。这是研究能源消耗区域和时间分布的主线,可以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分析决策提供空间和时间的四维视角。
一种是计量点的用户归属和归属用户对应的计量计费方案形成的能耗成本数据流。能源消耗经济成本的计算主要依赖于这个数据流。
一种是由设备状态、监控事件、环境感知等实时数据流组成。设备监控数据流。设备运行的监控主要依靠这个数据流。
以上三个数据流分别对应了1、2、4象限应用场景中的核心业务。三个数据流共同构成了第三象限的核心业务。我们将上述见解丰富到概念模型中,进而构建以下更具辨识度的概念模型能耗管理软件,以指导进一步的产品设计。
4. 产品路线图
在对典型场景下的业务概念模型进行进一步分解和选择后,得到第一阶段的核心功能范围,并制定以下产品路线图,指导后续的设计开发工作。
2.设计产品功能
1.设计功能结构
现在让我把视角切回到起点,提出智慧能耗解决方案,因为市场解决方案存在架构陈旧、兼容性难、业务碎片化、数据隔离、扩展受限、售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我们解决方案的定位是提供软硬件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水、电、热综合管理,复制、代收、管理一站式服务,后付、预付全覆盖,并完全访问能源消耗数据。能源管理云平台的设计目标是解决现状,实现解决方案定位设定的目标。在进入功能设计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相对灵活的系统结构,它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从以上需求出发,考虑到后期预留扩展,智能能耗系统进行拆分。以用户类型的差异为分割线索,将智慧能耗系统分为商户管理端、企业业务管理端、用户远程查账支付客户端。其中,企业业务端暂时只实现网页版,稍后会实现手机版。这是一个极简的关系架构图。
各端的目标用户及一般功能说明如下: 商户管理端:目标用户为我司及其他具备客户承接能力的手表厂商、系统集成商、渠道商等合作服务商。提供设备管理、客户管理、客户设备类型及功能配置等管理功能。
企业经营管理方:目标用户为“公园物业管理方”等我们或服务商客户。提供企业内部用能用户管理、用能设备管理、用能数据远程复制采集、资费配置和收费服务,并提供数据分析、报表下载等管理功能。
用户查收支付应用:目标用户为耗能商户下属的终端能源用户。为用户提供远程用电量查询、缴费、远程充值缴费等服务。降低企业及其用户的交易成本。
将系统结构与功能范围相结合,绘制出如下功能结构图。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功能优先级。蓝色的优先级最高,其次是青色、橙色、黑色和灰色。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整理,设计了各端的权限控制和数据流结构。
2. 设计数据库
有了之前工作的铺垫,现在是时候进入具体的业务设计了。在进入具体的业务设计之前,我们先观察一下之前抽象出来的业务概念模型。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数据驱动的 AIoT 业务流程。
所有服务由红、绿、黄、紫四条数据链组成,涵盖四种典型业务场景。红色数据链是关键数据输入。其他三个数据链都是在红色数据链的基础上开发的数据应用,辅以不同的业务规则。
也就是说,红色数据链是整个业务的数据库,我们需要保证它的健壮性,挖掘它的可能性。
红色数据链的外部输入是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通过“设备文件”,我们记录设备类型、归属级别、网络类型、关键参数等数据,为后续构建设备节点网络构建数据。
每个设备节点都有一个独立的ID,他们上传的数据都会被打上时间戳,也就是说每个设备节点都是一个自然的时间序列生成器。每个智能设备都会有一个物理放置或测试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设备上的一维时间序列数据与三维空间数据关联起来,升级为四维时空数据。
我们引入“最小测光区域”的概念,用于表示特定设备的检测点,并关联空间坐标。因为我们关心园区的管理,所以需要更精细的空间划分。因此,在地理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建筑/楼层/区域的三层空间维度。结合行政区域内的省/市/区/县/乡/村组,我们构建了一个8级空间,用于未来的数据切片和分层统计。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将设备上的单个原始数据处理成6个时间深度(年、月、日、时、分、秒)、8个空间深度、48个切片的原子数据。再加上节点网络维度的划分。我们有一个具有很大可能性的数据库。
下面以智能电表为例,说明红色数据链路在实际系统中的处理过程。
3.设计业务实施方案
之前,我们根据是否计费和是否实时监控两个维度将复杂的业务场景分为四种场景类型。并抽象出关键业务模型,提取4条数据链。同时,设备输入通过红色数据链路处理成数据库。接下来,我们将开始基于数据库进行具体业务实现的设计。
在此,我们选择了一个兼具设备监控和计费功能的商业园区场景作为设计能耗服务的目标。因为这个业务场景,它涉及到数据库中所有数据链路的使用。完成本场景设计后,其他三个场景只需在此基础上配置各自的业务规则,即可完成各自的业务设计。为了简化问题,我们通过对设备的内容进行折叠和变换,将核心业务抽象为如下模型。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可以统计最小计量单位的实时消耗量,得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消耗量。通过查询用户的使用区域,可以统计用户的能耗。通过计费规则和计费规则的计算,可以得到用户的计费成本。
大逻辑是这样的,但现实远比这复杂。以缴费为例:在商务园区场景下,有先用后付和先付后用两种业务形式,支付方式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同时,由于管理方式不同,预付费业务存在充值退款、费用不足提醒、透支额度授予、自动阀控对策等业务管理需求;后付业务有业务管理需求,如滞纳金等处罚措施。下图是能耗函数的一般描述。
拆分到上面一层,我们对这个业务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对后续功能的整体趋势有了把握。但认知仍停留在宏观层面,业务逻辑粒度太大,无法指导系统开发。需要进一步提炼和挖掘,形成对业务的微观理解,最终提炼出实现业务的关键路径,进而设计出对用户真正有用的功能。
下面以支付模式的业务点为例,进一步详细分析如下:
后付费模式(1:1、1:n、n:1):
预付费模式 (1:1):
只有经过以上的详细分析,才能真正实现实际场景中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才能设计出能够应对多种业务场景的综合能耗计费功能。而不是需要频繁补丁才能运行的错误、收费模块。
结合以上分析和业务模型,设计了根据用户类型配置个性化计费方案的功能,涵盖了典型业务场景下的所有业态。对于不需要充电的内部能耗监控场景,不配置充电方案就足够了。
针对需要收费的场景,我们提供自动收款、自动缴费、自动扣费、异地缴费、自动收款、自动阀控等能耗自动计量、计费、收款等一站式服务。涵盖水、电、热等多种能源消耗类型。
文章内容较长,将分三章进行输出。后续章节将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输出2B产品的PRD输出实例和项目总结。
本文由@李金耀原创发表于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