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绿色“大脑”放在耗能设备上-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将绿色“大脑”放在耗能设备上

2022-11-08

“累计年节电7562万度,折合标准煤24955吨,每年可为用户企业节约能源成本6050万元。” 这是客户年度“瘦身”数据的最新统计。

从八年前上门“谋商”,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积极谋求“绿色转型”。君创公司总经理叶春明明显感觉到,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接受度正在提高。

夏季来临,企业用电高峰,叶春明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继续领跑“节能服务大军”?

在质疑之声中荣获合同能源管理一单

“你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免费享受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然后根据节能效益以分享的形式反馈给服务机构,这听起来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但它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节能技术和设备直接关系到生产车间中央空调的运行,一旦出现问题,生产损失和安全隐患会不会更大?” 八年前,当叶春明头上找到单一合同能源管理方案的时候,对方直接提出了两大问题。

2008年5月,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合同能源管理”概念的时候,叶春明大胆涉足节能服务领域。为什么这么早就瞄准了这个新兴行业?叶春明说,他在部队掌管水电十余年,对能源消耗一直很敏感。在转行创业的过程中,他总是听身边的企业谈论能源消耗压力和节能减排。对排的需求强烈,“往节能方向走,永远不会错”。

叶春明明白村田提出的疑问。“一次做不完,就多走几趟。” 军中出身的叶春明,有着一定的“固执”。据他回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公司团队到村田进行了20多次PPT技术交流,并以书面形式回答了100多个技术细节。直到2009年5月,村田承诺“翻新一期并试一试”。

据村田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能耗管理系统工厂,截至2010年7月,骏创改造的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节能率达到36.6%,年节能208万度,年节能728吨标准煤。截至目前,村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已进入第六期。据初步统计,君创为村田节省了超过700万度电,节省了超过500万元的能源成本。

“治病治本”,聚焦耗能设备的“大脑改造”

“第一步,调查企业耗能设备的运行情况;第二步,收集运行数据,包括温度、流量、压力系数等;第三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节能方案。数据分析;最后,设计和生产节能设备。” 秦晓林总工程师介绍,节能技术早就有了,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合理使用。他们要做的就是“节能医生”的工作。通过对企业的“看、听、问”,找出“病”,以最有效的方式优化改造。

建筑能耗包括 的能耗_无锡能耗管理系统工厂_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

“治病治本”,君创专注于软件系统的“大脑改造”。据了解,军工创新公司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超过40、50人。他们只专注于初步的数据分析和为企业设计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至于如何将这些解决方案转化为软件代码和设备设备,交由专业的软件公司“Outer Brain”来实施。“把握‘大脑’,就是把握核心竞争力。”

2014年,君创荣获“无锡市企业创新发展先进单位”称号。叶春明对获奖感到有些意外和珍惜。他说,同批入围的企业很多都是无锡老牌企业,产值从几亿到上百亿不等。当年,君创的合同能源管理收入只有2000多万元。叶春明认为,能够跻身“创新”第一梯队,在于精细化的服务模式。“如果用现在提倡的‘智能制造’这个词,就等于给企业的耗能设备装上了‘绿色大脑’。”

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_建筑能耗包括 的能耗_无锡能耗管理系统工厂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节能服务大军”,如何突围?

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越来越被广大企业所接受。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节能服务机构近80家,服务范围涵盖电子、纺织、医疗等多个重点行业。从曾经备受质疑的“蓝海”到如今火爆的“宠儿”,君创如何在这支“节能服务大军”中脱颖而出?

叶春明在会议室打开“云中心”平台,大屏幕实时显示用户节能系统运行的三维视图。据介绍,君创的“云中心”分为能耗采集、云分析、管控、维护支持四大中心。根据可视化的检测情况,及时对企业进行能源预测和预警。该平台已于今年3月开始试运行。目前,20多家用户企业的数据在平台上实时滚动,大大提高了节能系统维护和升级的效率。“相当于把企业的实时运营搬到了云中心的大屏上。

从事合同能源管理中介服务8年,先后为松下能源、森佳电子、绿点科技、建鼎电子、无锡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大型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节能改造,完成了多项合同能源管理。有近30个项目。对于未来的发展,叶春明雄心勃勃:企业要逐步从过去单一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转向包括照明系统、热回收等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