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住建部列为能效提升重点城市目标2020年实施
2022-12-14
更换门窗、改造外墙、改造空调系统……南京的公共建筑越来越节能。记者近日从南京市建委获悉,受委托,江苏省住建厅会同多家单位组成专家组,对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进行验收。南京,和他们擦肩而过。
2017年底,南京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截至2021年底,南京共完成公共建筑改造项目61个,建筑面积约302万平方米。
南京市建委市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市绿色建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新建建筑100%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但有存量公共建筑多,能耗高。例如南京能耗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位于于家巷19号、21号的秦淮区人民法院建于1970年代,2018年被列为南京市首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之一。改造完成后,仅这栋旧楼的空调系统就可以比原来节省50%的电费。改造后,秦淮区人民医院
为推进建筑节能,南京市政府成立了公共建筑节能提升重点城市建设推进组,并先后出台了《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和《能力建设支持管理办法》。市级安排专项资金,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奖励和补助,补助不低于30元/平方米。经第三方核准,南京重点城市建设提高公共建筑能效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万吨,
记者在南京绿色建筑中心看到,能耗监控大屏实时显示联网公共建筑的能耗数据。截至5月26日下午2:00,能耗最高的联网建筑前三名分别为写字楼、商场和酒店。从统计来看,联网建筑总用电量同比下降10.58%,同比下降3.66%。而点击进入大楼,可以查看每栋大楼24小时的用电量曲线。“通过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建筑节能改造后的能源使用效果。” 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建筑节能改造后,如果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效果会更好。
走进位于南湖路的江苏省第二医院,可以看到院内的照明系统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按需开启。进入夏季,医院的空调系统正常运转,身体倍感舒适。病房里,墙上贴着一个黑色的小装置,洗澡水需要刷卡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合同能源管理相当于给医院引入了一个能源管家,通过设备改造和专业的能源管理,在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医院的能源消耗,让包括患者在内的医护人员能够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南京河西熊佳琪,远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运营组负责人表示,通过引进磁悬浮节能空调机组,配套一体化水泵和冷却塔,夏季制冷效率大幅提升,空调可节省30%以上的用电量。锅炉房增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也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在用水方面,住院楼增设卫生热水刷卡器230套,引导人员节约用水。据测算,引入“能源管家”后,与改造前相比,医院可节电62万度,节气约14万立方米,减少1、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工作仍在推进中。今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萨家湾校区)、大润发瑞金路店等3个项目纳入节能改造示范,总面积18.3万平方米。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京市将按照国家和省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双碳”工作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站在历史发展的节点上,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备受期待。5G基站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今年以来,5G建设提速,目前每周新增5G基站超过1万个。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将拥有超过60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5G是一场狂欢盛宴,但在经历了短暂的热潮之后,5G产业也暴露出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本大幅攀升,影响5G建设部署进度,提高社会使用成本。在建设成本方面基站能耗管理系统,5G单基站成本是4G的2-3倍,覆盖相同区域所需的基站数量比4G多;在运营成本方面,5G基站的平均能耗更高,约为4G的3倍;在设备部署方面,当前5G基站及相关网络、管线设备面临选址接入困难,道路、楼宇、铁塔、电力等配套设施改造困难。此外,5G商用部署尚未成熟,5G基站能效管理等技术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由于多重因素的叠加,5G的整体能耗远高于4G,用电成本也相应增加。
其次,围绕5G的科技创新协同不够,制约了5G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应用的普及。在基础理论方面,目前5G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停留在通信学科,难以充分满足工业生产高技术领域对确定性性能保障的需求;在核心技术方面,我国部分技术储备相对薄弱,与网络安全互补技术方面,目前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还处于“单兵作战”模式,缺乏融合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组合拳”效应不足。
同时,面向5G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尚未建立,制约了5G对各行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在5G认知方面,一些信息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在标准制定、技术演进、设备升级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与5G技术的结合,导致5G应用缺乏先决条件;企业需求千差万别,5G与各行业的融合过程难度大、时间长。在商业模式方面,由于5G商业模式不明确等因素,中小企业应用5G的热情并不高。
多地出台电价优惠政策
针对高昂的成本,各地出台了5G基站建设电价优惠政策,旨在降低5G基站建设和运营成本。这些政策“大礼包”主要包括开关电源转直供、建立基站电装绿色通道、支持电信运营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
其中,山东明确,对直接向电网企业入户供电并安装2.5千瓦及以上储能设备的5G基站,低谷电价每千瓦时降低3分钱(含税)执行峰谷电价时按现行标准执行。); 江苏文件称,对符合条件的5G基站实行直供电,优化5G设施供电申请审批流程,组织实施符合条件的5G基站供电转直供电工程; 、转供电转直供电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新疆要求,供电出让主体不得通过出让供电营利,向所有终端用户收取的电费、损失和分摊费用之和不得超过向电网公司缴纳的电费总额;山西出台降低5G基站用电成本的措施,如优化5G设施供电申请审批流程、供电转直供电、对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5G基站实行电价补贴等。
政策红利正在发挥作用。以辽宁为例,今年5月1日后,全省5G基站电价将降至0.4元/千瓦时。未来三年,三大运营商将降低电费成本2亿多元。“5G还处于研发阶段,部署和运营成本不小,这个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缓解压力,更好地实现产业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罗松认为。
多通道降低5G基站成本
今年最大的政策红利之一,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将工商业电价下调5%的政策延长至今年年底”。以年末80万个5G基站计算,仅5G基站电费一年就可减少218.4亿元。
国家和地方降低电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降低5G基站用电成本需要多方合力。例如,在降低5G基站能耗方面,5G设备制造商、建设商和运营商必须通过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多种手段优化能源管理,进一步降低5G基站能耗水平。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5G发展的关键之年。5G基站建设关键期不会掉链子,需要政府、通信运营商、电网公司等多方共同努力,降低5G基站建设和运营成本,加快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