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覆盖了未来产业的五大核心(组图)
2022-12-31
01.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先后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动产业数字化技术发展,5G技术已两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5G技术标准、试验测试、创新应用等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国成为5G技术、标准、行业领先者。 和领先的应用国家之一。 “加快5G商用步伐”是国家着眼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5G技术涵盖了未来产业的五个核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机器人、VR/AR(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 它将彻底颠覆传统商业模式、沟通方式乃至全球经济格局。
02 5G智慧园区应运而生
工业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园区的重要使命。 如今,在工业数字化背景下,物联网、地理信息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无人驾驶、物流追踪、远程管理等应用场景需求不断增长,智能化公园应运而生。
03【中国创新科技云谷】
5G物联网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中创高科云谷】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基础物业服务和配套商业服务为基础,打造涵盖公共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的六大产业服务板块。 园区企业提供园区运营服务。
在园区管理方面,【中创高科云谷】以5G为数字化的切入点,运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利用5G物联网物联网智慧园区管理系统赋能园区安全、环保、服务等各个环节,打造管理数字化、应急主动响应、装备智能化、服务精准化的新型智慧园区。
原理图,示意图
停车管理
5G高清摄像头车牌识别,车辆识别实现无感入园,一键导航至预留空车位; 出园时,5G综合室内定位技术实现逆向寻车、人行道停车违章停车检测、一车占多车、越线停车等实时智能预警。
人员管理
在园区重点出入口设置人脸识别设备,对进出库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认证,支持员工刷脸、访客身份比对、考勤保障,人员身份识别高效准确; 实时定位园区内值班人员,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园区监管效率。
设备管理
装备部件数字化编码识别系统,物联网传感装备全方位立体部署,一对一还原装备位置,状态信息与智能感知联防联动监控,快速定位设备故障点; 并智能分析设备使用情况和使用情况,科学运维。
资产管理
基于5G网络,为园区资产配置RFID、蓝牙等物联网监控手段,将资产管理呈现为系统,实现一键式点位集成、资产查询、资产轨迹追踪. 此外,系统可智能分析锁定资产消费趋势,辅助资产分类管控。
能效管理
5G+未来园区综合管理系统对园区供热、给排水、能源消耗等子系统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园区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业能耗管理系统平台介绍,助力园区节能减排。
空间管理
智能分析园区电梯使用率和会议室占用率,合理利用楼面空间,营造绿色健康的园区环境。
环境管理
5G AI智能垃圾桶利用5G网络低时延、高带宽的特点,在交互和上传过程中及时反馈垃圾自主分类,并对园区内垃圾溢出进行预警提醒,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园区环境。
楼宇设施管理
为了更好地为内部人员提供服务,【中创·高科云谷】智慧园区还需要对楼宇设施进行智能化管理,例如对园区内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 这样,智慧园区不仅可以实现可视化管理,还可以对园区内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如果智慧园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及时上报。
在工业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度应用。 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智慧园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创高科云谷】依托5G物联网智慧园区管理系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打造高可靠、高满意度、高效、便捷、安全的园区为用户打造智慧园区,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感知,共同推动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中创高科云谷】
约500-5000㎡花园式总部产业园高科技核心建设区
B区、C区盛大开园招商
项目地址: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崇业路与朝阳街道交叉口北200米
项目电话:分机。 135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每天消耗能源120亿元,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尤其是工业企业、高校、医院、商场等大型企业和公共设施。 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造成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的浪费。 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专注于物联网接入通信设备和物联网接入服务平台研究的湖南方信科技有限公司,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将物联网技术与国家能源相结合节能减排政策,创新开发网络化综合能效管理系统,创新大型机组能耗,实现管理从人工到自动化,从智能到智能的跨越式发展。
物联网能效综合管理系统主要由集中器、采集器、传感仪表等设备组成。 构成覆盖面广、穿透力强、安装灵活、保密性高的物联网基础网络。 集中器发送网络信标建立管理网络节点信息,通过采集器收集信息流形成双向信息传输,然后传感器设备将数据传输到公共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系统根据国内用户的应用特点,将技术管控、节能与管理行为节能相结合,通过一体化实时监控管理,创新数据服务+数据交易的业务模式,将管理与智能控制完美结合,创造性地解决能源问题在线监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技术难点。
湖南信息学院是一所占地1000多亩的高等学府,师生约12000人。 平均每月用水量约4000吨,用电量约60万度。 采用物联网综合能效管理系统后智慧能耗管理系统,监测采集园区自来水设备每日海量能耗数据,结合科学的多参数动态路径规划策略,水费可节省 10%-20%。 同时,系统可以远程启停校园内空调设备的用电,控制时间段,控制温度,控制舒适度。 通过耗电量分析、耗电量统计分析、环链报表分析,发现问题,提供后台决策。 为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每年可为学院节省20%-40%的电费。 节能增效显着,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物联网综合能效管理系统海量能耗数据无线采集、能源数据智能分析、关键用能设备智能控制、客户可视化、成本化管理,充分挖掘用户潜力以节省能源和金钱。 进行创新变革,为后续增值业务的快速拓展奠定基础,开创互联化、移动化、云化的能源管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