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去产能唐山以期蓝天保卫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01-16
新华社石家庄5月24日电 凤舞新时代——河北唐山打破“一钢独霸”困局 加速“绿色转身”
新华社记者 王洪峰 高波
河北唐山,凤凰涅槃之城。 在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下,这座工业城市正在艰难地转身,经历着又一次难忘的浴火重生……
近年来,唐山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破解“一钢独霸”“雾霾围城”的困境,采取去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等有力措施,努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去产能意愿空前
唐山因煤而兴,因钢而兴。 钢铁和煤炭在唐山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唐山的经济发展。
“坚定不移去产能,是唐山实现经济转型绕不开的坎,必须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王浩强调。
去产能难,唐山去产能更难。 近两年,唐山去产能工作由往年消化停产、半停产设备转变为消化正常生产设备,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改革有阵痛,不改革是长痛。 为此,唐山在去产能工作中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六项标准,科学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鼓励企业采取有偿、有偿等方式。产能交易迫使他们遵守法律法规。 过剩产能退出市场。
“拆掉自己经营多年的生产线,无异于割肉割心。” 迁安市一家民营钢厂负责人坦言,但如果不拆除,整个企业可能活不下去。
唐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产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现在,唐山企业的认识更加清晰,主动性更强。 很多企业已经从“我要走”变成了“我要走”。
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底,唐山共计化解钢铁产能7022万吨,超额完成河北省下达的五年化解任务。 对参与去产能的3.4万名员工,唐山通过内部调动和公益岗位等方式进行了妥善安置。
治霾决心空前
近年来,唐山治污力度空前,成效显着。 2017年,唐山市PM2.5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2.6%,超额完成国务院“大气十大措施”到2017年下降33%的目标。
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后,是唐山持续保持环境保护高压态势,把环境治理作为民生工程,持续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全局唐山石油公司能耗管理系统,事关人民福祉。 这是一场唐山必须打赢的战争。
2018年,唐山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土污染防治、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四大方面明确了100项具体任务,明确了时间每项限额和责任部门。
唐山市环保局副局长张建业表示,环保督察组将每月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检查。 做检查说明。
责任压力层层传递,唐山不少干部觉得,现在环保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过去对全年环保工作的调研很少,但现在县乡党委、政府每月至少调研一次环保工作。”
唐山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形成强大震慑力。 今年以来,唐山市环保系统共检查企业1.13万家,立案511件。 公安机关共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25起,拘留27人,批准逮捕2人,移送起诉32人。
以前所未有的理念推动发展
唐山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正在迎来可喜的变化。 2017年,唐山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0亿元,达到7106.1亿元,同比增长6.5%,连续多年位居河北省首位。
传统产业迎来转型新机遇。 唐钢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2017年,唐钢工业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升至21.5%。
“河钢唐钢的高强汽车板、首钢迁钢的取向硅钢,都是钢铁企业去产能后为延伸产业链而开发的新产品。 “ 唐山市发改委产业处处长张海林介绍,“以取向硅钢为例,一吨利的市场价格在5000元左右,是普通钢的5倍多。”
唐山市市长丁秀峰表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唐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增加值增长13%,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高铁装备和特种机器人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产业基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唐山港集团与天津港集团的合作,为唐山港口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今年4月,一艘满载34辆平行进口汽车的货轮从天津港出发,抵达唐山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码头,标志着两地首条外贸集装箱班轮正式运营。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已经走过五年。 作为首都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指引下,北京现代率先扛起京津冀产业协同大旗。 2015年,乘着政策之风,北京现代在河北沧州建设了北京现代第四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沧州工厂是北京现代在京郊投资的首家集绿色、品质、智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工厂。 河北省引进了河北省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以来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制造业项目。
如今,发达的沧州工厂不仅使汽车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也为沧州的经济振兴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高效智能设施
作为拥有世界一流生产、检测和实验设备的工厂,沧州工厂量产的新车和发动机已达到国际出口标准。 在质量管理方面,通过质量完成体系实现质量全过程控制,引进世界一流的检测和实验设备,确保质量零缺陷。 而正是在产品质量的保证下,很多旗舰车型也是在沧州工厂生产的。 目前主要生产悦纳、悦纳五门版、全新一代ix35车型。
其中,悦纳是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投产的首款车型。 业内率先搭载智能手环钥匙,可通过手环实现车门解锁、发动机启停、后备箱智能开启等功能,还可以实现计步。 、心率监测等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对车辆智能互联的需求。 全新一代ix35是北京现代本土化2.0战略下的首款SUV产品。 它还加入了很多智能配置,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人车交互体验。 2018年全新一代ix35累计销量达到13.4万辆,占北京现代全年销量的17.2%。 今年1月,全新一代ix35单月销量达到2.24万辆。
北京现代选择沧州作为工厂选址,可以更好地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通过更新、更高效的新工厂提升产品品质,促进整体销量的增长。 “沧州工厂今年的生产计划是21.4万辆,在90万辆中占了很大比重。除了沧州工厂,北京现代还拥有北京3家工厂和重庆工厂。
据悉,为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在沧州开发区的帮助下,将在沧州工厂北侧引入铁路。 未来整车销售和零部件运输均可通过铁路顺利完成。 2018年,北京现代沧州发动机厂完成了5000台发动机出口,实现了发动机零部件自供向出口转销的突破。 2019年3月出口海外1800台发动机。 此外,全新一代ix35今年也将出口到南美国家。
工厂建设水平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正是因为产品的高品质,北京现代也取得了强劲的业绩。 今年1月,北京现代迎来开门红。 全系产品终端销量达11万台,同比增长47%,创下2017年以来单月销量最好成绩。
助力沧州经济发展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是河北省引进的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制造项目。” 沧州经济开发区常务副区长韩光普介绍,仅用了18.5个月就实现了量产,厂区建设及配套设施总投资达到120亿元。 据悉,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全面投产后产值可达360亿元; 目前,开发区零部件企业产值已超过200亿元。 汽车产能将达到120万辆,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加上汽车零部件等配套产业的投资和产出,总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 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 也就是说,汽车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沧州市的第一主导产业。
沧州工厂自三年前投产以来,产销规模和纳税规模实现了三级跃升。 2016年至2018年,沧州工厂年产销量分别为4.15万辆、9.8万辆、17.4万辆; 同期纳税分别为1.4亿、2.7亿、8.3亿。 2017-2018年,沧州汽车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和44.5%。 从数据来看,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不仅在产销两方面为北京现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沧州地方经济的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汽车产业链条长,汽车上、中、下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一般情况下,车企向供应商提供技术转移和支持,整车厂的建成势必带动周边汽车中下游产业的发展。 “粗略统计,一辆汽车大约有2万个零部件,整车配套企业有1000多家沧州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其中一、二线配套企业有数百家,这个市场相当大。” 韩光普说,沧州开发区以整车制造为龙头。 在加强与北京现代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对接的同时,向二、三级零部件生产延伸,并向其他汽车零部件延伸,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周边聚集了北汽海纳川、北汽戴摩斯、现代摩比斯、北汽汉逸、中都格维斯、瑞荣汽配、优信配件、嘉诚实业等20多家企业。 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及配套零部件企业总投资269.8亿元。
此外,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整车及配套零部件企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6000多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4万多个,带动了整车零部件物流、服务贸易、汽车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推动转型升级
“龙头北京现代的入驻,为特殊时期沧州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型切入点。” 韩光普说道。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采用国际先进的汽车制造装备和技术,通过建设绿色工厂、品质工厂、智能工厂的“三大基本战略”,打造世界领先的高品质、智能化、环境友好型工厂。
在规划设计方面,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注重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实现从生产到运输的绿色排放和绿色物流。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厂长韩桂生表示,沧州工厂从建设初期就制定了超低排放标准,依托北京总部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采用高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新材料、技术和装备,实现低能耗生产; 通过废气、废水、废弃物的绿色排放和循环利用,实现低排放。 “我们每月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废水、废气、噪声指标进行监测,实测值均低于标准值50%;每年启动环保专项资金,服务环保工作。
在智能制造方面,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效的管理体系,对人、财、物、自动化制造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以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 纵观整个生产体系,100%的冲压自动化、100%的车身焊接自动化、100%的涂装中上喷涂自动化、100%的总装车辆互换交叉柔性生产、100%的发动机加工自动化,成为沧州工厂对智能化的诠释。制造业。 精髓 据了解,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平均可以在51秒内完成一辆新车的组装。
事实上,北京现代的母公司现代汽车也在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 近日,现代汽车首席副会长郑宜善在2019年达沃斯论坛上首次以氢能理事会联席主席身份发言。 成为实体的唯一途径。 作为国际氢能理事会的共同牵头成员,现代汽车正在推进完成能源结构转型的工作。 2013年,现代发布了ix35 FCEV,这是全球首款搭载氢燃料电池的汽车。 这是全球首款量产的燃料电池汽车,其氢燃料电池总成荣获沃德2015年度十大发动机称号。 2018年,号称“终极环保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也开始量产。
与现代汽车一脉相承的北京现代在2016年提出新能源战略NEW计划,随后陆续布局HEV、EV、PHEV三种形态的新能源产品,带来更加节能、生态友好的选择。 未来,北京现代将聚焦高端化、大型化、智能化,通过智能+互联网和新能源两条路线加快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