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照明蜡烛需求量3天订单增10倍买家集中在东北
2023-01-25
“从26日开始,我们点亮蜡烛的订单量明显增加,有10倍的增长。用户基本都是(来自)东北三省,上海、北京等地区(用户)也开始去买。” 9月28日上午,浙江金华市一家蜡烛销售商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9月中旬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出现停电,蜡烛订单大幅上涨。 与蜡烛相关的企业有2000多家,全国排名第一的浙江多家蜡烛企业正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浙江本地蜡烛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变化,因为当地居民用电保持正常,停电的主要是工业企业。 停电并非“一刀切”。 记者获得的两份停电通知显示,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停电时间。
对于停电的原因,绍兴市停电负责人表示,一是浙江省目前缺电,外购电有所减少; 其次,从能源消耗的双重控制角度来看。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煤炭储量不够,导致煤价上涨。
部分蜡烛卖家3天订单量增加10倍,买家集中在东北
随着停电波及十多个省份,“从26日开始,我们点蜡烛的订单明显增加,有10倍的增长,用户基本都是(来自)东北三省。” 浙江金华一位销售蜡烛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另一位当地蜡烛销售公司的人士也表示,近期订单量有所增加,主要是往东北方向。
不过,线下卖家对此感受并不明显。 浙江绍兴一家蜡烛企业人士表示,近期订单量变化不大,他们没有关注停电。 另一位义乌和金华的蜡烛销售商表示,浙江本地蜡烛的需求没有明显变化,因为当地居民用电正常。
“现在要保民生(用电)。” 绍兴市限电负责人说。 浙江省发改委、省能源局9月27日发布的《关于启动有序用电计划的通知》也显示,要遏制不合理用电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等重要用户生活。生计、学校、医院和疗养院。 用电、重点单位、重点企业生活、生产用电。
目前主要是工业企业限电,企业可以选择停电时间
目前浙江停电的主要是工业企业。
记者获得的两份企业限电通知显示,按照能源消费“双控”要求,9月至年底将有序控制电能。 其中一家数码纺织科技公司属于“C类”。 公司在9月27日签署的通知中选择了“开6停4”的限电措施,同时可以选择10月至12月的停电时间。 大多数公司选择隔天停一次,有时2-3天停一次。 另一家包装企业属于“欠调”范畴,选择了“开4停6”的限电措施,目前尚未选定10-12月的具体停电时间。
“C类”是指能耗等级。 记者26日获得的绍兴某街道有序限电方案显示,企业限电分为8停2、7停3、6停4、4停6,原则上按照2019年工业企业亩 取决于亩产效益考核结果,其中C级企业亩产效益“开6停4”。 同样“开6停4”的当地一家小型印刷企业负责人说,每月的电费约为“1800元”。
“分支功率降低意味着没有一刀切的方法。” 绍兴限电负责人28日告诉记者,限电方案的设计是基于企业能耗、社会贡献等综合考虑。
并不是说近期会出现电力短缺的情况。 此前已有对策,未来工业用电峰谷电价差将扩大
对于限电原因,上述通知称,为有效应对近期浙江省来电减少、发电用煤、天然气资源紧张等问题。 “一是因为我们目前缺电,外购电减少了;二是从能源消费双控角度来看。” 上述负责人表示,浙江省也有发电厂,但仍以外购电为主。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煤炭储量不够,导致煤价上涨。
进一步询问时,上述限电工作负责人表示,他们需要找省内单位,工作由省统一部署浙江能耗管理系统厂家排名,对外口径也由省提供。 绍兴电力系统负责人也表示,能源消耗双控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采访需要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 记者9月28日下午致函浙江省发改委,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电力供应的紧张平衡并不新鲜。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底,浙江等南方省份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对电力稳定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2020年浙江省供需平衡表现为“电力平衡基本无盈余”。 今年一季度,在“就地过年”的带动下,春节期间部分工厂仍在开工。 此外,今年一季度浙江平均气温高于上年。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4.8%。
对此,4月,浙江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用电平衡方案的通知》,称由于电力需求刚性增长,电力需求增长严重。近年来全省电力供应紧张,2021年浙江电力平衡将进一步收紧。 预计2021年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51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全社会最高负荷约9800万千瓦,同比增长5.7%。
方案提出,要全力以赴保障2021年电力供应,包括科学优化电力调度运行,进一步挖掘全省近6400万千瓦统一调度装机和2600万千瓦地方电厂保供潜力。 ; 积极增加外接电源; 有效增加天然气机组发电量,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作用。
事实上,浙江省发改委已于9月9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要求自10月15日起,工业电价大户(不含电气化铁路)国家有特殊规定的)牵引电等)实行新的分时电价政策。 通知显示,大工业高峰电价每千瓦时上调5.6分钱,高峰电价每千瓦时6分钱,低峰电价每千瓦时降低6.38分钱。 -小时。 此外,高峰持续时间从2小时增加到4小时,夏季7、8月和冬季1、12月增加到6小时。
这意味着,未来工业用电峰谷电价差将扩大,可能会鼓励低峰用电,有利于缓解电网压力,有利于稳定用电供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伟淼 纪哲 赵方圆 编辑 岳彩洲 校对Lucy
疫情放开后,布洛芬、连花清瘟等药品已售罄,不仅在中国,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地也有销售。 由于北美RSV、流感和新冠的三重流行,儿童退烧药已连续数月供不应求。
据悉,中国是布洛芬生产大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 中国目前每天消耗4亿粒布洛芬片。 一家工厂生产400吨原料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将这400吨原料药卖给制药公司。 预计年产布洛芬片约4亿片。
根据 ARUP 和 2010 年的报告,全球医疗行业占所有碳排放量的 4.4%。 这些碳排放来自于医疗行业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例如,医疗行业的制造过程、企业运营所需电能的生产和供应; 与医院运营相关的活动产生的排放,包括各种原材料、能源、农产品、化学品、药品、医疗设备、办公用品、运输等; 医院和医疗企业在新建和改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资源等。
那么药企的碳排放量是多少? 它会产生多少碳足迹?
1 药企不环保,比汽车还污染
全球制药企业排放总量约为5.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汽车行业当年产生的4.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据计算,医药市场比汽车行业小28%,但污染却高13%。
英国约克大学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称,对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条河流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河流中检测到的活性药物成分达到“潜在毒性”水平。” .
为什么药品碳足迹大?以布洛芬为例
制药公司制药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碳足迹。 目前,小分子原料药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从石油化石燃料中提取的化学物质。 其原料和溶剂的化学合成过程涉及许多能源密集型步骤。 使用的生产步骤和原材料越多,其碳足迹就越大。
以布洛芬为例,它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药物,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清单,每年使用数百亿片。 现在世界上有中国、印度和美国3个国家生产。 布洛芬是根据四种不同的化学工艺生产的,这些工艺对不同的制造商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 这四种生产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生产步骤的数量,以及过程质量强度(PMI)和生产所需的总能量。 过程质量强度表示生产 1 千克布洛芬所需的原材料重量。 一般而言,PMI 越高,碳足迹越高。 目前,布洛芬生产的 PMI 从 2 到 7 不等,这解释了碳足迹的巨大差异。
根据欧洲议会2020年药品短缺报告,60-80%的活性药物成分(API)产自印度或中国,这意味着全球制药企业的原材料和分销阶段需要长途跋涉、跨越不同的国家。 气候。 因此,这也会导致长途运输过程中的碳足迹。 尤其是药品流通阶段的碳足迹。 由于某些药品对温度敏感,例如胰岛素或某些类型的疫苗,因此通常需要冷链运输。 冷藏卡车需要运输制冷装置 (TRU) 来驱动冷却系统,以将产品保持在受控温度。
因此,无论是医药制造业还是医疗服务体系,都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努力实现碳中和。
华德智能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助力药企节能减碳
2021年,华德智慧与金药医药签约“构建信息智能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项目能源系统平台”。 华德智慧为金药制药生产线搭建高可用、稳定、可扩展的能源监控系统平台——实时采集水表、电表、蒸汽表、天然气表、循环水表、压缩空气表等数据实现能耗数据7*24h在线监测。 华德智慧为金药制药打造的能源系统平台满足以下要求:
1、能源管理系统投入生产管理 2、能耗数据精准管控 3、能耗精准预测 4、完成企业端能耗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并接入市政平台。
通过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分析每种试剂的能源消耗成本,同时可以通过湿度图找到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最佳运行状态,以节省给定的能源消耗。 华德智慧为金药制药搭建的能源系统管理平台济源制药厂能耗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金药制药对能源精准监控、生产过程节能减碳的需求。 未来,华德智能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将推动更多药企更绿色的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