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秦淮区政府充分利用组织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
2023-02-02
南京市秦淮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国家机关事务局在全国29个县(区)开展的试点项目之一。 2019年,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求,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秦淮区政府广泛调研、深入论证。 基于政策和创新思维,采取“规模匹配、集中包装、统一招标、统一签约”的合同能源。 新的管理模式有效落实了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合同能源管理集中统一组织的要求。
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事业单位节能改造
对于公共机构,希望体积小、节能程度低的建筑能够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降耗。 对于节能服务企业,他们希望参与到体积大、节能率高的建筑节能改造中,这就造成了公共机构与节能服务企业之间的需求矛盾。 南京市政务管理局和秦淮区政府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试验区集中统一组织的契机,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用集中统一解决好这一矛盾问题.
秦淮区集中统一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包括6个事业单位:区政府两栋办公楼(太平南路69号、秦虹路1号)、木墟园街112号社区服务中心、综合管理中心,区人民法院、芝麻营健康服务中心,总改造面积近12万平方米。 其中,区政府太平南路办公区面积最大,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最小的是区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 节能改造单体最多的是区政府太平南路办公区,共改造7处,改造最少的是综合管理中心和芝麻营健康服务中心漯河企业能耗管理系统招标,均为单体-项目装修。 从节能效果看,节能最高的是区政府太平南路办公区,每年约70.25万千瓦时,社区服务中心节能相对较低,每年约72,600千瓦时; 最低的是综合治疗中心,大约7%。
秦淮区政府对这6家事业单位集中打包,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统一能耗评估,制定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改方案,统一招标签约,统一核查综合能耗——储蓄率。 其中,在招标和合同签订过程中,区政府统一聘请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编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招标文本,统一招标。 参与投标的企业不能就区政府的某个办公区域单独投标,需要整体投标,还应承诺综合节能率。 经过统一招标,节能服务企业最终采用节能收益共享模式,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根据6家公共机构和项目主体能源消费费用支付渠道,统一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此次在秦淮区开展的项目,区政府三区与中标节能服务公司签约,区法院与中标节能服务公司签约,芝麻营健康服务中心与中标节能服务公司签订合同。 合同。
6家公共机构改造内容共涉及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热水系统、食堂风机、数据机房、智能机电运维平台、生活用水系统等7大类。 改造后部分实景以太平南路区政府办公大楼为例:
运维管理平台
大楼重新建立智能机电运维管理平台,并与原有能耗监管系统对接,实现空调系统、智能照明系统、能耗监控系统的集中管理,实现机电运维管理,提升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大楼增设空气源热泵机组,取代原有电热水器作为洗浴、厨房的热源。
水泵变频电源柜外观
PLC智能控制柜内部图
构建楼宇冷热泵机组、水泵、末端风板智能群控系统,实现根据负荷需求动态调整的优化控制。
秦淮区累计引进社会资金约500万元,用于秦淮区组织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采取各项节能措施后,能源消耗将显着降低。 经测算,试点项目总节能量约151.17万千瓦时/年,折合标准煤483.7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88.4吨。
深挖潜力,创新模式,实施节能降耗改革
由于部分公共事业单位建筑工期长、设备老化严重,改造需要更换空调主机和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投资较大,节能程度较低。 节能服务企业回收成本时间长,无法通过能源合同管理获得合理的节能收益。 为全面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南京市从实际出发,转变观念,创新做法,形成了“工程+合同能源管理”的新模式。 秦淮区首先利用财政资金对部分老旧设备(空调、电梯、节水器具、能源监控系统等)进行了改造。 在此基础上,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对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系统智能控制、热水系统智能控制、能源管理系统等进行全面改造,不仅保证了公共机构的节能降耗,也保证了节能服务企业的合理用能。 节能收益。
南京市坚持将能源审计作为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秦淮区正是通过能源审计,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分析,确定一起打包的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中,邀请第三方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掌握项目用能系统设备及用能管理情况,基于近几年的用能数据分析用能系统的现状。 诊断、找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各项目的节能潜力,评估能耗基准,为制定节能技改方案和确定分摊期限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为加快政府规制《四川省全国综合档案馆管理办法》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强全国综合档案馆建设和管理工作,省档案局在成都双流县档案馆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由省档案局局长胡金玉主持。 省法制办主任张玉田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档案局副局长张欣、周书生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省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立法前期工作情况。 与会代表纷纷讨论发言,就档案立法工作和草案起草工作提出了建议。 大家都认为,政府对档案管理的规定出台,是基层档案工作者期待已久的大事。 非常有必要,希望尽快制定出台。
张玉田同志在听取情况介绍并与与会人员座谈后说,近年来,全省档案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大局,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服务发展。 “三大体系”和“五位一体”功能建设成效显着。 绵竹、双流等一批档案馆涌现出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 全省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为全省“两个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还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影响和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当前,档案事业科学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档案馆的功能由传统的“收藏、管理、使用”转变为“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功能。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档案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的领域和对象也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和延伸。 但是,现行的档案工作法律法规普遍滞后。 而且,我省档案馆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差距,需要通过政府立法制定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和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全省档案工作,确保档案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张玉田同志指出,档案部门在总结全省档案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档案馆能耗管理系统的研究,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为政府规章的出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省法制办将继续支持省档案局做好立法前期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争取早日出台这部政府规章。尽可能。 同时,希望档案部门在起草本办法的过程中,注意反映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档案管理的成功经验,把握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档案行业,兼顾法律法规、管理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其他各级各类档案馆的协调平衡,进一步开展研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立法规范严谨、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档案科学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胡金玉同志在总结讲话中首先感谢省法制办对档案法制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她指出,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加快档案立法进程,既是档案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有必要对有效的制度文件进行定稿和合法化,进一步探索档案行业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立法,不仅可以及时填补我省地方档案法规的空白,进一步完善我省档案法律体系,还可以有效解决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矛盾和困难,推进国家档案工作。 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和管理工作,将提升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服务能力。 她要求省档案局有关部门按照张玉田局长的要求,积极争取省法制办的支持和指导,认真听取各方对出台这一管理办法的意愿和声音,积极采纳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论证,深入研究,加快推进,进一步修订完善管理办法草案,做好前期工作,推动本规章顺利出台。
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市档案局负责人40余人,省公安厅、省审计厅档案工作负责人,公共管理学院负责人四川大学、省法制办、省档案局有关部门参加会议。
会前,胡金玉同志还陪同张玉田考察了绵竹市、双流县档案馆管理和服务工作,参观了档案展馆、档案库房、数字化处理现场,并与基层档案工作者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