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能源云碳工业碳平台场景应用正式上线(图)
2023-02-06
8月10日浙江传统能耗管理系统,基于国网新能源云的浙江省工业碳平台场景应用正式启动,具备在全省推广应用的条件。 工业碳平台与国网新能源云、绿色金融服务、数字经济与信息等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覆盖浙江省42226家管控企业,为5150家政府用户提供工业碳效率智能对标数据服务,助力工业生产节能减排,提高用户能效。
6月4日,国网新能源云碳中和创新实践基地在湖州成立,发布了“碳效码”、“碳益易”、“碳益贷”三个应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统计局联合确定湖州为全省工业碳平台建设试点,发展工业碳平台宣传价值。
据介绍,工业碳平台分为省市两级,包括“碳监测”、“碳对标”、“碳中和”和“碳应用”四大核心模块。 以改革为抓手,以解决碳效率“测、评、用、治”为导向,运用数字技术和思维,全面推进碳金融、碳技术改造等多场景应用,构建工业碳效率智能对标( code)体系,探索实现工业领域可复制、可推广、可看得见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据介绍,“碳监测”模块接入煤、油、气、热、电等数据,分地、市、县、行业进行碳排放监测,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量化参考。为企业明确定位和节能减排。 减碳提供精准指引; “ ”模块应用行业碳效率智能对标(碳效率代码)系统进行水平和效率对标,展示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碳效率水平和行业的碳效率水平; “ ”模块通过推广绿色电力交易的理念、价格、优势和意义,帮助提高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的意识,探索绿色电力的零碳价值; “碳应用”模块涵盖碳效评价结果和绿化改造、“亩产英雄”、绿色工厂星级管理评价、绿色金融服务等,为企业提供可信的碳信用,降低融资成本,可增加提高企业实施节能减碳技术改造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主动提高能源效率和碳效率。
随着工业碳平台的上线,政府端可实现“一屏管控”,企业端可使用企业代码对标“一键评价”,实现政企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促进企业节能减碳和全社会能源效率水平提高。
依托产业碳平台,国网浙电将联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推进碳效率数据与碳汇相结合等碳市场活动,打造浙江省碳数据交易市场省。
活动推荐
“碳交易员”培训实行全程指导和监督。 完成培训并考核合格后,颁发碳交易员培训证书,可在教育培训网站查询。 此外,完成培训的学员还将获得由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北极星电力网联合颁发的《碳管理结业证书》。
课程时间:2021年8月25-28日
培训方式:线上直播课堂
培训费用:2800元/人(含培训费、电子教材、证书费)。
12月25日上午,唐山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据介绍,唐山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由唐山市人民政府牵头,唐山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唐山银保监局监管作为配套管理部门,授权唐山纵横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唐山银行出资参与,并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负责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维护。 主要包括金融服务平台和金融数据平台两个组成部分。 ①金融服务平台:包括信息发布查询、在线申请受理、“企业画像”及数据模型、金融撮合等版块。 平台成就; 设立政策指引、金融产品、新闻中心等板块。 ②金融数据平台:包括政务数据和第三方机构拥有的数据资源。 通过数据处理和建模,对企业进行信息验证和基础打分,输出数据、打分、模型等给金融机构唐山集团公司能耗管理系统,作为审核贷款额度和利率的依据。
唐山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构建政银企业务共建、数据共享、互利共赢的智能开放系统平台。 平台的建立充分发挥了政府组织的优势,同步采用“互联网+政务+金融+大数据风控”模式和“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模式,整合多方资源,破解信息孤岛,搭建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等多方沟通的桥梁,有效解决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虚假信息、信用不足、信任不足等问题。过去,让企业的需求和金融供给可以“无缝对接”。
据介绍,该平台自今年11月25日试运营以来,一个月内已有900多家企业入驻,融资金额达6.7亿元。 (烟都融传媒记者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