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助力碳中和发展目标
2023-02-16
制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所占比例也比较大。 因此,要全面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节约能源,就必须准确获取能源消耗明细。 针对工厂占地面积大、耗能时间长、耗能设备多等特点,旨在解决能耗计量不全、管理不到位、能耗高等问题。 建立覆盖面广、功能完备的能源管理体系十分重要。
能源监测
对于问题:
1、无法准确把握用电量和能耗,存在一定误差,数据时效性差;
2、节能减排压力大,但工厂的节能指标无法量化,也无法定制科学的节能方案;
3、无法掌握设备能源利用率,无法监控电能质量,不足以计算工厂运营成本;
4、减排量靠人力经验调整,节能指标也靠经验,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工业物联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利用大量工业物联网传感设备,采集、存储、统计、分析等多层次应用,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动态控制,形成实时数据,汇总分析统计各类能源消耗数据,发现和管理节能,改造节能空间,强化能源消耗管理手段,助力碳中和发展目标。
能耗监控平台
可适用于监督管理部门、工厂生产管理部门、计量管理部门等部门进行日统计、周统计、月统计、年度统计报表数据,节省人工抄表的人工成本,采集能耗实时获取电、水、气等数据,形成能源消耗模型,逐步优化水、电等能源消耗,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电脑接口
特征:
◆自动监控
根据工厂应用需求,以年、月、日、时、分等时间单位为节点,自动获取能耗数据,主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用水量等,24小时自动监控,监控频率最高可达一分钟一次,监控频率可调;
◆定制报告
根据工厂生产车间实际布局,支持云平台自定义报表格式,自动汇总整理各类能耗数据,以数据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呈现,能耗比例一目了然;
历史图表
◆能耗分析
结合工厂设定的区域,可自行统计各区域、各车间的用电量,通过同比、环比分析,准确分析能耗;
◆节能降耗
云平台自动存储各种能源消耗数据,形成能源消耗模型,自动调整电、气、水设施的管控。 对于大型设备,可采取降低功率、应用变压器等措施,在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实现阵列消耗的节能;
报警方式
◆智能预警
支持设置能耗数据监控告警阈值。 一旦出现数据异常,系统将自动发送告警信息,并以现场声光、云平台消息等形式提醒工作人员介入排查;
◆多平台观看
支持通过/IOS移动端、电脑端及第三方LED监控大屏等终端查看能耗明细,清晰看到集团整体能耗;
智能工厂
◆功能扩展
该系统基于工业物联网集中能耗管理系统,支持与其他物联网系统联动。 消费数据,导入生产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工厂;
近期,围绕加快新兴技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关部门正聚焦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双碳”实施方案,推进新一代信息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赋能绿色制造。 同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出台相关举措,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财政奖补、财政信贷支持力度。
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企业也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产业低碳转型。
稳步前行 央企积极凝聚数字化绿色转型力量
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相关企业也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工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将达到77.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6%。
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建设,中国中铁先后开展了信息集成工程、数字智能升级工程和“双碳”专项行动部署。 依托国家推进大数据发展重大专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中铁一局自主研发了盾构集群远程监控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慧建设 综合管理平台、BIM+综合应用平台等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助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建设。
扎根实践土壤,中铁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化应用,成功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绿色施工技术示范项目住建部智慧建设优秀服务案例、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行业互联网平台优秀案例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推荐的企业案例有效发挥了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中铁集团从绿色施工、节能减碳、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推进节能减排协同治理,确保水平企业绿色发展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达到碳中和”和其他目标。
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通过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电网业务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技术对业务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南方电网提出建设数字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引领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同时,《南方电网公司碳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 《方案》以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为重点,实施支持能源生产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促进能源消纳节能减碳增效行动、电网改造升级行动、抽水蓄能与新能源储能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行动 行动、体制机制创新行动、国际合作深化行动、企业引领行动等“八大行动”共29项重点举措。 到2030年,南方五省和港澳地区能源电力行业和企业碳排放率先达峰,服务支撑为南方五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 42% 的一次能源消耗; 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65%,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61%; 电力占最终能源消费的38%以上。
提质增效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绿色制造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稳妥有序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包括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出台绿色低碳升级转型指导目录,引导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低碳升级转型,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流程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国网温州市洞头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周扬讲述了如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绿色制造。 今年以来,国网温州市洞头区供电公司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洁低碳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是全年重点工作2022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积极为光伏客户开通“绿色通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申报安装和并网流程,实施“零门槛”服务,助力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同时,通过实施技术和管理专业能源解决方案,采用能源成本托管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提高洞头区行政服务中心能源综合利用水平,综合能耗逐步减少,政府部门将是节能减排的好帮手。 帮助事业单位在“双碳”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为推动“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 《新能源储能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在新能源储能发展中,坚持“示范先行”原则,避免“一刀切”规模化,积极开展试点科技创新示范,市场体系和政策机制健全。 以示范应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完善储能上下游产业链温州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支持储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海信视讯在推动绿色制造、两化融合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到2021年底,通过多总线无缝连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CCD工业视觉、在线检测技术、VA/VR等,建立了以ERP、MES、PLM、SRM等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技术、5G网络应用、核心技术与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人机交互、机机交互、机物交互,实现了向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时,海信视讯注重绿色制造技术的推广,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的开发,绿色产品的生产。 通过覆盖产品从策划、设计、检测、生产、交付全过程的信息化系统,建立产品历史数据库、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追溯体系,为实现绿色环保提供全方位支持。发展。
为呼吁各部委和地方进一步加大企业数字化、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海信视讯相关负责人通过本次采访提出两点建议。 一方面,希望政府在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特别是一些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项目; 对不同能源类型、不同降耗路径和工厂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和支持,为企业定制最优解决方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将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创新和数字化。 转型。 相关政策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 届时,深化生产制造过程数字化应用,赋能绿色制造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