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转型作用凸显赋能绿色转型凸显-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转型作用凸显赋能绿色转型凸显

2023-02-25

在“双碳”目标下,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凸显。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5G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改变整个能源生产、运行、传输的模式。通过数字赋能,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绿色环保。”可以推动低碳能源转型。 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在中新社与能源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科学论坛“能源中国”论坛上表示。

面对“碳中和”的大考,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用电比重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但考虑到清洁能源和电能替代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通过数字技术提升能源效率仍然是大多数行业和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到2030年,各行业将受益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减少碳排放121亿吨,其中能源行业将超过18亿吨。 从发电行业来看,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16年至2040年,采用数字技术每年可降低发电成本800亿美元学校能耗管理系统,相当于发电总成本的5%。全球发电。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数字技术正在能源革命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能源行业转型,成为推动力量。” 刘文强表示,发电设备和新能源数字化赋能比重显着提升。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如清洁转型、用能环境多元化等,电力公司、电网公司纷纷推出数字化产品。

每年夏天,用电安全都是校园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 夏季,空调的耗电量给配电站等设备带来很大压力。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与厦门市电力公司合作制定学校空调控制管理策略。 通过上线国网空调伙伴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全校空调统一控制、能耗数据采集、监控和精准定位、按需用电、人力巡检成本。 降低绿色校园能耗管理效率40%。

数字化促进高耗能行业节能。 2010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高耗能行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

以攀钢集团为例,该集团通过引入阿里云工业大脑,对整个炼钢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帮助集团下属的西昌钢钒炼钢厂节省了25%的劳动力和成本。生产效率提高2.4倍。 生产1吨钢可节约钢铁原料1.28公斤,每年可节约炼钢成本17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化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的同时,ICT行业自身的能源消耗也在快速增长,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刘文强提醒,要密切关注ICT行业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 数据中心整个运行周期的能耗占成本的50%以上,5G基站的能耗约为4G基站的3倍。 有研究预测,到2025年,5G基站的总能耗将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2%左右。 与高耗能行业相比,信息系统可能没有钢铁等行业消耗的能源多,但信息系统、数据中心、芯片都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随着数据中心和数据的快速增长,该领域的能源消耗也迫切需要低碳转型。

“技术先进、绿色低碳成为新型数据中心的关键词,液冷技术大规模商用可降低热能消耗70%以上。低碳选址、清洁能源、液冷技术可以加速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技术的创新和迭代升级。” 阿里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总经理高山元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一辰)

中国网福建讯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也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高光时刻。 然而,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数量和建筑面积必然会以同样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这将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防治成效评价办法》,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实施。 在自然环境、国家政策和全民意识的共同监管和压力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无疑成为了长期的热门话题。

时代驱动,地产行业践行绿色建筑

2015年,住建部更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节地、节能、节水、材料节约、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空间利用,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居民和周围环境中的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在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一直被认为是最符合环保生产方式的未来建筑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标准更新后,碧桂园、恒大、融创等全国主要房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数量也开始快速增长。 2020年发布的“2020中国绿色地产企业20强”榜单中,万科、恒大、碧桂园绿色建筑面积位列前三。

在节能环保方面,各家房企也各有各的“小窍门”。 比如近年来,万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产业链; 恒大建立了绿色建筑研究基地; 施工技术; 朗诗积极推进既有项目的绿色建筑改造,“绿色”和“科技”的概念成为当下地产界的热门话题。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新后,绿色建筑数量及相关规模,以及相关技术专利也进入爆发式增长。 因为几家引领绿色建筑的龙头地产企业,在秉承为住户提供健康、舒适、适用、高效的居住环境的理念的同时,从科技入手,在环保方面不断为地产行业树立榜样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新后,这类房地产企业积累了大量知识,成为绿色建筑的领头羊。

房企绿色施​​工可有效减少城市垃圾

目前,建筑垃圾已成为制约城市垃圾管理的主要桎梏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加强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目前,得到建筑行业认可和支持的装配式建筑方式,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减少环境和材料损失。 装配式建筑,即由预制零部件直接在施工现场拼装而成的建筑,这种施工方式可减少现场约80%的建筑垃圾和60%的材料损耗,并可直接降低施工现场的噪声。施工现场受大值和粉尘等影响。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企业,碧桂园创新研发了高品质的建筑体系,不仅适用于装配式领域,还融合了高精度等多项“绿色技术”建筑模具和全现浇混凝土外墙。 起来。 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内外墙免抹灰,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大大改善了现场施工环境。 多元化、创新的“绿色科技”带来了建筑业生产方式的革新,而碧桂园早已走在了中国房地产建筑业绿色发展的前列。

房地产企业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对于企业而言,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房地产企业为社会发展应承担的责任之一。

近年来,碧桂园在建设项目中开始采取多种绿色环保措施。 碧桂园花仙府别墅项目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是国家4A级景区项目。 为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对开发项目施工现场环境的有效管理,项目投资0.75元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站从设备采购到后期安装,历时半年时间建成,确保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

同样,碧桂园广东总部思科智慧城市项目在绿色节能方面也令人印象深刻。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屋顶绿化、透水路面等海绵设施,像海绵一样吸收径流雨水。 在建筑节能方面,利用大温差降温,节省交通运输能耗; 通风空调系统热回收效率≥70%; 楼梯间采用延时感应开关控制方式,减少开灯时间; 多个建筑物的高度逐渐降低。 ,确保规划内的所有建筑和单元每天至少有2-3小时的日照时间吉林绿色建筑能耗管理系统,不仅减少了白天开灯的时间,降低能耗,节约用电,而且可以杀菌消毒,室内消毒。 真正做到了环保,大大提高了用户的生活体验。

位于漳浦县的碧桂园花仙府树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

如今,房地产行业正迎来行业变革。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认同,房地产企业自主探索提高环保效益、绿色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大。 各开发商将继续践行低碳经营。 在路上不断探索磨练,实现绿色建筑理念,就是实现未来城市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