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华龙亮相2012年湖南长沙科技成果交易会-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湖大华龙亮相2012年湖南长沙科技成果交易会

2023-02-26

低成本助力本土绿色智能建筑突围

沪大华龙亮相2012湖南长沙科技成果交易会。周杰摄

■郭相成与周杰

早上感应到窗外的阳光后,窗帘会自动拉开; 外出工作后,可随时监控家中安全情况; 天空下雨时,窗户会及时自动关闭; 电饭锅...

在近日举行的2012湖南长沙科技成果交易会上,湖南大学华龙电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大华龙)提供了智能楼宇领域的众多产品,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大量的游客。

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

在沪大华龙公司的展台上,一个名为“绿色智能建筑能效管理与远程实时控制平台”(以下简称绿色智能建筑平台)的软硬件设备系统整齐地展示着。 乍一看,参观者会认为这只是一家开发电气设备的公司。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演示下,记者了解了这套系统的详细功能:只需一个遥控器即可控制150米范围内家中所有设备,如开关灯、窗户、煤气、空调、窗帘等和电视上的温湿度计可以监测室内的温湿度; 当室内气体浓度超标等情况时,窗户会自动打开。用户还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家中的情况。

开发绿色智能建筑的沪大华龙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信息网络和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软硬件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在物联网IPv4/IPv6通信协议、无线射频通信技术、电力节能减排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此次“绿色智能楼宇”系统的研发由姚建刚牵头,湖大华龙创始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团队多年从事节能减排研究,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 “绿色智慧楼宇平台”由通信平台、实时监控系统和一系列硬件设备组成,可用于工厂、企业、写字楼、学校、社区和家庭的节能和智能监控。 其中,用于写字楼的称为“绿色智能建筑”,用于家庭的称为“绿色智能家居”。

姚建刚告诉记者,沪大华龙开发的绿色智能楼宇平台的特点是注重节能环保,加入了很多“绿色”元素。 首先,平台在管理系统中设置了分类负荷和节能方案管理。 同时,公司将针对客户需求,在建筑能效管理中嵌入太阳能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等节能设备,与供电网络形成自适应馈电网络。

姚建刚说:“这套系统注重节能环保的每一个细节湖南建筑能耗管理系统价格,就连智能遥控器都渗透了节能环保的理念,一次充电可以连续使用4000小时。”

沪大华龙“绿色智能家居”的特点是系统的完整性。 沪大华龙总经理张家奇告诉记者,市面上很多智能家居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只是引入了一些智能元素。 例如可视对讲、防盗报警、电表远程抄表等,并没有完全涵盖“绿色智能家居”概念的安防、家电、节能、环保、环境等方面。 沪大华龙“绿色智能家居”从软件系统到硬件设施均自主研发,集安防监控、防火防盗、环境监测等功能于一体。 尤其是在环境监测方面,平台嵌入了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无线雨量传感器等设备,及时为用户提供最准确的环境信息,让客户做出调整,享受最舒适的环境。环境。

货车是港区的重要污染源。

北仑港区海铁联运运营现场。

在近日举行的“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国际港口论坛上,外宾分享了绿色港口建设经验。 (吴杰 摄)

记者余勇军通讯员洪玉祥文/图

在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一场无声的绿色保卫战已经全面打响。

港区绿色照明、起重机能量回馈、龙门吊混合动力等一大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在宁波舟山港各港区得到推广应用,发展液化天然气卡车和船岸电快速推进。

2014年至2018年五年间,宁波舟山港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5%,万元吞吐量能耗下降23%,节约标准煤18.48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比如二氧化碳减排48万吨。

“宁波舟山港在绿色港口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绿色港口建设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宝贵财富。” 宁波舟山港集团副总经理项建刚说。

世界主要港口纷纷走上绿色之路

与绿色港口相比,绿色航运概念更受业界关注。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船舶在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等,以及产生的粉尘、化学品和废气,对全球海洋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到港口。 城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绿色港口的发展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绿色、低碳、节能的港口运营本身,二是要具备发展绿色航运的必要条件。”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尹明表示。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1次会议决议,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球排放控制区船舶必须使用硫含量低于0.1%的燃油。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关注并坚持环境保护的枢纽港之一。 去年11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务局宣布,从2020年起,禁止船舶在新加坡港区内排放船舶脱硫设备的洗涤水入海,要求配备混合式脱硫设备的船舶切换到闭环模式以鼓励船舶使用更清洁的燃油。

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新西兰奥克兰港等世界知名港口通过建设岸电系统、部署LNG加注服务等措施,积极应对到港船舶硫排放。 例如,去年7月,奥克兰港与航运公司合作,提高岸电利用率。 78%的靠港集装箱船熄火改用陆电,港口柴油颗粒物排放量减少80%以上。

除了船舶,港区环境污染的另一大来源是在港区集散货物的货车。 目前,全球各港区都在积极对港口货车的排放提出要求,从油耗水平到所用燃料标准,再到更换清洁能源汽车,通过“陆到港”缩短船舶等待时间。港区港口间“水”调运、铁路集疏运系统建设等措施减少港口污染。

在中国,打造智慧、绿色港口已成为行业共识。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会同七部门印发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 十大任务之一是提高港口码头和航运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随后,易继勇副局长在宁波举行的“2019中国航海日论坛”上表示,今年交通运输部将加快建设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重点的智慧港口,以岸电为抓手,力争减少船舶污染排放。

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争先恐后地提出建设智慧港口,各港口集装箱码头的相关改造建设也在提速。 例如,山东提出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口岸服务和监管深度融合。 到2022年,新建自动化泊位3-5个,主要港口实现船舶岸电供电。 能力。

让港口和城市更美

打造共享开放的港航生态圈

4月10日,宁波绿色港口主题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 据介绍,该项目包括绿色能源利用、绿色装备、节能技术、智慧港口、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七大类31个重点支持项目。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港,宁波舟山港发挥了绿色发展的组合作用。 一方面,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先后实施镇海港区、北仑港区搬迁改造工程,将原散货码头改造为杂货码头或集装箱码头码头,有效降低煤炭、矿石等散货作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广港口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促进工程建设节能发展。

据向建刚介绍,宁波舟山港已全面启动龙门吊“油改电”项目,实现宁波港区全覆盖,集团LNG运输车超过650辆。 2016年,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被中国港口协会授予首批“四星级绿色港口”称号,并入围“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成为唯一一家我国的集装箱码头公司在名单上。

宁波舟山港还携手“一带一路”沿线港口,打造共享开放的港航物流生态圈。 在去年和今年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上,宁波舟山港率先提出围绕绿色港口建设的宁波倡议。 “要把‘港口、人、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所有港口通航活动中,让海洋和空气更清洁,让港口和城市更美丽。” “愿景”,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建红如是说。

2019年以来,宁波舟山港在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月1日起,宁波舟山港将船舶岸电供电收费标准由2元/千瓦时降低至1.2元/千瓦时。 同时,加快集装箱进出口无纸化进程,力争全港大型集装箱干线船舶平均靠泊效率超过125个天然集装箱/小时,控制40万吨级作业时间采矿船舶作业时间控制在56小时以内,大型油轮作业时间控制在45小时以内。

4月底,宁波舟山港与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长荣等62家全球船公司实现数据信息交换。 这些数据涵盖香港的所有全球航线。 该口岸也因此成为全国首家实现集装箱进出口无纸化作业和物流节点可视化的口岸。

7月,宁波舟山港北三集事业部发布《朱世杰桥式起重机操作方法3.0》。 该版本增加了应对突发季风、雷雨、大风等特殊天气的安全操作要点,可帮助桥吊司机提高“单箱命中率”近7%,平均单机效率每小时增加了超过2.4个自然箱。

9月,全国首座海港铁路集装箱无轨站在宁波舟山港百泉港区综合保税区码头投入使用。 有了无轨站,铁路集装箱通过水路分批运至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码头,客户不再需要到90公里外的宁波铁路货场取还箱。

加快发展海铁联运替代传统公路运输。 前三季度,宁波舟山港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60.3万标箱,同比增长38.79%,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拥有16条海铁班列和多条组团线路,业务覆盖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9个地级市。

以“世界一流强港”为目标

迈向高效、绿色、低碳的港口

2018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三,货物吞吐量保持世界十连冠。 进入新时代,宁波舟山港有了新的目标,就是围绕“国际化、智能化、便利化、绿色化、精益化”高质量发展五大方向,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世界级强港的衡量指标包括吞吐量规模、经济贡献、营商环境、绿色智慧等,尤其是绿色智慧的权重会越来越高。宁波舟山港要加快向第五大港口转型。”代港。”殷铭说道。

迄今为止,全球港口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目前正在向第五代港口转型。

据介绍,第一代港口是指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是海运货物的中转、暂存和运送; 二代口岸增加了运输、装卸和工商服务场所等功能; 第三代港口是成为物流中心的港口,加强与所在城市和用户的联系; 第四代港口强调港航联盟和港口合作联盟的信息化和灵活性,以及​​处理大件货物; 第五代港口是指绿色港口或低碳港口,注重港口城市与港口小镇的结合,其主要特点是高效、绿色、低碳。

眼下,以鹿特丹港为代表的欧洲港口正围绕绿色、低碳、智能等关键词,运用科技手段降低港口生产作业的能源消耗,加快迈向第五次——生成端口。

2018年,荷兰鹿特丹港务局和IBM宣布,他们将启动一项多年数字化计划,在港口的码头墙、泵柱和道路上安装传感器,收集港区内的相关数据宁波港能耗管理系统,然后通过基于云端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确定船舶停靠、装卸的最佳时间,释放更多可用泊位。

德国汉堡驻华联络处副主任叶帆表示,2016年至2018年,汉堡港货物吞吐量持续上升,但进出港的卡车等车辆数量并未增加。 “我们的经验之一就是加快Smart Port(智慧港口)建设,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叶凡得意的说道。

从国内来看,上海港、青岛港等也在加紧建设智慧港口,同时率先启动5G网络布局。 例如,青岛港研发了机器视觉集装车防吊系统,仅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即可实现“瞬间”自动识别和处理。 全自动集装箱码头。

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港口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报告(港口篇)》,在绿色安全评价方面,黄骅港、连云港港、深圳港位列前三,而宁波舟山港未能进入前三名。 正方形。

“建设绿色港口,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使命。” 在日前举行的“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国际港口论坛上,向建刚表示,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治本之策。 宁波舟山港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智慧港口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港口。

浙沪共建小阳山北侧项目开工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动作频频

新闻1+1

近日,浙沪共建的小阳山北侧综合开发正式拉开序幕——先期工程AB区土地整备工程开工。

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项目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承接三角港航一体化江海联运服务的主要场所。 据浙江海港集团相关人士介绍,该项目自4月24日进入前期工作以来,已获得省政府批准并报自然资源部备案,路基加高全长79.8米,形成新用地面积101.29万平方米。 工期25个月,计划2021年11月竣工。

洋山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型深水人工港,也是我国第一个海上深水港,总投资超过700亿元。 自2002年起,分四期建设。 昨日开工的Ab区土地整备工程,既是小阳山北侧集装箱支线码头工程的现有工程,也是原小阳山围垦工程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 专家认为,小阳山北侧综合开发迈出实质性第一步,为下一步合作建设全球最大货运吞吐港和全球最大集装箱吞吐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7月,上海与浙江签署《关于深化推进小洋山合作开发的备忘录》和《关于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合作的协议》。 今年2月,浙江省海港集团与上海港集团签署协议,浙江省海港集团将以现金增资入股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港集团。 此后,在“三个统一”的原则下,合资后的盛东公司成为小阳山北侧唯一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实体。

(于永军 夏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