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发改委“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

2023-03-04

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园区循环转型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符合条件的园区省级以上(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产业园区)一律实施循环转型,特别强调各地要明确目标、主要任务和落实情况转型升级路径,坚决遏制园区不合理用能,促进产业园区建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园区响应和实施碳峰碳中和,意义深远。 首先,工业园区节能减排是实现碳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工业园区贡献了全国3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管理已成为园区运营商和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 二是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将提高园区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管理诉求。

工业互联网是双碳园区的重要加速器

园区碳峰的碳中和之路也面临诸多挑战。 园区作为业态和功能板块丰富的聚集地,多数园区信息化基础薄弱,园区软硬件、人员、设备、建筑等之间缺乏联动协调,碳排放和能源管理一体化系统,造成“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园区碳盘查和碳排放实时监测不完善,难以支撑碳排放的管控和分析,缺乏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园区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有待加强。

数字化是实现绿色大跃进的助推器,绿色化为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引领。 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推动两者共同进步的关键驱动力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园区实体物理世界、虚拟信息世界和园区人员,为园区管理碳排放检测、设备和设施、工厂和办公自动化的统一方式。

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建设的两个关键,一是打造双碳数据流闭环,促进园区设备、技术、材料等数据联动,以及园区外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物流、库存等数据交换和数据分析。 二是提升双碳数据价值,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碳与能源数据采集准确、核算真实、交互可信,实现双碳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公园。

工业综合能耗_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成都工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

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格创东智一直致力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的新模式,带动园区双——以科技创新构建碳闭环与发展双碳数据价值,加速制造企业和园区数字化、绿色化进程。

绿色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建议

一是搭建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深化园区绿化场景。 园区肩负着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使命。 通常设置生产区、办公区、生活消费区等丰富的功能区块,承载人员、货物、安保、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功能。 多样的场景。

格创东智认为,园区统一平台建设应围绕园区运营商和用户的核心诉求,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层技术支撑,整合平台连接各业务,构建基础数据库为应用实现数据集成和治理,完成数据的集成、转换和聚合,打通系统间孤立的数据,提供给上层应用,打通园区设备、人员、数据、业务,搭建平台基于平台重要智能应用的园区运营管理。

园区绿化的落地应用场景不仅仅存在于传统制造工厂的能耗管理和设备检测,还需要延伸到园区环境监测、楼宇设备监控、安保巡逻、楼宇照明、智慧办公、智慧办公等领域。游客管理等场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5G和边缘计算等技术,构建园区碳排放管理系统,实现园区能耗数据和碳排放数据的采集,整合流程和设备能源-节能减排技改、绿色能源替代,将显着提高整个园区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综合能耗和碳排放。

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成都工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_工业综合能耗

二是构建碳排放管理评价分析体系,支撑碳排放管理精细化优化。 针对产业园区绿色升级的需求,格创东智提出建立“监测-分析-优化”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有效引导园区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在碳排放监测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准确实时检测,分析确定各园区碳排放边界范围。 在分析环节,通过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对园区碳排放、环境、能源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预测。 在系统上通过可视化图表直观展示,并对异常指标进行预警,为园区绿色低碳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碳排放优化是实现碳数据价值释放的重要环节。 格创东智将在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整个园区的碳排放和能源模型,并制定优化策略。 例如,通过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充电桩等系统的集中联动控制,实现园区绿色能源替代; 通过应用汽轮机冷端优化技术、富氧助燃技术等新技术,可减少燃料燃烧造成的直接碳排放等。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互联网园区安防体系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正在从传统的园区安防、车辆及人员管理、安全生产,向园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等能力延伸。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边缘端实时监控,打通线上线下安全监控防护,实现网络安全常态化监控。

探索和推进园区碳中和之路,需要地方政府、园区管理和运营商、入驻者、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制造商、碳资产管理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构建深厚的产业链。 ——产学研融合。

呼吁各方紧密合作,与园区数字化系统深度融合,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绿色技术转化应用成都工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标杆案例,共建绿色协同生态。

“26.5摄氏度!” 7月29日11时,在省委第一办公楼118室,湖南大学建筑环境专家用手持式风速测温仪准确测量室内温度。 7月29日,由省办事局、省经委、监察厅、建设厅、财政厅、省物价局、省经委组成的全省事业单位节能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质监局、商务厅、省旅游局。 、开展了我省公共机构空调温度设置节能工作专项检查。

7月29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民主党组织、省统计局、国资委、省人民政府等15家单位视察经委、发改委、人事司、水利司。 多数单位高度重视和支持节能工作,不仅将室温调节到26摄氏度以上,还采取关灯等节电措施。 不过,仍有少数办公单位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下,有的甚至同时打开门窗和空调。 通过领导小组的工作,对不达标的单位及时进行了整改,并表示今后将严格落实节能工作。

各级办事管理部门要通报每次检查情况,对不合格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下半年,督察组还将在全省公共机构开展节电、节油、节水系列检查。

为加强对事业单位节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切实推进全省事业单位节能工作,省办公厅正式开通110专项7月28日,公共机构节能专线湖南公共机构能耗管理系统,受理相关咨询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