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及系统设计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市举办论坛
2023-03-04
9月19-20日,数据中心散热技术与系统设计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制冷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江苏省制冷学会、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部协办。中国制冷学会数据中心制冷工作组。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景华干主持。 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金嘉伟,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杨文新,省制冷学会理事长张建中教授,党组书记杨国华、台州市科协主席出席论坛并讲话。
杨文新在致辞中表示,江苏省制冷空调产业体系较为发达泰州能耗管理系统批发,如何走低碳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责任重大。 希望江苏制冷学会继续加大“省资合作”力度,进一步争取国家学会在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载体建设、科技智库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制定技术标准,为推动江苏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支持。 技术支持。
在主题报告环节,会议特邀院士、大学教授、系统设计师、设备研发人员等数据中心制冷行业知名专家发表真知灼见,提供绿色高效的技术、设备、系统设计和解决方案用于数据中心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权对数据中心节能低碳技术进行了深度解读,详细分析了数据中能源消耗的成因中心,介绍了电子设备的冷却技术,并就数据中心的节能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 为数据中心节能提供了新思路。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焕新介绍了中国数据中心制冷技术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南京嘉力图机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美的中央空调等企业代表就数据中心绿色高效运营提供了各自独特的经验。 解决方案。
台州数据产业园管委会招商中心北京分部主任田旭东详细介绍了台州数据产业园招商引资政策。
中国制冷学会与江苏省制冷学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咨询活动,与台州企业开展长期合作,选派首席专家(工程师),建立9个技术服务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个校——企业联盟。 受到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欢迎。 (林来红)
江苏省科协供稿
近日,浙江省建设厅公布了2022年建筑领域碳达峰相关优秀案例,杭州市绿色建材试点项目、杭州医药港多能互补区域集中供能项目、杭州市第二水源地千岛湖配水仙林水库取水管理区配套建筑(1#水利展厅)、杭州大悦城购物中心节能改造项目、浙江省档案馆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三星级装配式绿色建筑项目紫金准安科研楼B1层项目及余杭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等7个案例入选,占全省优秀案例总数的33%。
优秀案例评比是杭州市双碳工作成果的缩影。
“近年来,杭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双碳’目标,大力推广高品质绿色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业现代化,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市建委协调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市) ),实施了新建建筑低碳标准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生活推广等多项行动。
作为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提升建筑品质的试点城市,杭州通过制定方案、建立标准、优化项目、搭建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全力为绿色建材试点工作保驾护航。选专家,出台了《杭州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投资)需求标准》、《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全过程实施指南》等指南,为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提供了一系列重要依据。杭州市试点项目的设计、工程招标、采购、施工、检测、验收,全过程指导、监督、落实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实施和应用。
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市建委助力建筑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又一重大举措。
杭州医药港多能互补区域集中供能项目,投运3座分布式能源站,建成30兆瓦区域集中供热供冷能力,地下循环水管网为10余公里,实现区域工业建筑空调用电置换面积约50万平方米。
“通过多能互补集中供能,帮助入园企业降低空调系统的初期投资和综合能源成本,减少对区域配电容量资源的占用,配合电网降低应对供需矛盾的峰荷压力。” 钱塘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每年可节电近200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 同时,通过园区光伏绿电消纳替代市电消纳,以及液流电池和冰蓄冷装置的运行,挖掘峰谷电价差的效益杭州能耗管理系统工厂,成本能源站一次能源使用可减少10%-12%。
据悉,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去年,全市完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其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面积130万多平方米。
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面,杭州也逐年加大改造力度,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杭州实施了杭州大悦城购物中心、御之城生活广场综合体、浙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节能改造示范项目,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以绿色改造为主,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既有住宅节能改造。 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近180万平方米。
例如,杭州大悦城购物中心节能改造项目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使建筑综合能耗降低了36%。
围绕“十四五”,杭州进一步探索出一条从“低碳建筑”到“零碳建筑”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去年,全市完成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8个,建筑面积近31万平方米,建筑能耗接近零。
“推进建筑业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建筑普及,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杭州将继续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绿色建筑,推进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生活,以更优城市环境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 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