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持,引领汽车制造数智化汽车制造业
2023-03-09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潘亮 实习生庞博通讯员 李迎新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各行各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广东移动勇担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主力军。 以“刻不容缓”的精神,发挥自身数字化、智能化优势,加快建设“信息高速”,以5G专网加速智能化布局,助推汽车产业。 企业转型,助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5G加持,引领汽车制造数字智能化
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且竞争激烈的领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四个“千亿小镇”。 其中,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连续多年位列中国高质量发展城镇500强榜首,也是广东首个GDP突破千亿的工业城镇。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狮山镇的这家公司成立于2001年,专业从事汽车冲压车身、底盘等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 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冲压中心。 去年12月,福迪汽车携手广东移动佛山分公司,共建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加快“低碳、数字、智能”转型布局。 全行业高质量发展配备了创新助推器。
为“提效”,福迪汽车借助移动5G技术开展数字化提升工作。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生产车间存在现场数据无法实时采集、生产效率和停机时间无法有效统计、停机原因导致准确性和时效性差等问题。 数智化改造后,通过5G+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利用焊接车间机器人工作站的PLC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平台,采集到的基础数据为通过算法处理,对设备的重要参数、设备开工率和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打通生产计划,人机联动,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近年来,焊接车间新项目投资以机器人焊接为主,老产品逐步由人工操作向自动化转变,先后投入机器人300余台,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制造工艺由人工转为自动化,机器人向自动化转型后,生产效率提高近一倍,在自动化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管理,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 陈艳副总经理说。 此外,制造过程向机器人自动化转型后,可有效降低生产安全风险,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对稳定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升”,还有“能耗的降低”。 在应用能耗管理平台之前,生产车间以每月抄表统计的形式对能耗进行分析管理,无法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管理。 “数字化智能改造后,通过5G+远程抄表功能的应用,打通企业MES系统的生产数据,利用自动化、信息化和集中管理模式,对电、水、压缩空气等的消耗进行监控.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趋势分析,加强企业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挖掘节能潜力。 广东移动5G技术专家表示。
“过去,冲压生产的电耗和气耗占生产成本比较高,多工位生产线每冲程用电约0.6度,每条线年总冲程将超过500万次。应用信息管理系统+5G能耗管理系统有望降低能耗20%以上,对降低制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陈曌说道。 “5G能耗管理平台的应用,使得数据能够透明、及时地传递给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管理人员,可以清楚了解当天的异常指标,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开展做好企业降本增效工作。”
广东移动南海分公司总经理吴志文表示,近年来,佛山积极响应制造业加大5G+网络建设和千兆网络光纤投入的号召,为企业提供一系列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佛山移动5G基站已超过1.2万个,占全市总数的62%。 利用强大的5G网络,在数字采集、云存储、工业算力、大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 ,为企业赋能,引领汽车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此外,吴志文表示,智能车间改造后,福迪汽车可以通过5G技术进一步管理生产设备,降低次品率。 在智能制造更加完善和在线化之后,佛山移动还将对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辅导,提高员工对生产管理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换档”路畅通,5G赋能城市智慧出行
自动驾驶承载着智慧出行、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使命,广东也在加快布局新兴产业。
近年来,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与小马智行共同推进“智享5G·粤享智驾”项目落地。 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已在该项目81.6公里试验区开展5G基站建设部署。 目前,该区域已实现98%左右的网络覆盖,为项目推进提供了稳定可靠的5G网络。
自动驾驶对通信网络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提高5G网络的覆盖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深入,自动驾驶正逐渐成为现实。由于自动驾驶应用需要与后台网络保持大量数据通信,因此必须有稳定可靠的无线通信网络提供服务。” 广东移动广州南沙分公司总经理纪红表示。
在南沙,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多次对项目试验路段进行5G信号调试。 通过调整弱信号区基站功率和部署新建基站,项目路段5G信号覆盖率优化至98%以上。 自动驾驶车辆的前向行驶创造了可靠的环境,保证了自动驾驶的网络带宽,缩短了网络延迟,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稳定传输。 经过近一年多的测试,目前5G网络的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自动驾驶的需求。
5G赋能,生产更高效智慧能耗管理系统,出行更智慧。 未来,广东移动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继续推动更多行业应用落地。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学校)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学校
5月25日,由A6联盟主办、赛尔传媒承办的“如何应对智慧能源综合发展新业态”在线论坛成功举办,为各方专家学者交流近期研究成果提供平台在综合智慧能源领域。 美的建筑技术研究院数字化业务架构中心负责人王作忠在论坛上分享了《建筑综合能源数字化管理》。
建筑综合能源系统
随着建筑用能设备的多样化,用能设备相互之间是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纽带。 为满足建筑物的能源需求,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各能源子系统的优化运行和协同管理。 并互动响应,形成建筑综合能源系统。 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
耗能设备数量多建筑能耗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复杂,控制管理难度大
有多种能源输入来源(电、气、油、可再生能源、外购热和冷等)
用能系统之间存在相互的能量输入输出关系
建筑综合能源系统示意图
建筑综合能源系统将发挥方案设计、高效运行、协同控制的作用。
方案设计: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的荷载结构不同。 目前设计选型多基于单一负荷,基于热回收负荷匹配的设计选型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采用智能化精细化设计选型方案,实现建筑构件自动识别和全年运行模拟,优化选型设计。 系统包括丰富的设备和产品解决方案,如高兼容性热回收多线系统、自适应控制高效机房系统等。
高效运行:根据建筑特性、能耗行为、气候特性、负荷随机性等实际运行特性进行精确匹配控制,实现节能; 制冷系统不良行为诊断与维护,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协同控制:以热能回收和储能为核心的高度灵活、多能互补的协同优化方案。
协同优化方案示意图
数字能源管理
No.1 数字能源管理系统架构
用户接触点:能源管理系统Web端功能丰富,已在多个项目落地; 计划中的App端将利用移动端的特性,解决工单、排障等场景痛点。
平台层:能源管理系统作为上层应用,依托楼宇技术数字化平台的通用服务能力; 同时,它可以测量、监控和分析建筑照明、空调和电力的能源使用情况。 ” 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形成能源分析报告。
边缘层:数据采集支持多种通信协议,支持智能边缘服务,支持第三方平台数据对接和生态合作拓展。
终端层:支持接入各类能源子系统、楼宇子系统、弱电系统、其他楼宇子系统或设备的运行数据; 还支持硬件感知数据的智能采集(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
No.2 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01
采集与监控
根据计量标准和用户管理要求,采集系统能源计量点和主要用能系统设备运行数据,实现以下功能:
• 能源数据收集
• 水、电、热、气等能源消耗总量及分项计量。
• 能源消耗分析与统计
• 图表显示、潮流图分析
• 数据报告和历史
02
分析与基准
通过能源消耗总量趋势分析、能源消耗总量差异分析、设备或区域能耗比较、链式分析等,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决策数据.:
• 按时间汇总分析(日、月、年)
• 能耗数据KPI指标分析:
√能耗排名分析
√ 能耗对比/连锁分析
√ 能耗趋势分析
03
计划与预警
监控重点用能设备和用能系统的能耗指标、能效指标等参数,以及建筑单元的能耗指标,对指定的节能目标设置预警线,并进行自动报警和动态实时监控。 - 对达不到目标的指标进行及时监测。 监视器。 告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基于设备的“安全隐患报警”
• 关注能效的“能耗超标”
• 分级警报
04
能耗预测
分析建筑能耗,建立能耗计算模型,根据指定的预测算法预测能耗,并根据历史预测和实际能耗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建筑能耗消耗。 能耗预测分析为节能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
• 电力负荷预测
• 电力负荷趋势预测
05
诊断与优化
分析能源数据和耗能设备/系统的运行状态,诊断能源效率,发现节能空间并提出优化建议:
• 节能管理:调整或改变运行参数,关闭或减少无关用能单元,及时发现和排除会导致效率突然下降的设备故障
• 系统调优与运行:优化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光伏储能、冷储热系统的运行逻辑等。
• 节能改造,效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