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大数据中心举办“数字强省看济宁,数字名企在身边”活动
2023-04-18
记者 康艳
8月10日上午,济宁大数据中心举办“看济宁数字强省,数字名企在你身边”活动。 省市媒体代表和社会公众代表走访了济宁多家优秀的数字化建设企业。 本次活动让与会读者对大数据和数字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大数据参与基层治理
管理变“被动”为“主动”
太白湖新区多网融合社会治理智能平台大厅大屏上,大数据信息整合、智能中转、业务协同、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展示等多个业务功能模块应用正在太白湖新区展示。 . 太白湖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德刚告诉记者:“智慧平台采集了多方基础数据,录入各类数据35万条,其中人口基础信息16万多条,5.7万条。楼宇居民信息、洋房信息等,共上报楼宇1.1万栋,事件7万余起,重点目标单位、城市特殊人群组成部分、专业网格等数据3万余条。1-3月,2.6万余条整合了各部门的关键人事数据。”
通过建设济宁太白湖新区多网融合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创新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模式,社会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临时突击”转变。 ”到“长期管理”。 有效机制管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从“传统经验管理”到“现代技术管理”,从“防控管理”到“人性化管理”,服务化管理“ 转型。
王德纲表示:“通过构建济宁太白湖新区多网融合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太白湖新区建设将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为统筹,一张网,数据驱动,精准治理,新模式以大数据中心提供的强大数字化力量为工具,指挥调度、下达指令、配置资源、多级联动,实现博弈全区指挥调度。”
大数据基础解决方案
传统企业华丽转身
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推)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烟台机械厂。经过多年的市场深耕,山推已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尤其是在工程机械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推土机产品。 市场占有率超过70%,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 在全液压推土机领域深耕20余年,在性能上具有颠覆性意义,成为整个行业的技术标杆。
山推昆仑智慧矿山建设服务平台系统实时监控山推工程机械数字化机械装备制造、数字化大屏管理痛点,全面自主研发平台产品。 工程机械管理长期面临考勤难、工时难、维修混乱、私活、油污漏油等问题,系统集成了3D GIS、大数据分析、实体模型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以勘测和生产数据为基础,通过大数据采集、云计算分析,力求为矿山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节能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郝良斌说,通过“昆仑标准化管理平台”,建立了每台机器、每一个项目的机械管理数据库,包括智能终端和传感器自动采集的机械小时、油耗、轨迹等数据。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该项目的机械利用率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依靠报警设置的机械评价系统对机械的行为进行规范,机械的综合油耗为也大大减少。 全面立体的控制,直接提高了机械使用效率,降低了机械使用成本。 目前,河北和新疆两家企业已陆续引入“昆仑标准化管理平台”进行试点,反响良好。
近年来,山推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积极探索技术,先后研发出无人驾驶压路机、5G远程智能遥控推土机、纯电动装载机等产品,融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 ,实现工程机械智能网联,逐步打造集数字化管理为一体的智能施工集群系统,实现从传统工业制造销售模式向数字化施工服务模式的跨越式转型。 目前,山推的一体化智慧建设解决方案已经非常成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也在实际应用中为客户带来超高价值回报。
“在数字化方面,山推建立大数据平台,将大数据融入经营决策。该平台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和业务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公司财务、质量、生产、销售,对指标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科学的数据增长指标体系,针对业务部门日常需求和运营管理需求设计数据解决方案,包括管理驾驶舱、业务报表、主题分析等特色模块,提供数据准备和自助式数据处理集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为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使用户更直观、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为掌控公司经营状况、分析判断行业整体形势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发展。” 郝良斌说。
大数据让城市更智慧
智慧停车为城市“解脉活血”
济宁高新区以大数据为依托,打造“智慧泊车助力”智慧停车系统,解决城市停车痛点,为智慧城市“活血”。 在2021年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评选中,“一站”项目先后荣获惠民领域优秀案例、优秀政务领域优秀案例、山东省省级优秀区块链解决方案等称号。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三优两重”项目称号。 作为“数字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被列入济宁市“十四五”建设规划。
智慧停车项目负责人胡南告诉记者:“智慧停车项目采用‘全城一个停车场’的实施理念,打造‘无杆通行、无人管理’的智慧停车系统。 、无感知支付”。针对传统商业停车场“智能化改造+精细化运营”的商业模式,分阶段对城市现有商业停车场进行数字化升级,进而对公共停车场进行数据化改造。逐步实现“全城一个停车场”目标。
胡楠表示,智慧停车平台项目以AIoT云平台为基础,集移动终端、智能设备、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于一体。 一个综合性的智能停车生态集群平台。 自2021年9月上线以来,用户服务量已突破1000万次,满足日均超10万次停车服务。
近两年,帮住智慧园区还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电子支付、AI智能技术应用,打破传统停车场信息孤岛问题,全面打通停车场数据,加入“AI “疫情检测”、“大数据”、“疫情追踪”、“云代理”等新应用全力助力疫情防控。
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
看涨“数字耳环”
2014年,我国提出“智慧农业”概念。 2016年,“智慧农业”首次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 智慧农业重构了农业产业生态。 在拥抱新兴科技力量的同时,也带动了市场上一大批企业投身于支持研发生产的智慧农业大举入局。
位于济宁市高新区的山东动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了这个风口,并积极参与其中。 公司研发生产的智能温室通风系统、智能鱼池控制器网关等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2018年,公司提前布局,再次投入1300余万元研发智能畜牧测温耳标管理系统,并成功投放市场。 首创的智能耳标系统自动采集并上传牲畜的体温和运动数据,实现自动盘点、自动测温。 ,自动计步,电子围栏功能,通过体温和计步数据,可以计算奶牛的健康状况,实现健康监测、发情检测等功能。
”2021年3月,各地积极推进活畜牧业抵押贷款,提出支持金融监管和赋能乡村振兴的明确方案,着力推进“活畜登记+农户自愿保险+银行跟进信贷+政府或第三方监督“生活抵押贷款业务”。 动脉智能农业物联网商务总编辑白银生告诉记者:“借助公司建立的强大的数据库和大数据运维平台,实现了从服务农民到服务金融保障的平稳过渡。机构让我们抢占市场先机,目前我们的智能耳标业务稳居国内“老大”位置,通过物联网终端和畜牧大数据平台,可以为金融担保机构提供所有贷款以及投保牲畜的生存状态、数量、位置、体况,当牲畜死亡或离开电子围栏时,可及时检测并报警,发生理赔时,可通过数据回溯追溯死因。 、智能耳标绑定牲畜后,通过牲畜管理小程序,查询每只牲畜的唯一识别码,实时监测其健康状况,实时跟踪防疫、体重、配种等情况,形成报表”
目前济宁智慧能耗管理系统,公司借助独创的智能温室通风系统设计理念收集整理的数据资源,逐步建立了智慧奶牛场智能环控系统,可对奶牛场进行远程、自动、手动控制。风扇、喷洒、照明和刮粪。 机器、加热水箱等设备采集牛舍温度、湿度、氨浓度、光照强度等数据。 为奶牛提供更舒适的生长环境。
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龚艳婷表示:“我们身边的这些知名数字企业,展示了济宁在全面建设数字强省、数字强市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成为数字强省的强大引擎。”新旧动能转换同时,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领域“网、云、端”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升级,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基础支撑更加牢固。下一步,济宁市将继续实施数字政府强基工程,加快数字机构建设,深化“数字之源”行动,“治号”和“用号”,高标准推进无证城市建设,持续提升移动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云网数据安全保障。
今年以来,全市港航中心贯穿“一条主线”,着力“两个加速”,突出“三个坚持”,开展“四年”活动,第一时间完成重点任务一季度有序进行。
一是系统规划年度目标任务。 召开全市港航工作会议、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谋划制定“工程建设年、智慧港航突破年、经营质量提升年、班子建设加强年”,谋划分解细化2023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重点项目复工有序、有力推进。 全市11个重点港航项目有序开工复工,建设投资2.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1%。 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淮阴船闸路桥、淮安锚地、航道工程、节点工程建设,推进林地审批; 淮安港三期工程、黄马作业区、商河作业区、洪泽新港产业园等港口续建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已完成投资1.88亿元。 三是前期工作进展迅速。 加快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程。 环境影响评价、水利工程规划、稳定性评价、生态空间管控区不可避免论证等课题已获批,并完成勘察设计招标和合同签订; 淮河二期入海航道配套通航工程水资源规划论证和运东门水位站搬迁论证报告正在修订完善中; 沿河杨庄、竹马船闸扩建改造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闸门布置比选研究。 产业园危化品码头项目已取得岸线批复,通过施工许可审查,正在推进初步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 中天码头项目已通过岸线验收,正在办理许可审批,已完成初步设计预审。 四是外贸集装箱在港数量大幅增加。
有序推进《淮安港史》编纂工作,拟定2023年港口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新一轮水运集装箱扶持政策,开辟淮安至盐城阜宁港区集装箱新航线,开通淮安至扬州外贸集装箱优质快运专线。 截至3月底,累计港口吞吐量1757.62万吨,同比增长3.7%,集装箱吞吐量9.3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完成1945标箱,同比增长-年增长196%。 五是气锁维修保障性强。 做好三年滚动养护工程库2023年规划工程勘察设计、竹马2号上下引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船闸。 督促高梁尖船闸上游系泊锚地水害修复工程、延河涟水段水害应急救援工程等3个多年实施项目复工复产渠道。 积极参加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船闸机电专业技能大赛。 我中心代表队获得全省唯一团体一等奖,6名选手中有5人获得二、三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六是安全监管不断加强。 因时因势,统筹业务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准确落实优化措施和“乙二类管理”措施。 巩固三年专项整治成果淮安港口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定期开展巡视检查,动态更新完善隐患问题和制度措施。 结合冬春季特点,加强航道船闸检修和重点工程监管,圆满完成春运保畅任务。 七是行业党建工作呈现新局面。 组织开展以“心·诚信·创新”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印发“港航杯”文化建设活动方案,举办两期“领导力赋能”港航员工讲座。 与省厅港航中心开展“青春向党,与我护绿”义务植树活动和党建“学习共建”主题活动。 开展“春港航运·逐梦扬帆”主题宣传,策划“奋发有春”“春来水来”短视频,由省网信办推介,学习强国、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转发。 (淮安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