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9月上线运行-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东北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9月上线运行

2023-05-17

沉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月正式启动

500家重点控排企业碳配额总量约2700万吨

记者陶阳报道,记者8月30日获悉,沉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框架已初步建立,并已组织相关单位完成线上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沉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是沉阳市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创新。 它是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2018年,沉阳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现已完成500家重点控排企业2015-2019年碳排放数据核查工作。沉阳市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等制度性规范性文件。

沉阳市将根据2019年碳核查数据下达企业配额,将2020年碳核查数据作为企业缴费履约的依据,逐年进行。 配额分配标准初步设计为90%的配额免费分配给企业,5%的配额由政府拍卖,5%的配额引入自愿核证减排量。 在清算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有剩余碳配额的企业可以出售剩余的配额,或转移到下一年进行交易或作为清算和履行配额。 碳配额不足的企业需要通过强制购买配额的方式进行补足,配额清算完成。

据悉,沉阳市将把前500家耗能企业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沉阳市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涉及机械设备制造、供热、化工、陶瓷等行业,碳配额总量约27个万吨。 沉阳市将根据每年开展的碳核查数据沈阳能耗管理系统,调整纳入全市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 非控股企业和个人可以购买重点排放控制企业的配额和政府拍卖储备的配额。 持有一定数量的碳配额后,可按照沉阳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相关规定,自由参与碳交易。

为不断提升沉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服务能力,沉阳市将继续加强交易机构监管,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确保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鼓励企业自愿参与交易,扩大区域影响力,增加交易规模,逐步形成碳金融产业集群; 围绕碳排放权交易机构,逐步引进碳咨询服务、低碳技术服务等产业企业,打造“碳金融+碳服务”绿色产业集群。

近日,河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河北省“十万家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计划”)。 通过实施“10万家企业上云”行动,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能耗管理系统产品分类,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降低两化融合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业务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模式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提供支撑。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河北省上云企业10万家,培育各级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200个。 全省“1+21”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建成,实现7大重点行业、14个区域全覆盖,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云服务商落户河北。 企业云生态圈已全面形成。 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工业企业上云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部署五项主要任务

加速企业上云

河北将通过生产装备、基础设施、平台系统、业务应用和制造能力五项任务,加快企业上云和平台化步伐,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能耗管理平台_能耗管理系统产品分类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在生产设备上云方面,河北鼓励企业加快生产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设备数据云端汇聚和在线管控,支持精准运维、品质管控、能耗管理、安全保障。 提高生产、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一是将高耗能流程行业的设备迁移到云端。 推动企业将工业设备数据上云,实现工业窑炉、工业锅炉、石化设备等高耗能流程工业设备上云,提高能源管控能力,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二是通用动力设备上云。 推动柴油机、大中型电机、大型空压机等通用动力设备上云,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三是新能源设备上云。 推动企业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上云,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四是智能装备上云。 推动企业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等智能装备上云,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能力。

在推动基础设施上云方面,首先是计算资源上云。 推动企业使用云平台的各种弹性计算服务,实现计算资源的集中管理、动态分配、弹性扩展、运维减负。 二是将资源存储在云端。 在云平台上推广使用块存储、对象存储等云存储服务,提高数据存储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是网络资源上云。 推动企业使用云平台虚拟私有云、虚拟专用网、负载均衡等网络服务,高效安全地利用云平台网络资源。 四是云端安全防护。 推广使用云主机安全防护、网络攻击防护、应用防火墙、密钥/证书管理、数据加密防护等安全服务,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在推动平台系统上云方面,河北将鼓励企业依托服务商公共基础计算资源或企业自建数据中心,构建综合平台系统,承载工具系统和业务组件,支撑高效应用软件的开发、快速迭代和集成。 大数据应用挖掘分析,提升系统应用水平和能力。 这涉及云端的数据库系统、云端的大数据平台、云端的中间件平台、云端的物联网平台、云端的软件开发平台、云端的人工智能系统。

在推动业务应用上云方面,推广成熟、通用、高效的云信息系统,满足企业研发创新、生产管控、运营管理、用户服务等多方面需求,有效支撑企业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 比如协同办公云、业务管理云、运营管理云、研发设计云、生产管控云、智能应用云等。

在推动制造能力上云方面,河北将支持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研发设计、检测实验、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回收再利用等产能,实现供需对接和产能交易,创新生产组织模式和专业品牌服务,提高社会制造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形成数字化驱动、网络协同、共享的制造新生态发展。 着力提升装备、钢铁、石化等优势行业规范企业云制造能力,大幅提高优势产能综合利用率。

加强基础设施

完善的云服务支撑体系

根据《行动计划》,河北将着力建设企业云基础设施。 建设形成张家口、承德两大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廊坊、保定一批数据中心集群,推进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建设,形成支撑海量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数据计算和云应用。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完善内外网络,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设备、平台系统、业务上云,实现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培育一批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设备联网、生产管控、能源管理、检验检测、供应链对接、产业金融等公共服务,促进制造资源优化配置。

完善云服务支撑体系。 优化调整河北省企业云供应资源池,发布资源目录,引导池服务商不断丰富企业云产品种类和内容,提高资源池供应能力和水平,满足企业上云需求不同层次的不同企业。 鼓励云服务商建立健全覆盖县区的企业云本地化服务体系,打造企业云服务生态圈。 鼓励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系统展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业务内容、功能特点、典型案例和应用成果,提升用户对云平台的认知度和应用能力。

此外,河北还将完善企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以平台为载体,在云端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产品资源、解决方案、典型案例、云课堂、数据地图等相关服务,逐步实现企业在线咨询、测评等功能云的有效性,以及供需之间的在线连接。 强化平台监控和统计分析功能,实现对云服务商申报认定、矿池管理、产品发布等平台活动的管理。 依托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统计分析功能,为各级工信部门提供上云企业统计、服务商服务情况分析、企业上云评估等服务,为制定企业上云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开展分类分类评价工作。 围绕企业上云形式、上云内容、承载上云服务数量,建立企业上云分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依托省级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企业上云分级并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类评价工作。 企业通过评估结果了解自身上云的深度和广度,为制定下一步的上云计划提供参考; 各级工信部门对区域内企业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组织云服务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云企业提供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