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助力能耗“双控”提升能效管理-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助力能耗“双控”提升能效管理

2023-05-26

(原标题:助力能源消费“双控”,提升能效管理,温州能源大数据中心,让电网“说话算数”)

日前,浙江展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瓯海供电分局,为供电公司提供智慧效能服务解决方案,并为公司主动出谋划策点赞。 随着能源消费“双控”的不断推进,电力行业收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节能减排诉求。 其背后,由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开发运营的温州能源大数据中心,为助力企业实施能源消费“双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温州能源大数据中心,实时更新的数字大屏可以直观呈现全市企业、行业、产业链的能源消耗状况和能效水平。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地区能耗超标,哪些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高,哪些企业能耗异常。”国网温州供电相关负责人说。公司。 目前,温州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已接入全市7246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41家,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 是全省企业覆盖范围最广的市级能源大数据中心。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通过对能源大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企业能耗自动诊断分析模型,为企业提供优化的用能解决方案。 永嘉县牛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就收到了这样一份能源使用计划。 报告中,公司“电税比”、“能耗产值比”等能耗数据及评价分析一目了然。 据介绍,该公司对加工中心等进行了改造升级,更新后的设备不仅低碳环保,生产效率还提高了30%。

通过能效监测,展邦电子也找到了提高“单位能源平均产值”的突破口。 “过去,我们每个月要用150万度电温州能耗管理系统批发价格,生产5万多平方米的电路板,现在同样产值,我们每个月可以节省17.5万度电。在整个过程中一年下来,公司可以节省电费315万元。” 展邦电子负责人黄海告诉记者。

事实上,能源数据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能源大数据中心利用电力大数据,不仅可以准确分析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还可以全面掌握企业在全市复工情况、行业景气指数、上下游产业分布等情况。例如,能源大数据中心推出单位增加值能耗分析,以指数形式展现行业和地区的生产效率; 研发产业链预警应用,通过产业上下游能耗分析,以数字化赋能工业企业发展; “画像五色图”,对企业碳排放进行在线分析,支持政府对不同画像层次的企业精准施策。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立体助力社会经济精准治理。

下一步,温州能源大数据中心还将推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大数据的融合融合,实现融合接入、安全存储和协同管理,打造共建共建。 、创新、开放、协作、共享的温州能源大数据生态,充分释放能源数字经济潜力。

山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山东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除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气四项排放总量指标外氧化物方面,《方案》新增挥发性有机物考核指标。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需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 153.7万吨以内,比2015年下降20.0%。

据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一方面需要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已被培育为省内新兴支柱产业。 根据《方案》,山东省将重点推进8个方面的节能减排和5个方面的减排任务。

八个重点领域节能

《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山东要加强工业、交通运输、公共领域、商贸流通、建筑业、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设备、农业和农村等领域节能。领域。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效率。 到2020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20%以上。能源利用效率纺织、机械等重点耗能行业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提高交通运输装备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加快淘汰高耗能、低效老旧车辆。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济南、青岛公交城市建设为例,发展大运力BRT公交车。 推进交通运输清洁能源使用,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天然气(CNG/LNG)清洁能源汽车、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等。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0%、11%和15%。 2015.

加强五大领域主要污染物减排

能耗管理平台_济南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

控制重点区域流域排放。 在进一步深化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区域和行业总量控制。 实施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实施方案,对7个沿海城市实施总氮排放总量控制,明确重点控制区域、领域和行业,制定全氮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促进工业污染物减排。 逐步实施工业污染源分时段、分行业综合排放计划,开展污染源调查,开展排放考核,加强执法监督。 2017年底前,完成焚烧厂、自动监控装置建设等8个行业超标问题整改; 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工业污染源超标问题整治; 2020年,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工业污染源超标问题整治成果,确保各类工业污染源继续保持达标排放。 )

推动移动源污染物减排。 加强车船环保管理,加强对新生产和销售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督检查。 全省加油站供应的普通柴油,2017年7月1日起全部达到国IV标准,2018年1月1日起全部达到国V标准。2017年9月前,济南、淄博7市、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均供应国六标准汽柴油,禁止销售普通柴油。

加强生活源头污染综合治理。 到2020年,设区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和处理,济南、青岛率先在2017年底前完成。2017年底前,全市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基本达标升级济南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取缔违法污泥堆放场所。 到2020年底,地级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 到2017年底,设区城市建成区、城乡结合部、省会城市群要率先完成散煤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