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张5G基站“供电+能效服务”发票在滨州滨城区开出-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国内首张5G基站“供电+能效服务”发票在滨州滨城区开出

2023-06-14

人民网滨州5月18日电 5月12日,国内首张5G基站“供电+能效服务”发票由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在滨城区开具山东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滨州市。 ”),标志着“供电+能效服务”的山东省5G基站正式运营。

5G基站供图 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供图

据悉,今年4月,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这也是首个在中国落地实施的5G基站综合能源服务项目。

山东企业综合服务平台_山东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着力加强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融合创新支撑,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基础设施、和创新的基础设施。 其中,要加快5G大规模网络部署。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在5G发展方面取得了领先优势,已建成5G基站超过81.9万个,约占全球的70%。 5G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将服务5G基站作为助力新基建的重要实践,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达成合作。 除了为基站提供优质电源外,还提供高能效运维和用电。 监控、用电安全巡检、能耗数据分析等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进一步节省客户运维管理成本。

据介绍,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计划今年底完成3000个基站的供电改造,推动通信基站在电力需求响应、智慧用能、智慧通信、多通信等方面发展。 -站共享。 (郭益民、段德勇、居文杰)

“上方有高压线,请注意施工安全!保持6米以上安全距离!” 3月2日,在安徽合肥昌通二环新宁国路施工现场,全景管控平台向施工人员喊话提醒,同步发送安全警示通知线路运维人员手机端合肥供电公司.

截至今年2月中旬,安徽合肥共有高压输电线路3066公里、高压电缆420公里,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由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的城市建设日益增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单靠人工管理难以实现。 为此,2017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在全市高压输电网络安装在线监控设备1315台,其中微型摄像头监控器938台,防鱼刺52套,全面构建高压输电网络实时监控网络。 - 电压传输。

“但系统无法判断有用的信息,会将现场采集的所有图片一起发回,数据量巨大,容易造成传输拥塞、报警延迟等弊端。” 合肥供电公司输电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

2020年7月,安徽合肥供电公司与相关单位合作,对微摄像装置获取的数十万张图片进行深度识别,并在图像终端搭载AI人工智能芯片,进一步优化输变电监控系统,研发并投运新一代智能输变电平台系统。 在实现合肥地区输电通道图像监控全覆盖的同时,系统智能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系统运行半年多以来,准确推送各类有效预警信息18000余次,停止大型机械临时吊装320次,驱赶130人下线捕鱼。

随着合肥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对供电可靠性的高要求,许多城市高压输电线路已被高压电缆取代。 目前,合肥电网拥有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420公里,占全省电网的60%以上。 合肥供电公司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智能运检手段,进一步延伸和实现输电技术的多维度传感。

2月28日,在位于地下12米的合肥市玉溪路110kV地下电缆隧道中,智能机器人根据预先部署的位置自动进行巡检。 同一时刻,工作人员韩磊掌上电脑的屏幕上,清晰呈现着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

2020年11月上旬,依托人工智能,玉溪路隧道全面升级为安徽电网首条智能电缆隧道。 隧道内安装机器人、AI全景图像识别等在线监测设备,24小时不间断巡检,分析数据,实时掌握运营现状,“自动排除”隐患,保障电缆安全运营在各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电力自主研发的超早期火灾预警装置“闻火”技术,通过空气采样进行实时分析。 一旦设备受热,热解离子浓度超标,系统立即发出警报,自动定位隐患合肥电力监控能耗管理系统,并迅速启动气溶胶灭火弹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