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区域内400多家企业用户用能分析结果清晰显现-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乌镇区域内400多家企业用户用能分析结果清晰显现

2023-06-22

11月19日,乌镇云共享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展示了乌镇地区400多家企业用户的能耗分析结果,为智慧乌镇再添新助力。 这背后是一个园区能源管理系统,可实现能源需求侧管理、能效管理、用户侧分配与消费管理、智能交互等功能。

能源是城市运行的动力,它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高质量的能源管理可以促进城市的进步。 在能量的不断流动和转换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能量数据,成为城市跑道的沉淀。

智能电网用户端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产品选型及解决方案_供电企业电能损耗与无功管理手册_用电能耗管理系统

园区能源管理系统是以指定区域的能源数据为分析依据,针对电网侧、政府侧、企业侧三类目标用户构建不同的功能模块,并提出优化建议用于能源使用、区域管理和工艺流程。 规划,进而提升城市整体规划、体系,完善企业运作。

在电网侧,系统在广泛数据融合的基础上,了解用户用能特征,实现能源交互感知服务,提升电网资源聚合和协调控制能力,推动从“源头跟踪负荷”向“负荷跟踪”转变。 “源负载交互”。 实现综合能源业务综合治理,有效支撑“多元融合、高韧性电网”建设。

政府端,通过挖掘园区能源数据,分析服务园区环保、工商业活动等情况,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园区运营效率用电能耗管理系统,辅助园区建设、规划布局决策、优化调整。 “现在这个系统还可以为各地区提供可用供电能力预算,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初步指导,也为本行业‘腾笼换鸟’提供测算依据,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单位产值。” 现场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了系统的社会价值。

智能电网用户端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产品选型及解决方案_供电企业电能损耗与无功管理手册_用电能耗管理系统

在企业端,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的设备、工艺和管理缺陷,从而为企业用户提供能效策略,为用电企业在保证用电成本的前提下降低用电成本提供解决方案。自己生产。

“这个系统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能量大脑’,可以让智慧城市大脑的分析更加深入细致,像‘绣花针’一样提升我们的城市。” 项目工作人员徐红介绍解释。

00

广西南宁的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家电的断开或连接,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家电的使用情况。 “手机可以当遥控器,感觉用电更智能,更舒服。” 市民对这种用电方式的转变表示满意。

这些变化源于一项科技项目——“柔性交互智能用电关键技术研究”,这是广西电网公司首批国家863重点科技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果鉴定,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智能用电最直观的载体就是安装在手机或各种终端上的APP。

南宁市供电局计量中心主任周一波介绍,“柔性交互智能用电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进入居民家庭,具体实现节能和智能化两大目标. 钱。 在节能方面,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提供最经济的用电方案。 例如,峰谷电价政策实施后,系统会提醒客户什么时候使用哪种家电最划算; 提醒客户哪些设备可能有故障。 客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远程查看家电状态,远程控制接入智能系统的家电开关和调节,及时了解用电信息和业务办理信息。

屏幕耗电能占7x多少_用电能耗管理系统_电能质量问题及其管理

“APP不仅方便了居民用电,还减少了无效能源的流失。” 项目研究人员更加关注背后的大数据。 广西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雄伟告诉记者,他测算,如果广西几个大城市的150万用户使用该系统,一年可节电4.3亿度。

在南宁供电局计量中心,还可以看到专供特变客户和商业客户使用的智能电表。 通过智能电表,对大型工商业用电用户进行能源系统管理,成为立项之初的科研重点。

在该项目的示范项目中,研究人员选取了80家工商客户进行了实验用电能耗管理系统,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自2014年9月项目试点以来,智能电表每15分钟监测一次生产线的实时用电量数据,为企业分析不同生产线的能耗情况提供更详尽准确的数据支持以及不同的制作方法。

华润水泥公司根据能源管理系统提供的诊断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了调整和改进,降低了厂区各生产线单位产品能耗,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8%。 “同时,我们根据生产用电情况和历史用电信息,分析优化生产用电策略,实现峰谷电价环境下高效稳定运行,削峰率达17%。” 公司机电部经理雷云英说。

灵活交互的智能用电模式,利用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让用电用户自觉调整用电习惯,高峰少用电,低谷多用电,不影响工业生产和住宅客户的舒适度。 在提速的前提下,让用电用户自觉参与电网“削峰填谷”。 在帮助客户节省电费的同时,发电和电网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电网调峰负荷,减少电力装机建设和线路投资,降低线损,实现各方共赢。 据悉,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南宁市7个社区的10176户、40个工业客户、40个商业客户。

灵活互动的智能用电平台还引入实时互动的营销模式,鼓励消费者参与供用电消费,支持各类电源和储能方式,提高用电自主性,提高用电效率。客户能效提升约7%,居民用电量降低约5%,电网侧调峰约11%,发电侧发电煤耗降低3.05克/千瓦时。 (经济日报记者同政通讯员卢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