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特大城市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将建设超过800万平方米-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高密度特大城市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将建设超过800万平方米

2023-06-23

在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罕见高温天气频发之际,超低能耗建筑因其绿色宜居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特别是在高密度特大城市,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建筑密度高,对生态空间造成影响上海建筑能耗系统管理,人们迫切需要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活质量。

今年4月至8月,上海多次发布相关指导文件,对超低能耗建筑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城市低碳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建筑物中的能源。 7月28日公布的《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根据“十四五”规划,上海5大城市、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全面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标准,8个以上建设超低能耗建筑100万平方米。

随着政策的不断推动,房地产行业的“绿色革命”也已经到来。 房地产企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探索绿色建筑解决方案,碧桂园在上海迈出了坚实稳健的步伐。 2022年1月,位于南翔地段的碧桂园柏悦酒店湘湾南地块1#-3#、5#-8#共7栋住宅楼通过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认证,会议超低能耗建筑的要求。

试想一下,即使外面有雾,家里也不需要打开空气净化器; 即使没有空调,屋内温度依然四季适宜; 即使只消耗少量的电力,也能轻松使用生活热水; 在不使用耗能设备的情况下,享受恒温恒氧的生活环境。 可以说,超低能耗住宅不仅是当前倡导绿色生活的产物,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物。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_上海建筑能耗系统管理_河南超低能耗建筑政策

据香湾柏悦酒店设计工程师刘亚东介绍:“超低能耗建筑起源于德国,因为它在技术上通过采用保温外围结构和首一般而言,超低能耗建筑主要从主动节能、被动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三个方面实现节能减排。

(超低能耗建筑结构性能示意图)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_上海建筑能耗系统管理_河南超低能耗建筑政策

作为碧桂园在上海首个超低能耗住宅项目,香湾柏悦酒店采用“一体化外保温+内保温组合”的围护结构,给房子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窗户采用三层双层中空玻璃,隔热、防寒性能显着提高; 通过在室内外安装隔汽膜和透气膜,采用无热桥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损失。 此外,通过配备一流能效的电气系统,再加上太阳能和空气能的利用,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按照上海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8.97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41.18吨。

(香湾柏悦示范区实景图)

从试点到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指导下,各地正在积极制定相关目标,支持超低能耗建筑。 未来,更多的人将居住在既舒适又节能的高品质住宅中。 (完/供图)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根据办法,东莞市对一座星级绿色建筑最高奖励100万元。 那么,如何申报绿色建筑呢? 我们如何设计绿色建筑? 为推动东莞绿色建筑的发展,上周五,东莞市墙体材料创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主任张桂标和香港大学建筑系博士张志东分别提供专业指导绿色建筑申报流程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东莞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分为设计和运行

东莞仅申报中标绿色建筑8座

据了解,“东莞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规模为每年1000万元,到2015年共计3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改造示范等。既有建筑和建筑能耗监测应用等工作。

在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根据《东莞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莞市对获得国家一、省一、二类的项目,按单位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给予5元。 -、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志。 人民币、10元、30元,单项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对已获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生态城市称号的项目,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200万元和100万元。 基金资助项目分别按1:1和1:0.5的比例进行配套东莞建筑能耗管理系统,最高300万元。

目前,我市已有8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 除东莞生态园控股有限公司写字楼外,其余7个项目均为房地产项目或楼宇,包括长安万达广场购物中心、万科飞利山二期、万科长安广场二期。 东莞市无项目被评为绿色生态城。

绿色建筑申报分为设计和运营两类

绿色建筑如何申报? 市墙体材料创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主任张桂标对此进行了解释。 据介绍,一星、二星绿色建筑评价标志可以向省或国家申报,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志只能向国家申报。 绿色建筑评价标志申请由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提出; 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志的申请。

绿色建筑评价标志申报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志申报和绿色建筑运营评价标志申报。 前者在施工设计阶段进行,后者在施工运营阶段进行。 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取得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准证书; 申请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项目资金.

申请鉴定的建筑物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和施工中体现绿色建筑的特点。

2、采用适合绿色建筑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

3、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约土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构建智能系统等方面效果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