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验收和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验收和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2023-06-2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验收和运营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监测平台验收和评估,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推动监控平台运维。

能耗监测管理平台_能耗监测云平台_能耗监测 上海市

根据办法,省监测平台验收工作分为预验收和验收两个阶段。 “完成省级数据中心和相应市级数据中心建设;监测建筑数量不少于200座,能耗、水耗监测测量点总数不少于2500个;持续试运行两个月以上且正常接收《建筑能耗分项计量数据及统计分析上传数据》等监测平台的,可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验收。

能耗监测管理平台_能耗监测 上海市_能耗监测云平台

预验收完成后,如预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已按要求整改,且不少于200栋建筑能耗数据能稳定上传到中央平台,省住建厅开发部可申请受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和科技司将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核查,必要时进行现场审查。 确认满足验收条件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验收完成后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部门要继续建立健全监控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加强监控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安排专项运维资金和专职管理人员,保障省级监控平台高效运行以及与中央的配合。 水平平台稳定对接。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技术司将组织对监控平台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定期通报各地监控平台建设和运行情况。

#头条创作挑战赛#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分析报告的变化为切入点,分析历年能耗分析报告的内容和功能变化。 ; 介绍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发展应用历程; 揭示当前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家机关办公楼及大型公共建筑; 能源消耗监测; 能耗监控平台; 数据

1 历年能耗分析报告概况

2013年以来,上海连续7年发布能耗分析报告。 随着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报表的内容和功能也不断扩展和丰富。 1.1 历年能耗分析报告内容变化情况

2013-2015年能耗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市、区两级能耗监测平台简介、纳入建筑能耗监测的建筑能耗、对标分析典型建筑类型的能源消耗。 由于能耗监测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数据资源还需要时间积累,所以内容比较少,报表功能也比较简单。 2016年,随着实时监控楼宇数量的增加,数据质量有所提升,梳理分析的内容也有所增加。 为此,能源消耗分析报告与前三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报告结构的重大调整上。 扩大。 在结构上,调整为全市、区域、行业三大版块,报告的叙事逻辑从面到片再到点进行了逻辑优化,提高了报告的可读性。 在内容方面,增加了大量能耗数据和对比分析,丰富了报告内容。 这也反映出,能耗监测平台经过几年的积累,开始利用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开发应用功能,发挥平台效应。 2017-2019年能耗分析报告基本延续了2016年版报告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管理内容。 主要体现能耗监测平台管理部门在积极维护数据上传质量的基础上,利用积累的数据资源开展相关研究分析,开发互联网产品应用,为建设提供数据服务。与各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拓展平台。 影响。

1.2 历年能耗分析报告功能变化情况

2013-2015年,由于数据积累需要时间,能耗分析报告的功能比较单一。 对平台相关工作有一定了解。 梳理了纳入监理建筑的基本情况和类型分布。 不同建筑类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简单比较分析同时开展制定管理办法、数据分析方法等基础研究工作。 2016年,经过三年的工作积累,报表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主要增加了全年总用电量和全年非中心城区、采暖季、冷媒和过渡季的能源消耗数据,超- 大型公共建筑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对比,揭示背后原因,分析相关建筑整体能耗趋势。 完善能耗分析报表的数据分析功能。 2017-2019年,随着前期研究成果的应用,能耗监测平台的数据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

2 能耗监测平台现状

2.1 能耗监测平台总体情况

2012年以来,上海建立了1个市级能耗监测平台、17个能耗监测区域分平台、1个市政府办公楼能耗分平台体系。 纳入能耗监测平台的建筑数量逐年增加。 稳步提高,监测范围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6月,上海共有1783座公共建筑完成分项能耗计量装置安装并实现与能耗监控平台联网,建筑面积8241.8万平方米。

2.2 能耗监测平台应用

经过多年探索和试验,上海市在确保能耗监测平台安全、正常、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平台应用功能,发挥系统效应。 目前,能耗监控平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是收集基本的建筑信息。 通过能耗监测平台,将其纳入被监测建筑基本信息的自动统计和汇总中,便于管理人员获取包括建筑数量、建筑面积、各类建筑分布、分布情况等信息。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建筑面积、数量和类型分布等维度数据信息,全面掌握上海市纳入监测建筑的基本情况和进展情况每年新增纳入监测楼的工作。

二是分析建筑能耗数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纳入监测的建筑能耗总量、能耗类型分布、历年能耗对比分析、总体能耗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使管理者可以掌握全市建筑能耗的总体情况,挖掘各类型、各区域建筑的节能潜力。

三是服务各行业和管理部门。 根据各类合理用能导则,开展各类建筑能源使用对标分析,指导开展各类建筑运行节能工作。 通过向各行业管理部门发送行业季度能耗报表反馈能耗数据,将月度数据报表推送至区级建筑能耗监测管理部门,为相关部门开展节能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排查高耗能建筑,进一步促进能源审计和能源消费公示工作的开展。

四是研究海量数据资源。 通过对能耗监测平台数据资源的深入分析,如《公共建筑碳排放交易研究》、《办公建筑能耗定额指标研究》、《办公建筑能耗峰值特征研究》等。各类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用电监测数据开发利用方案研究”等大量科研工作,探索能耗监测平台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并做为以后进一步扩展功能做好技术积累。

五是恢复数据,拓展互联网应用。 利用基于Spark机器学习的公共建筑能耗大数据分析研究成果,在部分地区开展具有人工智能特征的数据修复工具试点,提高能耗数据上传质量,保障数据可靠性。 同时,开发能耗在线“(楼宇版/管理处)移动端”APP,为楼宇业主和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共享、能耗分析、状态报表查询等实时在线功能。

六是宣传推广建筑节能。 依托能耗监测平台数据资源,全面梳理上海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政策标准、流程模型和技术体系,编制《能耗监测系统50问》等科普《公共建筑节能指南》和《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指南》读本,并通过每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培训等方式分发到各行各业,普及和推广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相关技术知识。公共建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能耗监控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方面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为适应未来的需要,能耗监控平台的相关工作新形势下势必被迫。 转变发展方向。

3.1 发展思路转变滞后

随着能耗监测平台的深入建设,原有政策导向的管理思路在工作进展中逐渐遇到瓶颈,建筑运营单位相对缺乏积极性。 我们需要在服务业主的方向上进行更多的工作创新和尝试。

3.2 平台功能支持不足

目前,能耗监测平台的各项功能主要围绕建筑能耗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研究。 但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以数据分析为主的功能将无法充分满足未来的管理需求。 日常楼宇管理的功能扩展应成为未来主要的工作发展方向。

4 未来发展趋势

“十三五”即将结束,在即将到来的新“十四五”时期质量能耗管理系统软件费用,上海将更加积极拓展能耗监测平台的功能应用,完善功能定位,打造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精细化管理。

4.1 数据价值进一步发挥

COVID-19疫情期间,市级能耗监测平台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通过分析春节前、春节期间和复工后上海公共建筑能耗数据,解读上海各行业复工复产情况。 社会普遍关注。 未来,能耗监测平台将以上海全面建设“一网管”为契机,应用k-means、随机森林、机器深度学习等算法,通过建筑能耗特征分析,数据质量管理、能耗预测、能耗经济关联分析等模块可以满足建筑业主和管理部门的不同需求,让能耗数据发挥作用。

4.2 平台功能进一步拓展

市级能耗监测平台将继续对各区级平台进行政策和技术指导,挖掘区级平台潜力,推进区级平台个性化建设。 例如,区级能耗监控平台在商业建筑的需求侧展示了一个虚拟电厂。 建立商业建筑虚拟电站,可以促进商业建筑对自身可控负荷的精细化管理。 可以探索尝试建立较为完备的需求侧响应体系,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为业主和政府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助力建设智能化管理。

4.3 前沿技术进一步融合

今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3月6日,加快5G发展专题会议召开,再次宣布要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市级能耗监测平台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从与城市交通平台共享数据入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能源、交通、城市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让城市更智慧化,从而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安科瑞建筑能耗分析系统

5.1 概述

Acrel-建筑能耗分析系统是一个用户端的能源管理分析系统。 在电力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气、煤、油、热(冷)等的集中采集和分析。 对能源消耗进行细分统计,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向管理者或决策者展示各类能源的使用情况和消耗情况,从而找出高耗能点或不合理的用能习惯,有效节约能源,为用户提供进一步的好处 为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用户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能源核算,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并向县级以上节能管理部门报送能源核算报告等级。

5.2 申请地点

适用于公共建筑、集团公司、工业园区、大型物业、学校、医院、企业等行业的能耗监控管理的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

5.3 系统功能

5.3.1 系统概述

滚动显示平台运行状态、当月能耗换算、地图导航、能耗每小时和每月曲线、当日当月能耗同比分析。

5.3.2 能耗概况

比较建筑物、部门、区域、支路、分类项目的能耗,支持当日小时趋势、当月日趋势曲线、分时段能耗统计比较、总量比较能源消耗同比。

5.3.3 能耗统计

建筑物、区域、分项、支路等结构统计,以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的形式进行能耗分类统计,支持报表数据导出EXCEL,支持选型为生成构建数据。

5.3.4 多关税统计

多费率报表按日、月、年对单个建筑下不同支路的峰、峰、平、谷用电量和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支持数据导出到EXCEL。

5.3.5 同比分析

对建筑、分项、区域、支路等能源消耗数据按日、月、年以图表、报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比分析。

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oa 办公室 管理 系统 软件_质量能耗管理系统软件费用

5.3.6 能量流图

能流图展示了单个建筑在指定时间内各类能源从源头到末端的能量流向,支持按原值和折现值查看。

5.3.7 夜间能耗分析

夜间能耗可将所选分支机构的能耗以表格、曲线、饼图等形式进行分类,并支持指定时段工作时段和非工作时段的能耗对比,支持报告的导出。

5.3.8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台账、维修记录等功能。 协助用户合理管理设备,保证设备运行。

5.3.9 用户报告

用户报表自动统计所选建筑各项能耗的月环比趋势,并提供简单的能耗分析结果,对用电量提供单独的多费率能耗分析,报表可编辑。

6 系统硬件配置

7 结论

建筑能耗检测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相结合,可以获得建筑能耗的优化方案,大大降低传统建筑的能耗。 系统采用统一的485协议,每个设备只要符合协议就可以在系统中使用,方便了系统设计人员的设计和集成商的集成,接线简单明了,使用方便减少线材,方便后期维护工作。 便于用户统一管理。

参考:

[1]-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2015.

[2] 冯军,许文贤. 上海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发展及未来趋势分析(上海建材行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2]DBJ/T13-197-2014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s].2014.

[3] DBJ/T13-158-2012福建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s].2012.

[4] 王廷国. 建筑能耗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

[5] 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 2022.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