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能源大数据中心2020年12月建成15个区-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重庆市能源大数据中心2020年12月建成15个区

2023-07-01

2020年8月13日,重庆能源大数据中心正式成立。 中心采集了煤、气、油、水等能源宏观数据和用户侧详细数据,初步实现了能源数据的实时、开放、共享模式。 服务奠定基础。

重庆能源大数据中心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与重庆能源大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共建,采用“1+N”二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同步建设模式。

重庆能源大数据中心计划2020年12月建成15个区县级能源大数据中心,2021年12月完成区县级能源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挖掘能源大数据价值,提供智慧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能源服务:

2020年7月,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与河南省发改委签署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首个能源大数据中心委托建设协议。 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定位于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企业精益管理、服务公众智慧用能、服务公司战略实施,创新开展省能源特色实践大数据中心建设。 目前,能源监测预警与规划管理已完成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脱贫攻坚决战、新能源规划与用电监测预警、智能充电等23个应用场景服务。

能源大数据中心部分应用场景建设成果如下:

2020年5月25日,国网寿光市供电公司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特点,以“电气化建设+智慧能源”为主线,大力实施农村电气化推进工程,在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在农村生活和农村供电服务四个领域建设智慧用能示范工程,建立全国首个县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开发“365用电管家”智慧用能服务平台,打造共享能源共赢的农业智慧用能生态系统。

2020年4月27日,济宁能源大数据中心揭牌。 该中心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特点,构建能源大数据运营体系,推动大数据与能源产业融合创新,为济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服务和支撑。 今年,济宁市还将投资235.5亿元,实施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工业智能化等七大领域241个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为提升城市能源水平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城市。

2020年4月8日,东营能源大数据中心揭牌仪式在国网东营供电公司举行。 数据中心按照“政府主导、权力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打破行业“信息壁垒”,全面统筹水、电、煤、气、油等能源数据打造专业、开放的能源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在能源产业宏观调控、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作用,构建城市节能体系。产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支持东营市“节能型城市”建设。

2019年12月26日,由杭州市委、市政府牵头,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为主体的杭州市能源大数据评价与应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这是我国首个城市能源大数据评价与应用研究中心。 。

2019年12月27日,由辽宁省委、省政府、东北能源监管局发起,辽宁省电力公司打造的东北首个“能源云”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在沉阳。 东北“能源云”建设,为辽宁能源互联网建设特别是《辽宁‘5G+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提供有力支撑,也为辽宁数字经济建设和统筹推进黑龙江、吉林、东蒙古电力能源保障高效运行。

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采用“计时、测量、项目、合作”四种模式,提供“托管、数据、能力、应用”四层服务。

2019年4月,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运营的新能源大数据中心被授予“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 这也是全国首个由政府主导、企业建设的大数据服务中心。 主要负责全省能源全产业链的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和信息发布。 承担青海省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 省级能源数据、业务、管控和服务标准体系,开展能源新技术、新业态孵化和推广。

早在2016年10月,上海就成立了首个能源大数据研究中心。 与智能电网主导的能源数据中心不同,华东理工大学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华立-申能能源大数据研究中心”当时看好智能燃气作为智慧能源大数据管理的一大片处女地,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被提前选定为应用示范单位。

近日,国网北京电力公司还发布了北京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规划,以“数据聚合、数据共享、价值创造、合作共赢”为目标,推动“平台+数据”融合发展+运营+生态”,实现政府、各行业、能源企业、用能客户的电力数据和上下游能源数据的汇聚、共享和交换,服务于政府科学决策、社会精准服务治理辽宁能耗综合管理系统,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建设。

根据规划,国网北京电力年内将建成北京能源大数据中心基础服务平台,建设能源数据产品超市,提供数据产品服务,初步实现水务等各类能源数据的融合、电、气、热以数据中心为基础。 统一汇聚,实施一批重点能源数据应用项目,打造海淀城市大脑、城市智慧街区等领域典型示范。

总体来看,无论是地区,还是省、市、县建立的能源数据中心,都各有特点。 大脑呈现,但离不开服务政府、能源行业、耗能企业和社会的主要宗旨。 通过实现水、电、气、热等多种能源数据的统一,最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江西百盛展览馆(华商报记者王健摄)

中国江西网/江西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记者左扬天报道:认真的人最美,认真的事业也是如此。 你可以想象? 出入口设备和闸机也可以做成大生意,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中东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天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年产各类门禁管理设备40万余套的江西百盛智能制造基地。

公司名称为“江西百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智慧园区有限公司于1999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以出入口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提供商。 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智能出入口管理产品制造基地。

记者了解到,公司于2018年启动上市辅导工作,入选江西省“杜鹃花”计划。 是南昌市重点上市公司。 2020年7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了股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记者当天参观了“钣金柔性生产线”、“智能加工中心”、“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等智能生产线,欣赏了由机器人完成的折弯、堆垛、焊接等一系列动作。 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完善的流程操作。

这些生产线也见证了百胜作为江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水平,以及行业领先的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门禁管理能力。

南昌智能仪表能耗管理系统_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智能能耗监测系统

在全球进出口管制管理行业树立“中国制造”新形象

2014年,百盛投资数亿元在小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智能制造基地,占地130余亩,现代化厂房8万平方米,打造国内最大的智能门禁制造基地和出境管理设备在中国。

整个基地的智能制造水平在行业内首屈一指。 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是百胜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优势之一。

在国内同行中,百胜已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者,率先迈向中国制造2025,与世界顶级同行相媲美,推动国内进出口管理设备制造业的全面发展.

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基地; 以“智能制造”在全球进出口管制管理行业树立“中国制造”新形象。

百胜网站! 展厅(华商报记者王健摄)

入选江西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根据工信部《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相关要求南昌智能仪表能耗管理系统,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重点围绕离散智能制造、过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五种智能制造模式,对各企业开展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进行评价,以鼓励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行业。

2018年,百胜智能“面向数字化工厂的离散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入选江西省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出口欧美、非洲、中东等地

目前,公司已形成“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闸机、门控设备、智能门体、出入口安防”五大系列18个品种120多个智能机电产品; 在全国31个省、市、地区设立了代理商,在100多个城市设有服务机构,营销服务网络遍布全国,远销欧美、非洲、中东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成为国内进出口经营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

记者了解到,百胜智能科技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行业内率先通过:2015年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欧盟CE认证。

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研发”!

百胜智能科技主要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获得国内外专利210余项; 门金奖、“科技进步奖”、“南昌市科技示范企业”、“南昌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西省制造业单冠军示范企业、“江西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等荣誉;是我国《工业平移门开启器》行业标准、《电动门窗通用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和《室外安全电动门”国家标准。

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其中出口创汇6000万余元),上缴税金3733万元。 2020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约2.14亿元(出口2731万元),同比增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