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能科技发布“物联网+能源”绿色低碳园区应用场景-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晟能科技发布“物联网+能源”绿色低碳园区应用场景

2023-07-15

11月25-27日,2022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举行。 会议期间,江苏舜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能科技”)发布了“物联网+能源”绿色低碳园区应用场景。

在此场景下,通过建设区域能源服务中心,可以提高园区内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并根据用户需求,对各种能源进行协调控制,实现源网优化智能调度。 ——实现装储协调联动,推动企业和园区绿色低碳。 发展。

传统能源管理方式粗放低效亟待解决

星洲工业园区位于无锡高新区,是无锡历史最悠久的工业园区。 集成电路及高端电子元器件和精密机械装备是园区两大支柱产业。 园区的产业特点决定了企业98%以上的能源消耗以电力为主,资源能源集中消耗巨大。

传统粗放式能源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园区管理需求,亟待推进节能降耗,实现精细化能源管理。

圣能科技是一家位于无锡高新区的能源互联网公司。 针对星洲工业园区面临的问题,尚能科技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经营监管为切入点,通过技术手段,打造园区级智慧能源大脑——区域能源服务中心。例如物联网、信息物理融合、人工智能等。 为园区提供能源供应、消费、交易全链条一站式解决方案,促进能源供给侧多能协调和需求侧高效利用,降低能源成本。

具体来说,在监控方面,区域能源服务中心基于园区内各类能耗数据、设备数据、管理数据的接入和可视化,实现能源全景展示和各项业务监控。

协调方面,建立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模型,将园区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灵活负荷等各类可调可控资源纳入调节范围。 从日、日、实时多个时间尺度对分布式发电有功、储能充放电、灵活甩负荷、甩负荷时间进行性能分析、协调优化控制,助力园区变电站智能运维园区用户统一能源消耗和交易管理。

新转型打造区域能源服务中心开“药方”

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园区实现整体节能减排的必要手段。 然而,园区能源站的运行评估需要全景状态数据,但运行、维护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是异构、多态的。 如何高效可靠地对其进行压缩,以及如何快速访问和分析是关键。

舜能科技提出基于多级模糊综合决策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不仅可以保留尽可能多的现场信息,还可以有效压缩采集的数据信息量,大大降低了决策的复杂度。运营评价模型。 同时,舜能科技通过实时调整调峰控制策略,以“削峰填谷”为目标,优化配置储能电站运行策略,解决储能电站识别不准确的问题。由于负荷预测误差较大,导致园区储能控制策略出现波峰波谷。 储能电站充放电作业时容量利用率不准确。

针对传统预测方法无法覆盖光伏发电和电网运行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问题,舜能科技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短期负荷区间预测方法,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缩小区间范围; 在此基础上,利用区间概率潮流,获得光伏未来状态的概率分布,对于分布式新能源参与源、荷、储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模式下,园区内传统的重复性工作,如检查用户电能表、监测记录变压器运行状况、监测配电站负荷、记录断路器分合闸状态等“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投切等全部信息化。”圣能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优化周期降低了园区电网运行成本,能源调度人员可以快速全面了解园区电网运行成本。系统运行状态、故障影响等,提高管理效率。

新目标升级园区绿色低碳“能源大脑”

在无锡​​星洲工业园区,大部分闲置厂房屋顶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停车场还建有光伏车棚。 目前园区内有20MW分布式光伏电站和20MW/储能电站。

绿色能源与“源-网-储-荷”一体化能源管理系统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园区能源利用效率。

数据显示,2021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60亿元,企业外购电量合计9.6亿千瓦时工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约0.072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为0.4吨/万元 约为无锡市平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的四分之一,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全市最低。

看不见、摸不着的“碳”也可以通过能源物联网管理平台变得可追溯、可管理。 下一步,无锡星洲工业园区区域能源综合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升级优化,重点优化园区能源供给侧——微电网的运营策略; 、空调等精准可控负荷,探索园区电力市场交易建设、运营和管理。 (尹庆)

绿色办公是国家节能减排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始终坚持简约适度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绿色办公创建工作。 通过倡导低碳生活、绿色装修、绿色采购,节约了能源资源,降低了办公成本,绿色办公成为新常态。

据了解,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有4个单位荣获国家级节能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誉称号,5个单位荣获省级节能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有9家单位荣获节水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低碳生活

探索绿色办公新举措

“低碳生活是推进机关文化建设、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机关单位长远发展。对此,我们积极引导广大干部以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环保、节约的良好习惯,努力树立绿色办公的表率。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振海表示。

据介绍,为形成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制定并印发了《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以及《年度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表》等制度措施,对办公设定“绿色”约束,要求员工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件件开始一张纸、一支笔、一粒米,养成绿色办公的好习惯。 辖区各分支机构也制定出台了相关工作措施。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滨州中心支行研究制定了《创建节约型机构实施办法》《节约能源和资源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明确规定了节约能源和低能耗-碳寿命。 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员工的日常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威海中心支行制定发布了《节能监测数据中心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制度措施,并将相关节能知识编成书,让大家有份,让节能资源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同时,为真正落实“低碳生活”聊城能耗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还探索实施了“四控、四节、一减”的“低碳生活”工作方法。 ”为主要内容。 在节能方面,银行要求所有办公室、会议室、走廊等区域尽可能使用自然光。 设备的待机时间。 节约用水方面,该行加强对供水设备和管道的检查,及时维修更换陈旧设备,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组织大型会议和集体活动,倡导自带水杯,减少使用会议杯和瓶装纯净水。 节油方面,该行加强车辆油耗管理,严格控制公务用车出行次数,大力倡导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出行,努力减少碳排放。 在节约办公用品方面,银行对纸、笔等必备耗材制定了明确标准,提倡使用双面纸,减少纸张消耗; 推行网络化办公,利用OA公文系统、微信群等通讯媒体开展工作交流,减少纸张消耗。 使用量和电话使用率; 严格控制通讯费用,实行电话费限额制度。

绿色转型

做好绿色办公新篇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办公楼大部分建于20世纪90年代。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是改善办公环境、降低建筑综合能耗的最有效途径。 记者了解到,在开展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该行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科学”的工作理念。 燃气灶等项目进行了绿色改造。 改造完成后,分支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不仅是分行,辖区分行也对既有建筑进行了绿色改造,不断降低辖区各项能耗指标,努力做好绿色办公新篇章。 例如,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潍坊中心支行研究制定了辖区现有绿化整治工作方案。 先后完成办公楼保温窗改造、智能用电系统安装、节水自动感应水龙头更换等8个现有项目。 有绿色改造项目。 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年均人均用电量下降3.01%,人均用水量年均下降2.57%。

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对机关办公楼实施了外墙保温改造、中央空调系统升级改造等四项绿色改造项目,改善了室内采光、隔音、和保温效果。 正常情况下,夏季室内温度可降低2至3度,冬季可升高2度左右,大大减少了电力、采暖能耗。

山东省能耗指标收储_聊城节能服务中心_聊城能耗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绿色采购

构建绿色办公新方式

据介绍,为做好绿色采购工作,近年来,人民银行济南市分行及辖区分支机构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充分考虑绿色环保和循环利用两大因素,推动政府采购绿色化、规范化、规范化。 着力构建绿色办公新路径。 各单位在采购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时,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产品; 他们在进行项目改造时,采用环保建材,从源头上实现绿色环保。

此外,各单位在采购电子设备、办公用品时,优先选择可“重复利用”、“能耗低”的可回收产品。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泰安中植支行在采购办公用品时,增加了钢笔的采购量,减少了圆珠笔、一次性签字笔的采购量。 选择国产品牌硒鼓,可以降低办公成本,减少更换墨粉时的污染。 同时与经销商签订回收协议,回收废旧硒鼓,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如今,“绿色办公”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辖区已蔚然成风,“简约适度”已成为辖区每一位干部员工的理念。

作者:本报记者 文悦 赵晓亮 通讯员 李勇 张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