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大都市热电创新尝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7-24
钱江晚报每小时新闻记者楼春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近两年,在火电等高耗能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火电智能化升级,实现更高效、清洁生产已成为行业共识。
在浙江,越来越多的能源密集型企业选择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质增效、节能减碳。
海宁都市热电
创新尝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能源供应以化石能源为主。 数据显示,2010年浙江省工业部门消费9900万吨标准煤,2019年消费1.42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4.1%。 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为5.1%,“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8%。
从碳排放总量数据看,浙江省工业部门碳排放总量从2010年的2.44亿吨上升到2019年的2.79亿吨,年均增长1.5%。 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1%,“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0.7%。
专家表示,“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浙江省工业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碳达峰背景下,碳排放将达峰,但工业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 全省双碳任务任重而道远。
2022年初,浙江省公布了碳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提出要用数字化改革推动双碳体制变革落地。 浙江省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企业纷纷表示赞同并积极行动。
2020年12月,海宁都市热电实施火电生产端到端智能化生产管理,全面提升火电生产能源效率,减少碳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与以往数据相比,2021年,火电厂系统智能化升级后,每年至少可节省原煤5000吨,企业综合能效将提升2.34%。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考核监管司司长王庆云视察海宁时,对海宁城热电搭建综合火电云平台给予高度肯定。 浙江省发改委在其官网文件中表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做好碳中和工作的关键。 海宁火电企业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不断尝试采用最新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科技赋能,助力行业智能化升级
全盈科技是一家工业互联网公司宁波能耗管理系统厂商,为海宁城热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作为积极践行低碳发展的企业之一,全盈科技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提高传统高耗能行业煤炭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 它提出“能源效率提高2-5%”。
全盈科技认为,技术创新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在新能源尚未稳定进入市场的前提下,控煤减碳成为关键。 全盈科技围绕传统高耗能行业提质增效、节能减碳的需求,持续研发适合行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全盈科技自主研发的全盈热电云系统以热电机理为基础,以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 通过历史数据的采集、深度自学习和训练,实时采集整个生产过程的数据。 根据外部负荷变化的早期预测以及各机组不同工况下的效率差异,为机组动态、更好的生产控制提供提示和预警,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全盈科技的这套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浙江高耗能行业引起热议。 继海宁都市热电之后,安吉临港热电、金华宁能热电、谢北热电、宁波杭州湾中茂热电等更多标杆企业相继选择与全盈科技合作。 借助先进技术,落实坚持优化煤炭利用方式、改进创新超低排放技术的要求,为实现浙江双碳目标提供更多企业实践,保障浙江双碳转型落地。
扎实推进,共建绿色可持续未来
我国是最大的火电生产国和消费国。 全盈科技CEO夏建涛多次表示,“火电行业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粗放的,火电行业整个单元庞大复杂,链条长。作为煤炭大用户,火电行业拥有巨大的煤炭消费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燃煤火电占我国火电能源消耗的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2%。
双碳背景下,节约煤炭、提高效率对于火电产业优化尤为重要。 全盈热电云为火电行业赋能。 截至目前,已为全国13个省市的火电企业运行智能云服务,帮助企业清洁高效生产。
行业专家高度认可双碳背景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和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何克斌表示,在当前积极有序推进碳中和进程的背景下,行业最可靠的解决方案是节能减排、提升技术和管理。 从技术角度来看,设备改造、节能提升,特别是数字化改造提高能源效率是2030年之前的主要方向。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高耗能行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稳步推进。 目前,全盈科技正在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完善产品,携手更多企业推动高碳排放行业低碳转型,共同驱动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网络传播。 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2日 2023年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中建八局二公司智能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 基于已开发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BIM、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发展智慧能源管理业务,提升建筑品质。 能源智能化、低碳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聚焦节能减碳、高效运维,为园区、场馆、医院、学校等领域提供多个细分场景应用,实现智能节能运行、实时监控预警、高效的运维服务。
中建八局二公司智能公司相关人员告诉闪电新闻记者,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融入了碳排放计算方法,具有碳排放量、碳排放量实时计算统计等功能。运营阶段吸收,可以帮助用户了解碳排放在哪里。 重点领域或设备,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策略,从而有效减少碳排放; 平台还可根据室内外环境参数、设备运行参数等条件,基于节能控制算法,实现设备的自动节能控制。
同时,该平台可以提供可视化、全局的能源管理功能。 其中,“能耗概览”可以实时掌控水、电、气的实时消耗量及能耗趋势; “节能预警”可及时发现能耗异常并提前预警; “能耗报告”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维度的定制报告,降低人力成本,实现能源消耗的科学管理。 “能源流向分析”、“分区能耗分析”、“能耗指标公示”等多维度分析工具以及各类图表、趋势图,方便用户从不同维度直观了解能源消耗情况,为能源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节省装修。
此外,通过采集楼宇智能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平台还可以实时监控楼宇内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智能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平台集智能工单、资产管理、文档知识库、巡检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控工单整体情况,维护人员可实时获取工单,并结合BIM模型查询和定位,快速获取解决方案建筑能耗系统管理,及时完成维护工作,助力提升运维质量和效率。
在此基础上,中建八局二公司智慧公司还利用此前积累的建筑能源运行数据、节能管控策略、运维服务数据,结合能源大数据分析平台,运营和维护管理云服务平台等,开展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咨询、节能诊断、节能改造、节能托管等合同式“一站式”综合服务可实现节能减碳,降低用户成本。
闪电新闻记者 唐辅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