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超低能耗建筑探索之路——预制保温外墙-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彰显超低能耗建筑探索之路——预制保温外墙

2023-07-27

通过这份《白皮书》,帮助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师和建筑业主了解如何应用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和阳台保温系统,确保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 此外,《白皮书》还为相关行业提供了经验和知识共享平台,推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我国绿色减碳目标做出贡献。

“北欧尤其是芬兰,冬季气候寒冷严酷。在能源方面,芬兰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如何加强建筑保温、优化能源利用,是我们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中,可持续发展都是业务的一部分。通过减少我们自己和客户的碳足迹,我们正在为环境做出真正的贡献。”

——佩克集团首席执行官托皮

“超低能耗建筑包含许多不同的单元和学科,最大的挑战是结构部分,尤其是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及阳台保温系统白皮书》主要提供厚保温和保温阳台的解决方案同时介绍了国外超低能耗建筑领域前沿技术的应用情况,希望通过这份白皮书,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佩克中国销售总监施华飞

超低能耗建筑的目标是减少排放,创造更健康的室内环境,并在建筑的使用寿命内降低运营成本。 针对超低能耗建筑对外围护结构的要求,包括外墙传热要求、外墙保温材料性能、热桥效应控制、屋面保温及悬挑阳台设计以及其他方面。 《白皮书》准确分析了目前一些成熟可行的解决方案。

示范超低能耗建筑探索之路——预制夹芯保温外墙

预制夹芯保温外墙在制造过程中将装饰层、保温层和结构层融为一体。 与传统现浇施工相比,预制夹芯保温外墙大大缩短了工期,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人工成本,解决了传统现浇保温面临的耐久性问题。 在夹芯保温墙体中,连接件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它们需要具有低导热率、耐腐蚀以及与墙体相似的膨胀系数,以保证墙体在隔热和耐用方面的优异性能。 佩克的隔热连接件系统为桁架式不锈钢连接类型,通过斜腹杆的抗拉强度,有效地将外叶板的荷载传递至主体结构。 主要采用PD型连接器,为客户提供夹芯墙板保温连接器布局的设计方案。 适用于厚度40-390mm的保温层。 这种连接技术已有50年的使用经验河北建筑能耗管理系统软件,并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市场。 技术成熟可靠,安装方便。

预制夹芯保温外墙的应用可以满足严寒、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的建设要求。 通过引入创新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应用,预制夹芯保温外墙系统实现了高性能保温、断热桥、防潮的一体化,提供了更加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用于建筑行业。

佩克预制夹芯保温外墙连接系统

深入“碳”寻找超低能耗建筑解决方案——阳台断桥连接系统

在建筑节能的背景下,阳台间结构隔热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可以防止地板寒冷、结露和发霉。 隔热性能可应对多变的天气条件。 解决阳台上常见的热桥现象,采用阳台断桥连接系统成为了有效的途径。

佩克专门为悬臂式阳台开发的连接系统技术,不仅提供了结构稳定性,而且保证了整体围护结构的传热满足规范要求,提高室内舒适度和空气质量,降低能耗,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对接头性能的要求。 悬臂式阳台断桥连接系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保持建筑的热力学性能,降低能耗,满足日益严格的建筑规范要求。 阳台连接系统的技术优势使其成为预制和现浇悬臂式阳台的理想选择,也适用于公寓楼的檐篷和走道阳台。

同时,《白皮书》还分享了国内外低能耗建筑领域前沿技术的实践案例,重点介绍了上海的相关发展经验,总结了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我国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

佩克悬臂式阳台连接系统

关于派克

河北建筑能耗管理系统软件_河北省能耗控制增量_河北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近60年来,佩克集团以新的视角不断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及相关解决方案的变革,为低碳建筑投入了难以想象的资源和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巨大扩张。 通过绿色预制连接技术、超低能耗建筑、低碳生产、循环经济等组合策略,佩克勾勒出符合生态和气候预期的商业蓝图,帮助建筑行业实现净资产零排放、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标。 面对劳动力短缺、建筑垃圾增加以及全球变暖的普遍压力,Peck Way 体现了可持续设计和建造过程。

目前,佩克中国推出以下解决方案,大力支持2060年建筑“碳中和”,推动绿色建筑,打造交织的绿色城市。

超低能耗建筑连接解决方​​案

佩克为厚保温墙板的连接和悬臂板的连接提供了经过验证且可靠的连接系统。 该系统保证了结构安全和最小的热桥。

Jet® 抗震框架连接系统

螺栓连接可以准确定位立柱,加快安装进程,减少吊车和班次的消耗,并且现场不需要任何支撑,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和安全管理。

风电基础技术

佩克为陆上风电基础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使整个施工过程快速、经济,以最低的碳完成风电基础设施建设。

佩克旨在利用新材料、高效设备、智能技术等创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推广生态环保材料和建筑模式,实现建筑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井喷,佩克在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逐渐树立品牌影响力,其连接技术和产品可靠、先进和品牌美誉度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也更加坚定了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的趋势和方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当前建筑环境的最优解决方案。

“双碳”目标驱动能源转型,各行各业面临新的挑战,但也蕴藏着诸多机遇。 佩克作为全球建筑细分领域的先行者,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贯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践行低碳建筑,包括超低能耗建筑、绿色预制连接技术、低碳生产和建设循环经济。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分析总结了我国推进超低能耗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提炼和分享了国内外低能耗建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并充分体现了佩克的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走绿色建筑之路,助力建筑行业“碳达峰”和转型升级。

“第十四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首次从北京移师珠海,具有特殊意义。” 住建部总工程师陈一鸣在会上致辞时表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连接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 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使中国绿色建筑成为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抓手。

会议以“推动绿色建筑进入品质时代”为主题,吸引了近40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会。 众多行业领袖分享了全球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的新经验。 演讲内容涵盖绿色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绿色生态城市等40多个话题。

绿色建材、环保家电、新风系统、废水处理……大会同期还举办了“国际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新技术及产品博览会”。 国内300多家企业现场展示了最新技术,让人们领略了“绿色革命”的影响力。

展厅中央区域,中标雄安“一标”的中建钢结构有限公司展出了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的优质工程模型,包括装配式建筑、城市慢行设施、智能车库、智能化工厂等。 众多专业观众前来交流咨询。

“装配式建筑,即绿色居住系统,是一种立体模块化的绿色钢结构建筑产品,通过多元化组合实现不同的建筑功能,构造出多变的建筑空间。同时,该产品集合了太阳能、新风系统等节能技术,是一种生态、宜居、智能、高效、多样化的建筑产品,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新宠’。” 中建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表示,从具有国家历史和战略意义的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工程,到广东省重点工程“神光曲江云谷”,均采用了装配式钢结构建造模式。

近年来,国内城市停车位短缺问题持续上升,停车难问题引发关注。 据中建钢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已完成实验基地六类智能立体车库样本库的建设,并开展了新能源公交车、自行车立体车库的研发和推广。 拥有50个泊位的垂直升降立体停车库占地面积仅60平方米,实现了极小地块上立体停车建设的集约用地。

2 绿色探索

所有新建筑都将是“绿色”的

作为中国绿色建筑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盛会,前十三届均在北京举办。 为什么首次选择珠海“离开北京”?

这样的选择显然与珠海长期以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密不可分。 2017年12月,《珠海经济特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加强了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明确到2020年,珠海将实现“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项目达到50%以上,运营标识项目达到10%以上”的目标。

“借鉴新加坡先进的‘易建’理念,珠海还出台了建筑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促进建筑业现代化的管理措施。”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珠海工厂能耗管理系统,珠海牵头制定了《绿色建筑工程验收导则》《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设计导则》等相关技术标准。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动下,绿色建筑在珠海蓬勃发展。

铺设一层绿色屋顶、安装太阳能系统、改变建筑朝向——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居民提供健康、自然、舒适、宜居的居住体验。 “仅2017年,珠海就有1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成为珠海绿色建筑发展的标杆。”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11个项目包括科技园区办公楼、工业厂房,以及住宅小区或廉租房,还有“高大上”写字楼。其中,万科城市花园获得一星级运营标识,万科城市中心获得三星级设计标识。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示范、十字门国际花园项目的现代化装配式应用,在绿色建筑创新应用中发挥示范作用。技术。”

“通过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珠海建筑业正在实现从‘传统建筑’向‘绿色建筑’转变,绿色建筑从‘浅绿色’向‘深绿色’转变。” 珠海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7年底,珠海累计绿色建筑面积已达2038万平方米,累计认证项目71个,总建筑面积872万平方米。 星级评分超过50%。

通过在绿色建筑领域的不断努力,珠海为该领域的科技创新研发埋下了厚厚的土壤,逐步成为绿色建筑技术和节能技术的“试验场”,绿色建筑产业链正在形成。

3 未来已来

绿色建筑产业梯队初现

展会现场,华发中建新技术(珠海)有限公司向参展商展示了珠海建筑行业首家现代化PC构件工厂的情况。 所谓PC是预制混凝土的缩写,即建筑的主要构件和部件在工厂生产加工,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将施工现场变成住宅加工厂的装配车间,实现像造车、积木一样的装配式建筑。 建造一座房子。

本次大会上,类似的绿色建筑技术、绿色人居黑科技演示在珠海展区陆续上演。 以格力电器、华发集团为首的绿色节能“珠海军”,由兴业太阳能、4D时代、派诺科技等一大批本地培育的建筑、材料企业组成。

其中,格力电器展示的格力G-IEMS本地能源互联网系统吸引了国内外展商的关注。 据格力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是集高效发电、安全储电、可靠变电、高效用电、实时能源控制、能源信息集中管理、轻量化交互于一体的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记者在展会现场注意到,珠海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基础的绿色工业体系,推动传统生产方式不断变革。

“我们可以通过3D数字重建和数字虚拟显示技术,实现建筑的数字化呈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4D时代创始人、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向嘉宾展示了全球领先的微米级精度的3D数字技术。 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该公司去年成为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指定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商,以数字化方式呈现整个中国馆。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绿色建筑和绿色产业不能沿用传统的行业发展思路和方式,而应积极引入现有资源优势,以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创新思维取代传统发展思路。” 崔琰说道。

在新材料领域,兴业太阳能推出的智能调光投影系统在地铁屏蔽门的应用案例备受关注。 该投影系统由于其多功能性、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橱窗广告、多媒体幕墙、会议室等建筑内外装饰环境。 “当地铁进站时,屏蔽门是普通的玻璃隔断;当地铁出站时,屏蔽门瞬间变成投影屏幕,可以播放新闻、广告、动画等多媒体视频。类似技术的应用非常适合城市快节奏的信息传播。”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大连地铁线路。

珠海建筑节能监测平台上线

国内率先将能耗管理延伸至建筑全生命周期

4月2日,在第十四届绿博会现场,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珠海建筑节能能耗监测平台”正式上线。 在全国率先将建筑能耗管理延伸至建筑全生命周期。 整体技术国内领先,将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王朝辉介绍,该平台是珠海市智慧城市首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该平台不仅实现了全市各相关部门能耗监测信息的高度集成和资源共享,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规划建立了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管理体系和信息资源库,为建筑能耗配额、节能新技术评价、分级电价、建筑碳交易等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新上线的平台将同步开展珠海市公共建筑分项计量改造和数据接入,通过配套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实现能耗监测网络的稳定运行。 同时,以能耗监测网络为支撑,推动全市建筑能源管理水平提升和流程优化,形成基于数据的能耗评价体系,构建能耗数据挖掘分析机制和共享机制。 未来将成为全国同类平台的标杆项目。

平台上线后,将全面了解全市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实施进度,实时能耗强度和异常情况,支持“市—区”二级能耗监管模式,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维度的能耗数据展示、分析、报警和诊断,协助落实建筑节能减排目标,推动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未来,我们绿色建筑的各个环节将逐步从标准实施走向市场规范运作。” 珠海市住房规划建设局表示,珠海将利用该平台对全市所有建筑实施能耗监测,并采取阶梯式电费收费标准,将用电量指标推向市场。 发挥能耗监测的制衡作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珠海标杆绿色建筑闪耀绿博会

本届绿博会上,兴业太阳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铎在珠海分论坛上做了《既有办公楼超低能耗改造案例报告》。 通过展示公司珠海研发大楼案例,成为展会的亮点和标杆。

兴业珠海研发大楼总建筑面积23546平方米,共17层。 是一座集办公、会议、实验、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楼。 从外观上看,研发大楼就像大自然中两片充满生机的新叶。 圆润饱满的曲线赋予建筑向上发芽的力量; 从核心来看,研发大楼创新性地实现了超低能耗与超高经济性的完美结合。

研发大楼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室内环保为核心,以夏热冬暖地区超低能耗建筑为重点,重点开展基于办公建筑的智能微能网络技术、照明节能技术、建筑调节、建筑混合通风技术的研发和示范。

罗铎介绍,该建筑拥有40多项创新技术和10多项关键技术,其设计模拟能耗为51kWh/平方米/年,约为广东省办公楼平均能耗的1/3。 根据实际运行和调试情况,实际能耗可低至35kWh/平方米/年,超过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指标。 “包括光伏幕墙在内,研发大楼整体光伏系统每年可提供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这座2万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可实现11%的光伏能源自给率。”

2017年8月,研发大楼成功获得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白金认证。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系列标杆建筑和案例将为珠海走上绿色建筑国际舞台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未来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的标杆。”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建筑节能首席科学家周南说。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