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布《2020年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
2023-07-31
日前,天津市发布《2020年依法依规综合标准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
根据相关任务安排,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2020年依法依规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重点关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纸等行业严格按照综合标准和法律按规定有序推进,通过完善常态化执法和实施强制性标准,促使产品质量方面落后产能和安全等方面,依法依规关停退出,产能过剩矛盾得到缓解,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汇总验收将于11月15日前完成。
工作任务分工
从质量上检查已退出的落后产能,加强执法检查。 主要包括:
加强对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生产状况和生产条件的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无证违法生产钢铁、水泥产品的行为;
产品质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因技术装备落后、环保、能耗等原因被依法关闭的企业,按规定吊销生产许可证;
在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公示平台公示处罚企业名单等内容。
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负责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区市场监管局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组织重点产品监督抽查; 指导各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获证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的获证后监督管理,及时公布获证和注销企业信息; 对因技术装备落后、环保、能耗等原因被依法关闭的企业,应当按程序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销生产许可证。
信用监管办公室:
负责牵头推进市场主体信息公开、联合惩戒和信用约束,为相关单位淘汰落后产能提供保障。
执法总队:
负责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带钢执法检查; 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严厉打击带钢生产、销售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原材料加工制成品的违法行为; 负责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钢铁、水泥产品的违法行为。 负责组织指导各区市场监管局在天津市场主体信用公示平台公示企业处罚情况。
各地区市场监管局:
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带钢执法检查; 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产品质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磨削带钢及以其为原料加工制成品的违法行为; 加强对钢铁、水泥制品生产企业的证后监督管理,负责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钢铁、水泥制品的行为。 将处罚企业名单在信用公示平台公示; 加大国家和本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本计划涉及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力度; 配合各区有关部门开展检查。
工作安排
1、部署阶段(5月底前)
各区市场监管局重点针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纸等行业,对相关生产企业进行排查,明确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工作任务细化检查方案以及分工、时间节点和工作措施。
第二实施阶段(10月底前)
1.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组织重点产品监督抽查。 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纸等生产企业相关产品质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各地市场监管局将加大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力度。 《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2.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各区市场监管局和执法队伍要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钢铁、水泥产品的违法行为。 各区市场监管局要全面加强重点产品生产企业检查和落实生产许可证制度产品获证后监管,重点排查钢铁、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是否存在违法产能和落后设备辖区内企业。 还有技术,是否保持认证条件等等。 对因工艺装备落后、环保、能耗等原因被依法关闭的企业,应当按程序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销生产许可证。 各相关单位按照“谁产生、谁发布、谁进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违法信息的相关公示工作,将其纳入天津市行政机关联合惩戒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和信用约束。
3、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 各区市场监管局和执法队伍要严格按照《市市场监管委转发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严格防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天津“地条钢”死灰复燃”,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天津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系统,深化推进工作长效机制,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
三总结验收阶段(11月底前)
各有关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纸等重点行业已关闭、退出的企业、设备、产能和执法监管情况形成工作报告依法并于11月15日前报送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总结工作情况报淘汰落后产能取缔“地条钢”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牵头做好考核验收工作。
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正确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增强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落实各项任务。
(二)加强领导。 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是落实去产能任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 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压实责任,把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三)强化落实。 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区域特点和任务分工,明确工作重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工作责任。 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督促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要结合各区政府工作部署,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来源 | 天津政务网
记者近日在南浔区浙江力翔木业有限公司看到,一条新改造的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调试。 这是该公司近年来第四次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董事长卢胜伟告诉记者,利祥木业四年来已投入超亿元用于绿色技改。 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一方面提高了公司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像立祥木业这样的企业在湖州工业领域积极寻求绿色技术改造并不罕见。 近年来,湖州市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湖州能耗管理系统厂,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工业领域绿色制造,实施了一系列绿色发展举措。 今年上半年,湖州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为7.2%,位居全省第三位,淘汰落后企业163家,腾出能源消耗空间9.75万吨。标准煤。
为加快重点大产业提升,湖州通过疏堵结合,强化差别化价格政策、产业平台边界管理等措施,重点发展喷水织机、小型铸件、塑料制品、钢琴等行业、及竹木制品。 重点是加快清理一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车间),推动企业分类。经过整顿、集聚、转型升级后符合入园条件。 截至6月,全市已完成2106家“低散”企业整改,提前完成省目标。
今年,湖州市还对燃气发电机组淘汰整改工作进行了“回顾”和重新检查。 特别是对机械行业在用中频炉进行了现场检查。 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淘汰或改造方案。 完成铝壳中频炉的拆解。 按照全市污染防治工作部署,湖州市还重点针对可能造成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的乡镇工业区块和加工点,完成了治理任务。 “散乱污”企业1013家。
(原题《湖州产业转型升级向生态化》,原作者邵丁,编辑朱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