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烟草专卖局:节能降碳,你我同行
2023-08-03
“节能减碳,你我同行”,这是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 在浙江省温州市烟草专卖局,经过长期普及宣传,绿色低碳已逐渐融入企业生产、日常办公、员工生活,成为一种“新时尚”。
绿色生产就在身边
大屏上指标跳跃,各区域、各设备的水电消耗数据清晰可见。 温州市烟草专卖局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建设。 园区安装了水、电使用“智能阀门”,为节水、节电措施的出台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同时,该局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制定绿色物流发展规划,用好“碳指数”测算近三年单箱物流作业碳排放量,提供数据支撑绘制物流碳排放“一笔账”。 梳理水、电、油管理要求、数据采集清单、设备采购清单,采购一批可监测能耗的设备,并积极对接能耗管控系统,进行后续数据采集,实时采集和监控物流碳排放数据。
图为通过改造柔性吸盘提高分拣效率
数字化不仅让物流园区节能降耗“看得见”,更“管得住”。 该局对异型卷烟入库、备货、分拣、包装全流程实施技术改造,引进异型卷烟“1对4”补货模式、长方形卷烟“1对4”补货模式等行业首创技术。异形卷烟协调机器人支持工艺变更和改进工作。 效率。 由于作业布局的调整,包装过程中的能耗降低了20%,PE薄膜的使用量减少了15%。
绿色办公室
每天18点,“滴”声准时响起,这是下班后关空调的声音。 温州烟草专卖局加强水电设施设备日常管理,每天安排专人巡逻,通过安装智能感知控制系统监控空调用电量; 除了空调定时关闭外,楼层公共饮水机每天晚上7:00关闭,厕所也很小。 厨宝按季节使用,防止漏水。
节能减碳渗透到日常办公工作中。 瓷杯、自备水杯已成为日常办公、会议中的“常客”。 一次性纸杯消失,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将会议接待、用餐申请、车辆调度管理等高频事项引入线上流程引擎,智慧食堂应用、财务共享平台等上线推广,无纸化办公逐步深入……
也许只是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但每一位员工都是绿色办公行动的践行者。
身边的绿色生活
当你走进写字楼,随处可见节能减碳的“小窍门”。 开关处贴有“随意关灯”的标语,食堂内挂有反对奢侈浪费的标语。 特别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在食堂、电梯、办公场所等公共区域张贴海报、宣传视频,巧妙地营造良好的提醒和氛围。
图为全国节能宣传周氛围营造
倡导绿色出行。 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5层以下员工走楼梯代替电梯,鼓励员工践行“135”出行模式,步行或乘坐电瓶车出行,安装3套智能充电系统,供应电瓶车充电。 因地制宜更新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桩17个,减少碳排放。
练习“CD动作”。 开展“勤俭节约,反对餐费浪费”宣传,轮流安排员工担任志愿者引导员温州能耗管理系统定制公司,督导“光盘”落实情况; 结合出差、会议等因素,合理计算食堂就餐人数,定制食材采购计划,从源头减少厨房数量。 产生垃圾。
推进垃圾分类。 每个楼层、每个办公室均设有垃圾分类箱,提高员工垃圾分类意识。 与专业的再生资源回收机构合作,定期处置餐厨垃圾、废食用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邱莹莹)
“以前这里污水流淌,环境脏乱差,现在不仅是村民聚集地,更是网红景点,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冬日暖阳下,浙江湖州安吉县竹口溪村,村民们正在家门前的楠溪湿地公园里晒太阳。 村党总支书记叶国平表示,得益于交通银行绿色金融资金的及时支持,水环境综合治理快速推进,给朱口西村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
针对安吉水资源治理项目融资金额大、期限长、利率低等问题,交通银行湖州分行探索“五水共治”绿色银团贷款模式,先后提供16.3亿元万元固定资产贷款,解决了环境治理资金不足的问题。
“不仅为生态治理提供资金,还要创新绿色金融模式,探索美丽乡村综合授信,支持安吉特色文化村、旅游村改造,惠及农民,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还有银山。” 交通银行湖州分行负责人表示。
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田”,湖州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绿色金融探索工作,取得了40多项创新实践成果。
前段时间,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德清近零碳电力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 该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胡杰没想到,前不久,该项目通过德清县GEP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测算湖州能耗管理系统厂,被认定为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获得德清农商银行贷款4900万元。 立即解决了财务问题。
在利用金融支持引导资源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流向低污染、低耗能行业的同时,湖州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制定了《绿色金融25条》等配套政策。 》和《10篇金融文章》。 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对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企业上市、高端绿色金融人才等给予奖励或补贴,对重点绿色企业(项目)给予差别化的贷款贴息奖励,贷款市场最高可享受报价利率12%的贷款利息补贴和50%的担保利率补贴。
“我们在湖州试点建立绿色银行监管评级体系,将绿色金融评级结果与监管评级、机构准入、高管绩效评价、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等挂钩。”浙江银监会负责人表示。银保监局。 。
随着绿色金融改革的深入,2017年以来,湖州绿色信贷年均增长43%; 单位GDP能耗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分别下降16.4%和31.3%。 在绿色普惠金融的支撑下,绿水青山中不断呈现湖州特色的新兴产业、美丽乡村的壮丽画卷、城乡居民朴实的笑容。 (经济日报记者 刘雯 通讯员 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