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建筑能耗的管理痛点美国纽约市将推出大数据应用案例-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剑指建筑能耗的管理痛点美国纽约市将推出大数据应用案例

2023-08-05

数据能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用好大数据? 大数据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目前,人们更加关注围绕大数据应用的这两大核心问题。

审视行业热点,解决大数据应用难题——九方方大数据公众号将推出一系列大数据应用案例,以实践经验呈现生动真实的大数据。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面积仅相当于住宅建筑面积9%的公共建筑,消耗的电量只有住宅建筑的一半。 如果北京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提高到26度,夏季至少可节省3亿度电,减少负荷10%左右。

一方面,能源短缺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开放式能源消费造成的浪费令人震惊和痛苦。 根据国际经验和对我国当前建筑能耗水平的发展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35%左右,超过工业能耗,成为第一领域能源消耗。 如果以高耗能、粗放的方式扩大生产,世界能源将难以支撑中国高速行驶的经济快车。

面对严峻的能源环境形势,大数据成为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降低建筑能耗的一剂良药。

剑指建筑能耗管理痛点

为了减少建筑能耗,美国纽约市实时公布办公楼、医院、监狱、学校等建筑的运行信息,以便公众随时查看和监督。 此举催生了数据分析和服务行业。 建筑能耗分析公司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对能耗数据进行远程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改造。 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相比之下,在我国,建筑能耗数据还那么神秘。 目前尚未有城市明确说明不同时期本市的建筑总面积和能源消耗情况; 建筑运行系统复杂庞大,建筑能源数据管理混乱,数据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比对,设备运行依赖人工管理经验,缺乏科学性和数据化基础。 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该领域的大数据服务商寥寥无几。 幸运的是,九电大数据就是其中之一。

在九时大数据,有很多在能源管理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大师。 他们深知行业痛点和用户需求。 他们以大数据为武器,对建筑高能耗发起绝地反击,为政府服务。 、行业企业客户绘制建筑能耗基因图谱,使建筑能耗数据成为资源,体现节能减排价值。

摸准了不堪重负的建筑能耗的脉搏后,九权大数据发现自己臃肿的身躯问题严重,并开出一个看似简单却也是最好的药方——建筑能耗大数据平台。 该平台不仅可以为现有建筑提供节能改造服务,还可以为新建项目量身定制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建筑能耗大数据平台具有强大的可视化能力,可以轻松实现建筑能源系统的优化,便于制定最优的能源改造和管理方案辽宁能耗管理系统价格,增强上下游协作能力,让数据流动起来,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标。

除了节约能源外,还要明智地使用能源

刚接触九电大数据建筑能耗平台的朋友有一个疑问。 既然这个平台是用来节能的,为什么不叫节能大数据平台呢? 平台研发负责人给出了答案,因为平台不仅实现了节能,还指导用户如何更加优化、经济地利用能源。 与传统节能监测平台相比,建筑能耗大数据平台有两大亮点:

首先,建筑能耗大数据平台基于不确定性最小最优分割技术。 由于能源消耗有其自身、传输和传输损耗,如果这些拆分做得不好,很可能会造成数据采集不一致,根本无法使用;

二是针对高耗能问题建立“病毒库”,将每种诊断方法设置为模块。 输入是某个建筑的某个子项的历史数据,输出是是否有这样的“病毒”。 诊断平台采用简单易用的方式,各种能耗“病症和药方”一应俱全,使建筑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诊断和解决问题。

这两项功能解决了困扰北方沿海城市多年的问题。 该市政府办公大楼建于20世纪90年代。 建成时尚无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和措施。 办公室房间很大。 冬天,上班族苦不堪言,室温远远满足不了取暖要求。 综合考虑其建筑年限、建筑面积、房间布局等情况后,九电大数据发现了诸多能耗漏洞,开出节能改造处方——采暖热源及供暖系统改造,同时更换原有单层普通玻璃窗的是80系列双层中空玻璃塑钢窗。 这些节能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办公环境,减少了污染排放,提高了智能化管理水平,改善了建筑外部形象。

“拥有建筑能耗大数据平台,就像为节能管理人员安装了‘千里眼’,为高能耗提供了‘诊断仪’。” 九时大数据创始人王三寿表示,该平台目前已在辽宁等国家落地。 已得到广泛使用并得到业主的一致好评。 “建筑能耗大数据平台就是利用大数据对高能耗建筑和企业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分析、比对和指导,从而达到最快、最优、最直观的降低能耗的目的。能源消耗。 ”

“能源消费双控”政策下,电力短缺现象频发,各方都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在商业建筑中合肥能耗管理平台系统,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总能耗的70%,电费居高不下。 如何快速向低碳转型? 这已成为全行业的研究课题。

济南地铁大厦率先采取行动,通过高科技降低空调能耗。 9月28日,合肥机电产品检测总院为海尔济南轨道交通大厦高效制冷机房颁发节能认证证书。 根据项目实测数据,包括磁悬浮离心机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机房系统运行能效比高达5.61,年电费费用约为135万。 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属于当前行业。 最高级别。

能效比5.61是什么意思?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向东提到,目前各国对于冰箱能效比的标准并不统一。 3.0左右。 只有达到5.0才能称为高效冷藏室。

安徽省能耗在线监测平台_能耗综合管理系统_合肥能耗管理平台系统

从济南轨道交通大厦的应用来看,海尔高效机房能效比达到5.6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首先看一下项目配置。 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 海尔采用了三台、两台500RT磁悬浮中央空调、一级节能水泵、变频系统冷却塔、物联网群控系统等设计应用。 也就是说,按能效比5.61计算,该项目比普通冷藏室每年可节省电费约130万。

上海设计院济南项目部副总工程师任军表示,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下,高效制冷机房的快速落地,将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和能源负荷。 磁悬浮中央空调在高效冷藏室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智能物联升级,节能更上一层楼

建设中央空调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除了系统本身的能效水平外,人工操作也会对整体节能产生影响。 在传统机房中,往往需要运维人员每天记录机组运行数据、定期巡检等,大型建筑需要配备3-4名人员。 济南地铁大厦高效机房内,只需要一人一台电脑。

现场,在海尔中央空调云服务平台的界面上,体验嘉宾看到了机组运行的全过程数据。 界面显示,可以对不同区域的空调进行单独管理,整个机房的设备运行数据、能耗曲线、故障预警等数据直观可见。

济南地铁物业经理郭思云表示:“济南夏季雨水较多,海尔高效机房具有自适应模式,根据室内外温度自动调整为最佳运行模式,提高了运行效率。”提高管理效率,减轻管理者的压力和成本。 虽小,但非常实用。”

随着绿色建筑、双碳目标等政策的陆续发布,磁浮中央空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海尔高效机房解决方案已陆续在各行业落地,包括北京贵宾楼酒店、深圳前海合普国际办公楼、烟台东方电子综合办公楼等,通过场景生态布局,增长空间磁悬浮中央空调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