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智能零碳终端:图普软件参与天津中远海运金风智能能源管控平台建设
2022-02-19
能源结构的改革和转型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以风电和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能耗管理 软件,成为绿色电力的基础,推进以电力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服务,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随着天津港北江港区C段智能集装箱码头北侧两台风机叶片缓慢启动,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能绿色能源系统于2018年并网发电。天津港。
作为全球首个“零碳”终端,智能绿色能源并网发电系统采用“自用自用、余电并网”模式,包括风电和光伏。系统并网后,年总发电量将达到2.330.,可节约标准煤约734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00吨。码头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生产辅助设备等生产辅助设备均采用电力驱动,“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实现绿色供电100%自给,并且整个过程零碳排放,标志着天津港的绿色港口。建设迈出新步伐,以新模式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天津港集团推出“智能零碳”码头新概念,基于单小车码头起重机+地面智能开锁站+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水平运输侧装卸货场核心技术,实现真正基于AI的智能横向交通管理系统超L4级无人驾驶,车路协同,“5G+北斗”融合创新,全场景泛在智能,“智慧”+“绿色”全领域零深度融合码头运营全过程碳排放。
以先进的作业技术为突破口,将传统装卸技术与自动化作业完美结合,与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能耗降低17%。碳”目标,全力打造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环保的绿色港口,提前系统规划零碳码头建设路径。
注:本文内容参考天津发布的公众号内容。
突破新兴领域,打造数字终端
数据可视化作为信息传递的有效手段,参与了天津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的建设。采用自主研发的HT for Web产品,采用轻量化建模的方法,对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进行数字孪生,实现一屏一体化全局视角,状态、电量监控终端场景中不同设施设备的消费。做动态母带处理。
扇子
桥式起重机
充电桩
依托HT引擎强大的渲染功能,完成码头整体空间及建筑物、场桥、变电站、光伏棚、风机、充电桩建设设备的逐级可视化。体积和功率等关键信息在 2D 数据面板中直观呈现。现场的风机、光伏棚、充电桩等设备均采用HT线框技术叠加,清晰再现其内部流程结构,为未来的智能预测和安全预警奠定基础。
建筑服务 - 变电站
光伏棚
本次搭建天津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图普软件3D可视化技术,实现数据直观可视化,满足信息综合整合,加强清洁发电和负荷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 实现从场景探索到规模化应用,突破技术和管理的双重瓶颈,为终端未来高效低耗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可视化智能终端解决方案
HT基于智能终端可视化解决方案,支持多种形式的模型渲染。通过连接底层应用接口,可以充分聚合资源数据,实时掌握终端设施设备运行的最新动态。当系统出现故障或运行异常时,可快速实施。独立调查、分析和呈现用电效率,为完善供电质量政策提供数据支撑,达到数据可视化与业务可视化高度融合,终端经济稳定运行的目的。
依托新基建和新技术潜力,智慧绿能积极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将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并利用HT打造出港航运一体化数字平台,助力解决传统码头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等问题,为绿色发展增光添彩。
清晰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HT支持各种数据的2D和3D融合显示。除了支持基本的3D图形展示外,还可以展示模型和BIM文件内容,还可以结合起来带来更具体的数据展示。以数据元素为驱动,精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工业数据集成、流程协同、资源共享。
智能终端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船舶装卸作业与堆场的同步作业和流程可视化,辅助优化各流程环节,缩短信息流转,降低作业过程中各节点的生产成本,带动集装箱码头经营由粗放型向精细化、高效化转变。型发展。
在响应推进港口“双碳”,加强港口产业新能源规划布局,构建多能源应用体系的同时,还需要大力推广5G、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智能感知、物联网、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以构建一个集终端三维显示、监控、报警、定位、分析为一体的全景数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