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解析|需要高温热水的行业有哪些?复叠式热水机组能否“胜任”?-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应用解析|需要高温热水的行业有哪些?复叠式热水机组能否“胜任”?

2023-09-09

应用分析| 哪些行业需要高温热水? 复叠热水机组“合格”吗?

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逐步实施,使用油气锅炉、电热水器生产高温热水的企业越来越受到限制。 有没有更节能环保的热源设备可以替代它生产85℃及以上的高温热水?

当然有! 科力工业高温复叠热泵热水机组能效比更高,更加节能环保,无废气排放。 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场合。 机组在-35℃的寒冷气候下也能稳定运行。

那么工业高温复叠热泵热水机组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的工程改造或升级中呢? 这是被揭露的。

01 电镀/线路板行业

在当今的电镀厂中,电镀液和零件清洗液的加热占电镀厂总电费的20%-30%。 使用高温空气源热泵可以有效为电镀厂日常电镀液保温提供85℃高温热水。

电镀件可利用高温空气能热泵进行脱水干燥。 一些干燥后的塑料件不会变形和老化,避免产品损坏并降低单位产品的电镀成本。

纺织厂节能降耗的几个主要方面_纺织行业能耗标准图_纺织厂能耗管理系统

02 纺织印染厂

当前,纺织印染行业面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挑战。 节能减排已成为纺织印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印染、纺织工厂都需要60℃~80℃的高温热水。 高温热泵可以有效为印染厂、漂染厂、织造厂等工业热水用户提供85℃高温热水。

03 屠宰场

屠宰场一般分为屠宰车间和分割车间。 烫池水温随季节调整。 调节范围应为58°C~63°C。 传统工艺采用锅炉生产热水,消耗大量能源,使用成本较高。

采用高温热泵技术系统,操作简单稳定纺织厂能耗管理系统,运行成本低,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04 制革厂

皮革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高温热水。 一般热水温度需要控制在70℃~80℃。 传统工艺利用火电厂的蒸汽与水混合变成高温热水,或者使用燃气锅炉、燃煤锅炉生产高温热水。 这些方法消耗大量能源,运行成本较高。

特别是火电厂蒸汽供应价格波动较大,供应也不稳定。 使用高温热泵不仅节能环保、安全稳定,还可以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05 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使用燃煤锅炉燃烧水,将水变成500°C的蒸汽。 蒸汽带动汽轮机高速旋转,带动发电机高速旋转发电。 在此过程中,汽轮机产生大量的凝结热,并通过冷却塔散发到大气中,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使用高温热泵可以回收部分冷凝余热,将其转化为常温水转化为95℃以下的高温热水,用于电厂补给。 这不仅提高了整个发电系统的整体能源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还减少了煤炭消耗。 燃烧起到节能减碳的作用。

除了以上列举的以外,科力工业高温复叠热泵热水机组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建材、食品、油田、制药、化工、极冷采暖等。

如果您恰巧需要节能降耗工业高温热水系统升级,您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施工方式等各个方面为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上海长强针对重型装备锻造企业离散生产管控需求开发智能解决方案——CIS透明工厂系统,集成可视化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排程、可视化生产安排、光谱检测、探伤检测、能源智能应用模块如可视化监控、设备状态可视化监控、锻件测温自动测量、人员定位管理等打通底层数据,实现全面数字化管理。 通过数字孪生、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长强的透明工厂,将厂房、设备、生产流程、人员调度、能源消耗等信息真实地投影到虚拟三维空间中。时间。 您可以直观地查看当前设备状态、设备能耗、车间能耗、产品所在流程、在设备中的位置,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可控可追溯,有效提高公司生产效率控制。

开发满足离散生产控制需求的智能解决方案

长强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同步规划数字化。 规划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制造模式、引领行业进步”。 通过流程再造、组织再造、全流程虚拟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依托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虚拟制造和智能制造系统有机融合,涵盖企业战略、创新、人力等各个方面。资源、财务、环境安全、物流、质量等,形成“高(战略)、深(现场)、宽(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多维度一体化体系。 其实现方法包括:

1、IT能力专业化:长强经过近十年的信息化自主建设,积累了一定的IT能力,但远远不足以满足未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因此,公司计划加大IT投入,组建更加专业的IT团队,充分发挥长强制造产业的专业特色,深挖数字化场景,提升整个集团的数字化水平;

2、生产数据模型构建:通过“透明工厂”的建设,长强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过程数据。 下一步将建立生产数据模型和智能精益生产系统,进一步提高产能,减少物料损耗和能源消耗;

3、设备数字孪生构建:目前已实现工厂级数字孪生。 拟与长强自主研发的多向模锻压机合作,建立数字孪生,实现锻造工艺的预设计模拟和模拟生产,以及实际生产过程。 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全数字化的质量控制和追溯,最终实现数字化交付。

切实提高企业生产控制的具体措施

1. 综合数据平台和管理系统

上海长强针对离散制造业的特点,开发了全面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了工艺设计、计划、生产、仓储、设备管理、能耗、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管理模块的软件系统,并打通底层数据,实现企业全面数字化管理。

销售订单录入后,工艺师绘制工艺路线,同时生成物料清单。 采购结合库存、仓储情况,自动下达采购计划。 物料入库后,检验数据通过目视质检软件自动上传至系统,计划员完成。 规划完成后,物料即可出库运往生产车间,底层数据贯穿始终,可快速实现订单到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图1 CIS系统完整应用软件模块)

2、透明智能工厂

基于数字孪生、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长强透明工厂,将厂房、设备、生产流程、人员调度、能源消耗等信息投影在虚拟三维空间中。即时的。 系统对生产、质量和设备进行全过程监控,采用多种实时传感系统、测控设备、实验室数据采集技术、3D可视化技术、锻件自动测温等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化制造过程网络化、物流采集信息化。

(图2数字孪生技术下的智能工厂)

3、虚拟锻造平台

基于QForm平台的全流程虚拟锻造系统,融合了虚拟制造、知识库应用、设计制造一体化等先进理念。 通过专业设计、知识库应用、数据闭环控制,让每位工程师摆脱“个人经验”的限制,充分利用公司的技术资源,全面协同工作。 主要包括基础配置、工艺数据知识库、标准库、模板库和问题库。 利用大数据的思维采集整个制造过程的数据,结合软件优秀的过程管理功能,实现内部专家库的PDCA循环,不断扩展和优化底层数据,促进优化过程。

(图3虚拟锻造平台)

CIS透明工厂系统应用效果

随着透明工厂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公司主要经营指标较系统投产前有了显着提升,包括:

1、产品一次质量合格率:由86%提高到93.66%;

2、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7.25%;

3、订单平均交货周期:由58天缩短至40天;

4、能源消耗利用率:增长2.9%。

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1、在数字化系统建设和推广过程中,中层和基层员工对数字化应用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障碍,这需要企业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培训,也需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激励员工;

2、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需要招聘或培养既熟悉业务又熟悉IT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对此类人才吸引力不够,研发过程中还存在试错。 这种可能性也增加了各种成本;

3、上下游企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但数据标准不一致,给数字化交付、数字化维护带来困难,导致数字化成果未能发挥最大效益。

【公司简介】

上海长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大型、超大型多向模锻液压机的设计、开发、制造以及各种大型设备结构件的锻造、制造。 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型火电、核电、石化、船舶等领域,开发的产品多次填补国内行业空白,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先进水平。

长强以全球视野定义自身创新升级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号召。 等技术,自主设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强全面数字化管理系统(CIS),建立了“透明工厂”数字化运营管理模式,有力支撑了长强持续快速发展。

【专家点评】

随着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上海长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早有这一认识并付诸行动,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透明工厂的理念一步步变为现实,实现工厂级数字孪生,每个生产节点和生产过程完全透明、可理解,其优点非常明显。 不仅降低了成本、能耗、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率上海企业能耗管理系统,而且提高了公司的管控能力和全体员工的能力,从而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百度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负责人 魏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