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行业的“阵痛”与“高能耗”趋于衰落-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纺织印染行业的“阵痛”与“高能耗”趋于衰落

2023-09-11

山东康平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团队凡

一家曾经濒临破产的毛纺织厂是如何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科技型名牌企业的? 企业如何克服改革的“阵痛”,为“夕阳产业”戴上“智慧”的帽子? 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平纳”)用十余年的时间诠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陈丹凡是智能印染技术的推动者,也是智能印染工厂的“开创者”。 他的智能染色共享工厂的发展理念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纺织印染行业因“自动化程度低、染色稳定性差、能耗高、排放高”而趋于衰退,但这家位于太原的印染厂安市以“科技含量高、成本低”为特点,“低能耗”的招牌依然矗立。

感受到市场的“阵痛”

“高劳动力、高污染、高能耗”,这是市场对纺织印染行业的普遍认知。 然而,坎皮纳凭借其自动化筒子染色的成套技术和设备,不仅成功摆脱了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还开创了智能纱线染色的新模式,实现了行业生产模式的新变革。 与传统染色方法相比,该技术可节省劳动力80%,吨纱节水70%,节电45%。 荣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纺织机械行业首个国家科学技术奖。 进步一等奖。 公司以此技术为基础,建设智能染整工厂,康品纳成为全国首家染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如今,走进坎皮纳的奶酪染色车间,你不会看到几个工人。 只要按下控制室的按钮,整条印染生产线就开始工作。 机器人有节奏地不停地移动,染色的奶酪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 优越的。 然而,在过去,这是不可想象的。

自1998年成立以来,毛纺一直是其基础产业。 一家毛纺企业如何成为纺织装备行业的后起之秀?

1999年4月,坎皮纳当机立断,租赁了濒临破产的泰安毛纺织厂。 这是泰安市首例利用民间资本盘活运营国有资产的案例,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基于此,坎皮纳创建了成熟的毛纺织品品牌。

纺织厂能耗管理系统_纺织行业能耗标准图_纺织厂节能降耗的几个主要方面

鱼一入水,就知道水是冷还是暖。 在长期从事毛纺面料生产的过程中,坎皮纳决策者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强烈“阵痛”,决心摆脱“买设备赚钱,再买设备”的恶性循环。赚钱了”,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血腥的道路。 “我们在毛织物的生产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要提高毛纺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设备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纺织染整设备。” 陈凡凡说道。

信念在心中成长。 对于坎皮纳来说,要想实现科技“染色”的梦想,就必须落实到行动中。

康品纳智能染整工厂生产现场

“蝶变”起源于2002年

从毛纺到设备研发再到智能共享印染工厂,坎皮纳的转型始于2002年。当时,陈丹凡带队前往欧洲考察。 当他看到德国的一套染整设备价值超过1000万元时纺织厂能耗管理系统,他不禁感到羡慕。 时隔多年,陈丹凡对当年的检查仍记忆犹新,“当我们还在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和热量时,它们已经由电脑控制了。”

那次考察彻底激发了陈队制作装备的想法。

对于以毛纺工起家的坎皮纳来说,这是他第一次从事纺织机械。 其中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他山之石,可以借鉴。 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公司决定借助外部力量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 在一次产学研对接会上,康品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建研发团队。

从欧洲回国后不久,陈丹凡还于2005年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开发了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染料/辅助分配输送机。2007年康品纳承担了重大纺织装备项目并进行了研究现代纺织染整设备开发及产业孵化。 2009年,建成康平纳科技产业园,成立泰安康平纳机械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端智能印染设备、后整理设备和自动化物流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去年12月9日,康平纳凭借“智能筒纱智能染色产业示范项目”荣获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奖。 这是康平纳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后,获得的又一国家级奖项。 级别荣誉。

经过10多年的产学研合作,陈团队带领研发团队研发出“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重大突破。纺织印染工业。 “智能筒纱智能染色产业示范项目”作为其升级版本,走出了一条开发符合国内行业工艺特点的染整设备新产品之路。 公司成功将机械工业先进技术与纺织工业融合,成为工艺创新带动装备技术创新的成功典范。

使用新技术创造新模式

作为传统毛纺企业,该公司不销售纱、线,而是研发智能机械。 康平纳借助科技,走出了一条纺织行业“革新”的新路。

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2018年4月,山东印发《全省印染行业1+7区域共享工厂体系建设方案》。 以泰安康平纳总部1个试点示范工厂为基础,在全省布局7个智能印染园区。 生产色纱72万吨,带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增加收入1000亿元以上。 放眼全国,康平纳的新型产业模式也在新疆、江苏等地开花结果。 到2025年,康平纳计划建设50家智能染整工厂。

陈丹凡表示,公司成立20年来,始终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不断加大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单一的毛纺企业发展成为集毛纺企业、毛纺、智能染整装备研发制造、智能染色服务。 集综合性企业于一体。 “康宾纳开创了智能纱线染色新模式,引领行业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模块化、绿色生产;打造了基于云的印染1+N智能管理模式平台实现整套纱线染色产业流程信息共享、协同创新、资源优化;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多方合作组建股份公司的推广模式、基金投资、平台合作等方式,推动智能染色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带动传统纺织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令康平纳自豪的是,目前,其智能染整技术和设备已应用于鲁泰纺织、孚日家纺、如意集团、安徽华茂、江苏联发等上市公司,以及东北袜业、江苏强泰等上市公司。已被盛等4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

“筒子纱智能染色工厂就是通过改变生产模式,建立标准化、可复制的智能染色工厂。” 陈队凡介绍,智能印染工厂通过集中印染、集中排放、集中处理,实现节能减排。 按我国筒子纱平均染色量每年1000万吨计算,筒子纱智能染色工厂在行业推广应用后,可实现年节水9.5亿吨,减少污水排放900%万吨,实现年节能889万吨标准煤。 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显着。

“康皮纳的目标是通过‘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高起点突破印染的短板,用新技术创造新模式,以新模式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带动山东乃至全国纺织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对未来,陈团队充满信心。

引领智能用电新时代

在能源危机时代,电能的转型尤为关键。 当前电能和能耗管理系统,如何建立和运行安全、可靠、高效、智能、清洁的电力系统已成为全球电力行业积极探索的领域。 从发电到输电再到配电,这个庞大电力系统的转型需要全产业链的配合。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凭借在电力领域的经验和优势投入到这一革命浪潮中,积极与行业各界合作,致力于开创一个完美的智能电力时代。结合了强电和弱电。

ABB和施耐德专注于中国即将全面启动的智能电网建设。 中国传统电网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将带动万亿产业崛起。 此外,国家电网等央企巨头也在尝试建设智能电网。 显然,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已将此作为战略重点,加速智能电网在中国的部署。

早在两年前,施耐德电气就成立了全球研究部门,专注于智能电网的分析和研究,并专门设立了中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新能源首席专家的职位。 施耐德电气认为,未来智能电网需要解决分布式发电的接入问题并优化能源管理,以保证电网的高效利用,并确保无处不在的通信和智能化。 现阶段我国需要加强对配电网的投资。 智能电网的核心是建立可靠、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配电网络。 但目前国内输配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仍然相当高。

在重新审视自身优势和现有产业布局后,施耐德电气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众多的解决方案,将目光投向配电和电源管理领域。

智能电网影响着这里的每一个人,也影响着千家万户,也就是智能家居。 有了智能电网信息技术和智能家居,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让家庭更加舒适的可能。 一方面可以有效管理我们家中的用电设备,节约能源。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可以把除了电以外的更多信息,比如我们未来的燃气信息,包括我们家里的水信息,甚至我们家庭的视频信息,都集成到智能家居网络中,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未来,你可以用它可以在这里或在办公室开会,或者使用电脑查看家里的实时情况,也可以使用我们现有的电脑或网络来控制家里的家电。

在施耐德看来,在智能电网这个大范畴中,首先能做的就是新能源发电,包括风能、太阳能。 第二块是中心,就是建设灵活、稳定、可靠的智能配电网,实现配电网自动化。 第三块是智能住宅和智能家居。 第四块其实是关于智能用户,包括大型建筑、大型数据中心、大型工厂,如何能够让他们更加节能、具有最高的可靠性,以及他们如何以一致的方式与电网交互。 那么,分销网络和用户是第五项业务,就是快速响应和管理。 这五个业务领域是施耐德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方向和核心业务。

多年来,施耐德电气的传统优势在于配电和用电。 施耐德电气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配电网、智能家居、高效企业、需求响应和电力管理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施耐德电气提供包括太阳能发电行业主直流电缆、汇流箱、逆变器、监控系统和能量分析、并网变电站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日前宣布,将在2014年实现能耗降低25%的目标。自2005年施耐德电气发布能源行动计划以来,集团全球160个工作场所已实现能耗降低15%,并将继续降低能源消耗2014年消费量增长10%以上。

施耐德电气能源行动经理Jean Eve Brown表示,能源行动计划是综合运用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软件、硬件解决方案以及专业技术和方法的一套节能增效行动。

此次行动旨在将施耐德电气整体能效管理解决方案应用到公司各个场所,通过能耗削减审核和节能管理,减少电、气、油等能源消耗,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成长。 对有效产品和相关知识的认识。

四次入围“碳排放绩效领先指数”

扎根中国25年,施耐德电气将全球领先的节能增效解决方案引入中国,也将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己任,助力推动中国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施耐德电气在致力于为客户节能降耗的同时,可为企业客户节省高达30%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致力于帮助中国客户实现节能增效,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11年和2012年,施耐德电气连续两年位居“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排行榜榜首。 今年,施耐德电气不仅跻身该指数的全球榜单(共有340家企业),还跻身该指数的欧洲榜单(共有166家企业)。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是全球最权威、最重要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之一。 入选这一享有盛誉的指数的公司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均具有业内最佳表现。 每年的指数评选结果将作为众多投资者进行投资等决策的重要参考。

施耐德电气是入选“碳排放绩效领先指数”榜单的33家企业中唯一一家电气企业。 “国际碳排放信息公开项目”

拥有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今年发布的“碳排放绩效领先指数”中,要求入选企业在环境治理、战略部署、节能减排等方面表现良好。 此次榜单是对施耐德电气在避免气候变化方面强有力措施的充分认可,也再次印证了施耐德电气在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扎根中国推动节能减排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施耐德“善用其效益、尽其所能”的使命使其经过17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他把历史使命带到了中国,并通过自己的发展实践让这一理念在中国扎根。

施耐德电气致力于让能源应用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和环保,其解决方案可以为能源和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建筑和住宅建筑五个主要市场的客户提高能源效率。 30%。

这使得施耐德在中国相关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在快速发展的中国,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高效节能降耗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目标。

施耐德电气通过能源管理方法和节能降耗技术,帮助客户实现高达30%的节能降耗目标。 施耐德电气拥有100多套节能增效解决方案和300多种节能增效产品。

施耐德电气整合其在建筑、IT、安防、电力、工业过程与设备5大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将其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集成在统一的框架下。 为行业客户提供开放、透明、节能、高效的能效管理平台,为企业客户节省高达30%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在过往的合资并购中,施耐德电气于2006年与国内低压电器龙头企业德力西成立合资公司,2011年6月收购中压变频器业务优势明显的立德华孚。 不难看出,这是施耐德电气精心挑选的结果。

对于施耐德电气来说,不同部门的发展需要战略性收购。 因此,近年来,各部门不遗余力地通过收购弥补短板,快速发展。 对于金融来说,收购是一项技术活动。 不仅需要对收购目标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还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合理估值,预测市场、运营、法律、整合等各种收购风险,制定融资方案和支付方式楷模。

自1987年在天津建立第一家合资工厂梅兰日兰以来,施耐德电气已发展成为在中国拥有27家工厂、6个物流中心、1所培训学院、5个研发中心和500家经销商的企业。 以及拥有全国销售网络的电气巨头。 并购是其实现超常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施耐德电气积累的并购经验正在帮助其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快速扩张。

中国是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目前美国排名第一。 但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施耐德电气追求的目标是在2至3年内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最大的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重视,给施耐德电气这样的能效管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推动绿色医疗智能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人们对医院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设备设施一体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 信息化、智能化另一方面,关键电力保障100%的医疗业务大幅增长,同时能源成本快速上涨。 这些挑战催生了对可靠、高效、智能、绿色、节能的医院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目前,中国有二级、三级医院7800多家。 医疗单位一般占地较大,设施设备较多,用电用户较多。 他们是能源消耗大户。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供从医院建筑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咨询和增值服务,满足医院改善能源的迫切需求效率和安全运营。 ”

在施耐德电气提供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中,确保安全可靠无疑是重中之重。 据统计,80%的手术失败都是由电气原因造成的,因此安全可靠的用电对于医疗客户来说至关重要。 施耐德电气的安全系统涵盖广泛的领域。 其中,高能效电源设备可为医院所有负载提供优质、100%可靠的电源,可实现全电压等级的全面测试、能源监控、医疗隔离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等供电和应急电源。 系统测试等功能。 除了保证医院极高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外,施耐德电气医院楼宇智能控制与安防集成系统可以集成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控制系统、消防系统、门禁系统、电力能源设备控制系统。 一体化集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

施耐德电气在全球已拥有众多知名项目案例,包括英国曼彻斯特皇家医院、美国退伍军人医院等2000多家医院和医院集团。 在中国,施耐德电气已为上海龙华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大型三级医院提供从能源管理、楼宇智能控制系统到安防系统等多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