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信行业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第七部分:5G网络节能技术产品)
2022-02-28
编者注
系统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等5大类工业节能增效技术69项,绿色数据中心、5G网络等通信行业3大类技术产品74项。为加快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和《国家通信行业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 发布以供参考。包括绿色数据中心、5G网络等通信行业。为加快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和《国家通信行业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 发布以供参考。包括绿色数据中心、5G网络等通信行业。为加快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和《国家通信行业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 发布以供参考。
《国家通信行业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第七部分:5G网络节能技术产品)
智能免维护自然冷却机房节能系统将节能系统与机房空调联动,智能控制引入净化室外新风替代机房空调,降低机房温度。电脑室。进风设备内置自清洗系统,可定时开启自动清洗滤芯,实现滤芯的人工维护。5G网络配套设备设施。标准测试条件下,系统能效比为27(GB/T 28521—2012),滤芯使用寿命5年。产品用于河北承德某基站机房全省年节电率约19.3%,年节电1.50,000 kWh。预计未来五年将扩展到100,000个基站和1.50,000个5G机房。
◼ 基站式中央节能保护机融合了异常霍尔效应原理和传统电容原理的应用,采用稀土霍尔谐振棒和虚拟电容相结合的用户电源技术,改善和提升电能质量减少通信基站的发热,延长基站的寿命。通信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配电系统的铜损、铁损和线损。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基站,节电率8%~25%,无功降低率≥20%。昆明某基站使用成都香河云节能设备产品后,节电率16.9%,年节电1.370,000 kWh。预计未来五年装机量将达到全国基站总数的六分之一。
◼基站电池寿命服务技术,利用电池修复方案对废旧电池进行修复,再利用能量碎片化管理系统进行分组、梯次利用,提高铅酸电池的资源利用率。结合电池管理系统的远程监控管理,电池续航时间可维持在3小时以上。适用于对库存基站中电池寿命不达标的电池进行改造。某项目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修复了752个废旧铅酸电池,电池寿命延长了3年。与传统维修模式相比,站内车辆节省油耗3456升。
◼新风空调系统收集雨水、冷凝水、自来水并储存、过滤、净化,以循环利用、自动清洗、自动排泥的方式反复冲洗内部湿帘和钛合金过滤器。室外干热空气通过进风管道到达湿帘,温度下降,浮尘被吸附,钛合金滤网进一步过滤浮尘(PM5~PM30),清洁和冷风送入机房,对于直流100安以下的小型机房,可替代传统空调,节能75%以上;对于大负荷机房,与空调联动减少空调运行时间,节能40%以上。某电信运营商使用科技产品,在负载为200安培的基站中,年节电1.50,000 kWh。预计未来五年内将扩展至50,000个5G基站。
◼机房制冷双回路热管空调专为通信机房设计。风量大,焓差小。它结合了压缩机制冷和热管换热两个独立的系统。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热管系统将先运行而不开启。压缩机可将室内热量带至室外,全年可减少压缩机工作时间50%以上,综合能效比高。在寒冷季节较长的地区,节电效果越明显。适用于各种通信机房的新建和旧机房的改造。根据国内提供的双回路热管空调实际监测数据,与北方地区沉阳某机房普通空调相比,年节能率为64%,节约1. 60,000 千瓦时的电力。预计未来3-5年市场份额将达到15%左右。
◼采用高密度、高效率、全模块化设计,搭配高密度智能锂电池,可实现全站高密部署;可支持信息通信技术(ICT)设备供电与备份一体化、精准计量、远程通断,满足5G时代站点差异化供电。备用电源和计量需求。某省铁塔项目使用该产品,现场升级实施周期仅为10天。实施后,原来的三个柜子变成了一个柜子,占地面积减少了67%,年租金从3.6万元降低到1.8万元,年运维成本由4000元降低到1000元,每年可节省电费3749元。项目年经济效益总额2.5万元。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40%。
◼密闭柜方案采用“供温一体”设计,精准控温,通过消除热点全面提升制冷效率;支持与网管系统智能联动,降低制冷能耗。北京M运营商某地铁站采用密闭柜方案,实现2柜由8柜极简改造,一柜式收纳机房能耗管理,无需改变温控,无需额外增加柜式空调,帮助客户为迅速扩大业务能力,资本支出(CAPEX)下降了60%。高效温控帮助客户节省电费,现场能效(SEE)提升25%,年电费节省2.10,每个站点 000,每年可节省 1.90,000 的运营成本 (OPEX)。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40%。
◼刀片电源和刀片电池采用多种设计方法,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器件和拓扑的创新,实现6kW的高功率输出,整流效率提升至97%以上,实时分析实现站点的远程管理。浙江某公司智慧城市项目使用刀片电源和刀片电池产品。在第一阶段5G堆频的无线站点部署中,大约使用了1000个刀片电源和电池。按50%负荷率计算,与传统方案相比,年节电422万度。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40%。
◼智能网管()技术通过AI大数据分析和供电协同,实现对站点设备的智能管理,识别低效站点和设备,优化空调运行逻辑,控制电池充放电,节省电费成本。使用高峰和低谷电价之间的差异。某公司部署智能管理系统,在谷电价时段给电池充电,在电价高峰时段给电池放电,将站点平均电费从28.6元/天降低到23.7元/天,节能率17.1%。此外,通过智能电源管理单元 (iDMU) 分流计量和精确的电源准备,避免租户用电纠纷,节省40%的电池配置。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40%。
◼ 升阻联合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是阻力式风轮和升力式风轮的统一设计,配合永磁发电机技术,形成升阻联合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系统,解决了源通信基站的供电问题,发电效率提高到87%。适用于5G基站配套设备设施。新疆某公司通信基站负荷3.8千瓦,所用产品常年发电,年节电2.6万度电。预计未来三年市场份额将达到60%。
◼ 5G一体化智能电源柜是集AC-DC开关电源、锂电池组、分流配电、窄带(NB)动态环路监控于一体的一体化电源产品。产品具有220V交流电压输入,56V直流电压输出,具有完善的保护、报警功能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干节点信号和RS-485通讯功能,采用独特的独立烟囱风道和三腔设计,能有效控制设备的工作温度。对于整体解决方案。江苏南京某室外基站使用的产品。基站共有6个4G/5G设备。通过远程智能关机功能,年节电1.90000度电,同比节电率可达40%。
◼ 5G基带处理单元(BBU)节能散热架构,利用空气的热特性,调整进出风方向,加宽气流通道,减少转弯,降低流阻,从而改善散热耗散效率,并利用设备风扇调试功能有效降低功耗。适用于5G配套设备设施。5G BBU进风口温度可降低10℃以上;平均功率降低约 40 瓦。某省电信运营商使用并合作开发产品。BBU降温10℃以上,每个BBU每年可节电500度电。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超过30%。
◼基站综合能源柜通过将信息通信技术(比特)和能源技术(瓦特)深度融合,采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技术,高效节能,实现多能源一体化,提升单电源供电能力。热管理技术,匹配5G+多业务融合发展需求,实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具有高密度、高效率、能源与业务多层协同的特点。适用于5G网络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全场景应用。与传统方案相比,具有“三免三省”的价值优势。工期缩短约90%,投资减少30%左右,占地减少60%左右,能效降低90%左右。增长8%~17%,有效解决网络部署简单、供电高效、建设快速的技术难题,助力网络快速建设和高效运营。某公司使用所提供的产品,582套综合能源柜,年节电355万度。预计未来三年市场份额将达到10%。助力网络快速建设和高效运营。某公司使用所提供的产品,582套综合能源柜,年节电355万度。预计未来三年市场份额将达到10%。助力网络快速建设和高效运营。某公司使用所提供的产品,582套综合能源柜,年节电355万度。预计未来三年市场份额将达到10%。
◼ 智能多网协同节能系统(i-Green)产品从网络级全局角度对4G/5G网络能耗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多网并存、业务潮汐效应明显的场景,基于无线侧的海量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智能业务预测、场景识别,实现小区/信道等资源的自适应关闭和唤醒在保证用户感知损失的基础上。适用于主要设备节能,综合节电率5%~10%。广西某项目使用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产品,接入社区38.5万户,年节电829万度电。
欲知更多详情,请参阅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