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提供覆盖区域、园区、工厂的三级双碳智慧能源网络
2022-03-16
作者 | 本
编辑 | 石雅琼、秦明
36氪获悉,双碳能源数字智能平台(以下简称极熵科技)宣布完成由真格基金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市场拓展和技术研发。
“极熵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双碳能源的工业数字智能企业,专注于为园区和企业提供双碳智慧能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和真实工商业数据价值创新。据悉,公司已逐步构建区域-园区-工厂三级双碳智慧能源网络,为客户提供从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设定目标、完成联控调整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全行业正在快速推进能源供给侧转型。在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健康、基础设施等高耗能领域,实现低成本高效节能减排是必由之路,随着减排标准的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是转型的必然趋势。
在应用层面,“极熵科技”双碳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平台覆盖各类企业、产业园区、地方政府,提供一整套可快速部署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终端覆盖、多目标、多参数优化的智慧能源网络;为园区级提供多工厂虚拟电厂、用能交易、智能增量配电网络;为地方政府提供双碳目标管理和能源指标管理。
对于终端客户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超越概念实现双碳的具体路径。目前,“极熵科技”全系统包括双碳监测模块、路径设计模块,通过光伏和储能帮助企业投资绿色新能源基础设施,形成节能减碳三端分配和分配系统。闭环控制逻辑,提高企业和园区绿色能源占比,减少碳排放。
“极熵科技”数字智能平台将客户的需求抽象为分子级的解决方案和所需的原子级组件。通过完整的能力矩阵,为客户提供企业级供配电三端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原有网络接入平台后,这个分布式能源网络和能源微网在能源大脑下形成有机整体。优化后可有效降低容量限制工厂能耗管理,提高供能能力。使用不平衡,能源负荷。
谈到客户,“极熵科技”举了一个纺织包装行业的案例,该行业也是国家邮政的重要供应商。目前,它们面临着供电能力发展受限和区域内能源双控需求的问题。
极熵双碳智慧能源系统帮助客户实现四大价值。一是调整产能,降低限电和产能成本,优化生产,自动化调整产能,降低限电风险;二是确保高温天气下生产,突破能源供应制约下的产能瓶颈,增加工厂产值万元;三是为客户开展联合光储调整,优化光伏收益和峰谷收益,实现成本快速回报。四是减少碳排放,为客户提供碳减排方案设计、实施和足迹跟踪。
这套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移动方便、端到端的价值闭环,未来将继续为客户提供双碳能源优化能力。
针对不同规模的终端客户,“极熵科技”的专业团队通过实施标准化的安装流程,可以将部署时间缩短70%,从而在几天内完成一整套解决方案的部署。最快的。同时,数据采集准确率从行业平均水平的70%提高到99.99%。
现阶段,“玖熵科技”主要服务于大型行业标杆客户,合作方式更加项目化。未来中小客户将采用硬件租赁结合SaaS的服务形式。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管理企业名单(2020年版)》和《上海市2020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首批工业企业包括314家,今后还将继续增加该名单。增加,行业将成熟。据不完全预测,整个市场规模可达3万至5万亿元。
“极熵科技”积累了数千家行业客户,部署用户一年的节能减排成本可覆盖全部投资。公司收入包括全套解决方案和年服务费,平均单价约50万元。仅50人的团队,就实现了年营收数千万元,多年来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100%。
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由来已久,能源管理市场也经历了众多参与者。例如,电气设备、各种仪表、光伏储能等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基于设备的能源管理应用;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来看,也有厂商为工厂提供基于SCADA的解决方案;行业在生产端节能减排成效显着,优化企业核心流程降低能耗...
双碳政策的逐步实施,无疑给这条赛道增加了一层渗透压力,促使企业的价值诉求更加迫切,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稳定供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深入研究,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才能真正了解客户需求,提供真正解决客户痛点的解决方案。
「极熵科技」CEO孙东来博士向36氪介绍,极熵的解决方案在市场上仍然是一个明显的壁垒:1)雾化的应用,极熵成立六年了以前,它在企业的能源和电力行业做得很好。企业用电管理、压缩空气管理、工业气体管理、储能管理、光伏管理等诸多小闭环场景,内部已形成多维度的雾化。从数据上游到成本控制的企业价值;2)原子应用集成到企业、工业园区智能微电网中,集三端配配电为一体。智能微电网的核心能力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专家。将双碳能源网络问题抽象为多元组合优化的学术问题,通过非线性优化求解多元联立方程,实现智能算法的积累;3)学术层面的解题能力,已经变成了极熵的完整解题。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多目标的平衡和优化,通过自动化算法实现能源系统的快速优化和快速匹配。将双碳能源网络问题抽象为多元组合优化的学术问题,通过非线性优化求解多元联立方程,实现智能算法的积累;3)学术层面的解题能力,已经变成了极熵的完整解题。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多目标的平衡和优化,通过自动化算法实现能源系统的快速优化和快速匹配。将双碳能源网络问题抽象为多元组合优化的学术问题,通过非线性优化求解多元联立方程,实现智能算法的积累;3)学术层面的解题能力,已经变成了极熵的完整解题。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多目标的平衡和优化,通过自动化算法实现能源系统的快速优化和快速匹配。学术层面的解算能力,已经变成了极端熵的完全解。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多目标的平衡和优化,通过自动化算法实现能源系统的快速优化和快速匹配。学术层面的解算能力,已经变成了极端熵的完全解。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多目标的平衡和优化,通过自动化算法实现能源系统的快速优化和快速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