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成功开发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实时统计分析管理系统
2022-03-30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密度高,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以北京为例,目前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北京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不到总建筑面积的10%,但其能耗(供暖除外)已超过总用电量的30%。但是,每栋楼通常只有1-3个电表,甚至两个单元共用一个电表,从中获得的信息无法为节能提供基础数据。如今,“大型公共建筑用电量分项计量及实时分析系统”项目已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国内外首个成熟运行的相关系统。
该系统由清华大学蒋毅院士主持,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开发,已应用于10座大型公共建筑,实现了对子数据的稳定、连续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项耗电量数据。相当于节能调节的“听诊器”和“显示器”。通过对分表得到的用电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编写数据分析软件,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提出横向对比和纵向深入分析的方法,可以准确发现大数据。在实际工程案例中规模化公共建筑。能源浪费和节能潜力,判断管理或技术措施的实际节能效果。例如,系统发现某办公楼的空调箱风扇从未关闭过。节电13700度。
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认为,该系统形成了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采集技术、能耗数据传输技术、能耗数据库与软件、能耗数据挖掘与分析四大领域的关键技术。分析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该系统对于研究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特性、监督用电情况、开展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把握我国电力负荷密度体系的基础数据,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参照国外数据进行相关设计的现状,
记者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