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40座公共建筑安装能耗监测系统
2022-04-02
未来大型公共建筑将配备能耗监测系统(刘震 摄)
株洲日报8月12日电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是多少?您需要节能改造吗?未来,公共建筑有望拥有自己的“能耗报告”。8月11日,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本月起,全市首批40座政府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将安装能耗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帮助城市建设。建设两型社会。
权威统计显示,我国2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占城市建筑面积不到4%,但能耗却占建筑能耗的20%以上,其单位用电量单位面积与普通住宅相同。4到10次。
“与住宅建筑相比,公共建筑能耗较高,一是空调系统,二是照明,两者加起来通常占整栋建筑能耗的80%左右。”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安装能耗监测系统,找出能耗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再根据数据进行排查,这样更有效。为节能降耗。
安装能耗监测系统后,可通过电表、水表、气表等方式采集能耗数据,并将采集的能耗数据通过网络远程传输上传至市能耗监测中心,以便及时发现不合理使用。能量现象。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实现建筑节能运行。
按照规定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国家机关办公楼(或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楼、政府大院等)和商业办公楼、宾馆饭店、商场等,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医院大楼、学校大楼等必须安装系统。
“根据建筑类型、规模、能耗等情况,53座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中的40座被确定为首批监测系统建设试点。9-11月,水、能耗监测电力等系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还表示,全市建筑能耗监测中心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场地装修,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根据规划,株洲将共将300栋建筑纳入能耗监测云平台中央系统,与省能耗监测平台对接,实现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告、能耗配额和超配额涨价等制度和手段,逐步推进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全面提高公共建筑能效。” 负责人说。
【绿评】达标是起点,不是终点
前段时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规定污染者无论有无过错,均应当对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排污者以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由主张不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笔者看来,以往公众的环境权益受到损害,企业“我达标”往往让环境执法部门束手无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使排放标准不再是环境损害的盾牌,不仅有利于保护公众权益,也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排放绩效。
诚然,只要公司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就不是环境违法,可以免于处罚。但达标不等于没有污染,只是把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现有条件下,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质量标准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即使所有的企业都达到了排放标准,我们的环境可能仍然达不到质量标准,这就导致现实生活中,有企业达到了环保标准却造成了环境破坏。
这一点,不妨参考国外的做法。在德国,“向水体投掷或引入物质,或改变水体原有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性质,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设备的操作者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其设备向水体中投掷物质并造成他人损坏而造成的。” 荷兰法律还明确规定“废物储存污染空气、水或土地,并对储存场所关闭前后造成的损害负责”。也就是说,如果排放污染物,一旦造成损害,排放者将承担责任并受到处罚。
最高法院的这个司法解释就像是给公司下了咒语,向公司和执法人员明确了:标准是底线,而不是目标。(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