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建立以政府办公建筑为单位的能耗统计审计制度
2022-05-06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杜宇)“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以政府办公建筑为主的能耗统计、审计和公开制度。
建设部部长王光焘28日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届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与新技术新产品国际会议上发表上述讲话。
王广涛表示,“十一五”期间,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任务之一是以政府机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为突破口,带动节能减排。节省现有公共建筑的运营管理和改造。研究技术政策措施,总结可推广的转型经验和模式,研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超限额涨价制度、新建政府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检测和能耗指标强制标识制度。
王光涛表示,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整体上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当前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研究制定经济激励政策,完善以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实施为主要内容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据王广涛介绍,《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已于2006年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力争尽快出台。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制定节能节地建筑经济激励政策。 (完)
我国采取限制性和鼓励性政策来促进建筑节能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杜宇)建设部副部长邱宝兴28日表示,我国对促进建筑节能采取限制性和鼓励性政策并举。
邱宝兴是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届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与新技术新产品国际会议上发表上述讲话的。
邱宝兴表示,我国采取禁止使用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等强制性措施;鼓励对超过节能设计标准或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和绿色建筑实行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
据邱宝兴介绍,经济政策实施的重点领域初步确定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低能耗、超低能耗、绿色环保。建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大规模应用和国家推广。建筑节能能力建设等
邱宝兴还表示,我们正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实施效果评价与监测、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能效认证、建筑能效绩效评价和标识制度。
与此同时,建筑节能法制建设步伐也在加快。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初稿及相应背景资料及相关制度专项论证报告已完成。修订发布《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扩大适用气候区和建筑类型范围。编制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指导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建设100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和10多个示范城市,以及多个重点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平台和国家实验室。
邱宝兴表示,未来的建筑业将不再是过去秦砖汉瓦的传统经营模式,必将进入绿色建筑升级转型的新时期。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绿色建筑相关关键技术研发能耗管理制度,加快推广和推广国外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 (完)